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道德经》在世界上受到很大的推崇,尤其是德国,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一本《道德经》。
或许这句话存在一定的夸张性,但不管怎样,它足以证明老子思想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对世界哲学界的影响。其实,老子的这部传世经典在世界上的地位远非我们所能想象。去百度下你就可以知道,这部中国的传世经典,无论是在世界的哲学界、思想界、科学界,还是政界、企业界它都产生过而且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这部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在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仅次于《圣经》排名第二。
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国家似乎仅有少部分人对它产生兴趣,且以社会各界成功人士、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居多。而作为一般普罗大众,则倾向于比较易懂的读物。
是的,我们之所以不选择它,或许是被它那文言形式所吓倒。其实,我很想告诉大家,当你打开这本书试着读下去的时候,你肯定会被其中引领了世界文化几千年的老子智慧深深吸引。
那么,世界有本《道德经》,这本《道德经》是我中华先人的思想精髓,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自然有责任、有义务让它成为自己人耳熟能详的大众读物。
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共同走近这部经典。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前语】
文字没有办法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也没有办法完全表达意思,语言文字的功用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还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解说,至于那包含宇宙万物之理的大道,没有形状,看也看不到,没有声音,听也听不到,没有实体,摸也摸不到,并且恒久不变,那就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解说的了。同样道理,一个普通的真相,还可以给它加上一个名称来称谓,至于那包含宇宙万物之理的大道的真相,恒久而不变,是没有办法给它加上一个名称来称谓的,因为你称它为甲,它就不是乙,你称它为彼,它就不是此了。
【译意】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是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不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因此,要了解大道,可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和名相,完全要靠心灵去体悟,否则,就要走人迷途而永远无法清醒。明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谈谈天地万物创生的情形了。
天地开始的时候,没有物体,没有形象,这种情形,可以称之为“无”。“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这“无”就是“道”的本体。当“道”一产生创生的作用,万物就随之而生。在万物创生而没有形体的时候,可称之为“有”,“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这“有”就是“道”的作用。所以,常想到天地的本体是“无”,可以了解道的本体精微奥妙;常想到万物的根源是“有”,就可以了解道的作用广大无边。
“道”是宇宙的本源。“无”和“有”一是道的本体,一是道的作用,各是道的一面,可以说同出于道,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并且都可以称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远,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就是宇宙万物创生的本源——“道”了。
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题外话】
说起来,自己感觉挺惭愧的。《道德经》是我国的传世经典,其内蕴含的东西精深似海,对我而言,全然没有解读它的能力和资格。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标题上特意用了“品读”二字。
然而,虽是品读,却仍少不了解析。所以,我尽可能的参考其他类似书籍,在其精准见解的基础之上再稍作加工整理,也斗胆多多少少的夹杂了些自己粗俗的体悟。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对《道德经》体会的更深刻些,在深入中多学习些东西。以此来提醒、鞭策自己不忘先人的智慧、永尊圣贤的教诲。
而公开发布更是希望更多的有此需要的小伙伴,可以陪我一起丰富精神世界,一同进步,一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