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很多小创业团队都有着做一个颠覆行业产品的梦想,可是重新回顾各种产品的历史,有的公司很幸运,推出的产品成为了爆品,并逐步打动了一个新的领域;而有的团队最后的产品推出之后,种种原因,无疾而终。这其中的事情非常多,没准有些事情便成为了事件的导火索,有的事情就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推出爆款产品很难,需要满足用户现有习惯、猎奇心理等等,这次,我只想从开放这个观点出发,讨论下小团队如何做能够成为撬动行业的杠杆。但是如果团队技术和渠道功底很深厚,这件事情可能要另当别论。
我认为促成这件事情很重要一点就是“开放”,简单来说就是成为别人的诱饵,让别人一同与你争抢蓝海中的蛋糕,毕竟一个人吃不完,多几个人可以把蛋糕做大。
具体一点说,由于没有先前的概念,所以对一个新的领域,归根结底是一种感性的认知。这其中体验就变得很重要,但是这种体验,不是交互逻辑如何合理,而是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屌炸天的感觉,典型例子有MYO,Leap Motion,Oculus Rift,Google glass,Hololens等等,视频一经放出,迅速成为圈内的热点话题。Google glass和Hololens现在还没有机会体会到,不过我个人用过MYO,Leap Motion ,Oculus Rift的第一代产品,里面有很多问题,甚至体验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不过没关系,它给我们了另一种感官的想象空间,凭借这点暂时足够。
前一阶段过去,这样的团队会很幸运的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做出了撬动行业的支点了,但是缺一个杠杆,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不同的公司又呈现了戏剧化的一面,MYO以及Leap Motion这样的明星产品昙花一现,没有太多下文。而Oculus Rift却带动了整个VR行业的兴起,作为一个热门行业的几位大哥之一,公司自然扩张的异常迅速。再细细捉摸这个事情,表面上看是生态的问题,其实本质来看,是因为MYO以及Leap Motion产品的技术门槛高,又不够开放,自己一个公司苦苦耕耘一个领域,市场还没烘热,钱却烧了大把。而能偶撬动新兴行业的初期产品却有两个特点:
1、硬件制作门槛低、软件周边有配套
2、存在开源方案
这些现象级成功事件本身就吸引了很多技术相关团队跃跃欲试,再加上门槛不高,开放性强,很多公司一哄而上,和你一起撕逼一起山寨。看上去很恶心,但这一动做做大的好处是:在这个新兴领域里有很多公司,投入了是原来几十倍的研发和推广的资本,更快的将产品进行推广。这时候头几家公司速度足够快的时候就可以尝试进行收割了。
当然,整个事情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就是这个领域成功了,而先驱者却成为了新行业的一个棋子,而非龙头老大。不过这最坏的结局也比起自己公司在一个小众领域苦苦耕耘要好受一些。
开源,开放心态,让自己的领域进入鲇鱼,大家一起狂欢起来。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找些现在比较火爆的领域都是这样,如VR产品(Oculus)、智能手表(Pebble)、四轴飞行器(APM,PIX)、3D打印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