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来无事,与长辈聊天,聊生活中的现象,聊家里小孩儿的成长。聊完下来觉得一个孩子能够培养正直、坚持、乐观的品性已是不易,更何妨要孩子有很大成就。
说到小孩成长,一直觉得有几种路径可循,如果按照家长力量强弱、相处的伙伴学习力量的强弱来分,大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当然其他条件也非常重要,但为了讨论清楚这件事儿,就不纳入过多的讨论领域里。
(1)条件绝佳成长型:父母引导能力很强的同时同伴或者老师也具有极强的能力,这在现实生活中当属于少数,如果遇到这能说运气太好。
(2)家长引导型:现实中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会辞职教育小孩,在很多关键节点一直督促小孩子的学习,帮助小孩一起成长。这样的教育路径,好处是小孩做决策比较轻松,父母一直能够给予有效的帮助。但坏处通常是,监管过严厉,生活比较压抑,小孩的自主性较差。高中的很多同学都还挺像这一类的。
(3)自我突破型:通常在父母(长辈)能力不佳、同伴不一定比自己学习能力强的小孩儿,需要不断的自我突破,这要求小孩有非常大的自主性与规划性。这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农村小孩儿,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孩子身上比较普遍。当然,另一方面也引起思考,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自我突破,而有的不能。仅仅针对这一点,认为习惯的培养和解决问题或者取得鼓励的关键契机非常重要。比如有的爷爷奶奶虽然不识字,但是一直教育小孩子要养成好习惯,到点吃饭、到点读书。或者家长生活中示弱,有些问题不能解决,会聆听小孩的观点,当孩子的观点受到认可或者解决事务的方法有效且及时受到肯定时,孩子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学习以期获得鼓励或者增强解决事务的能力,会加大学习开始探索世界。
(4)同伴成长型:比较简单的理解是孩子交到了和自己水平比较相当并可以互相督促或者互相竞争学习的对象,有了这样的同伴,可能父母都不太需要担心孩子的成长。一直以来觉得自己还蛮像这一类型的成长历程,在小学到高中的过程中始终有相伴成长的小伙伴,如果不是这样,可能依靠今天的自我激励、自主性与规划能力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会长成啥样。
当然,以上的讨论纯粹只是基于如何让小孩子在正常的学习轨迹里,家长能够少一点担忧。
但谈及到孩子本身的成长,一直觉得家长或者家庭结构是孩子的第一影响要素,为什么这么说呢?
公司有一位长辈,老来得子,甚是宠爱,经常辅导孩子作业,每天一个电话询问,甚至代劳孩子生活中甚多事务,如洗衣、洗澡、做功课等,截止到今天我不太确定这样的小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孩子,但至少就自主能力上来说未来值得堪忧。
朋友家中有一位亲属,夫妻两地工作,经常是妈妈带一个小孩,爸爸偶尔回来。这样的结果是小孩子谁的观点都不太听取。为什么?因为爸爸不在的时候还可以听听妈妈树立的原则或者规矩,爸爸一回来因为歉疚而经常采取补偿的举措,宠爱孩子无规则,导致孩子觉得规则是可以打破的,长期几次实验之后,也就不再遵从规则。自然而然谁的意见也不太听,父母觉得管教甚是难。
还有一位朋友,自小跟着父母一起长大,父母经常忙不在家,偶尔自己做点饭。学校跟着同学一起学习,经常父母累了会和他讲讲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他偶尔也能给父母提出一点建议。偶尔也会和父母提出要求,周末必须陪伴几小时,早上必须做一些美味的早餐,当然为了向父母提出要求,他通常会以期末成绩或者其他方面的进步作为要挟筹码。所以截止到今天,他长大了以后,父母觉得孩子具备很强的解决事务能力,处处以孩子为荣;孩子觉得父母挺好,经常回家都能吃上好吃的,还可以随时沟通。
有些案例举得挺极端,但其实放在今天的生活里也不极端,因为基数这么大,都有对应的场景。
讲了这么多,主要是慢慢觉得教育这件事其实真的是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因为它存在于每一天的生活中。当然,它也是一件大事儿,因为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或者从父母的角度,一个没弄好,孩子以后可能就走偏颇了,难教育了。
基于此觉得教育这件事儿,有几点挺关键的:
一、父母做好自己。父母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有自己做事的办法和习惯,所谓言传身教大概就是如此。如果做好了自己,孩子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二、家庭结构中的权力关系相对平衡或者某种意志能够得到统一。不管家庭结构是健全或者不健全,教育孩子的理念应该得到持续的贯彻,才能形成长久的行为习惯。很多时候,家长的观点并不一致或者由不同的人教育,导致孩子很难在成长的过程里建立可持续的价值观。
三、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并适当鼓励。很多家长一直代劳各种事务或者永远认为小孩就是小孩,不相信孩子的解决事务的能力,比如生活中穿衣服、做家务、做实验、搭积木等,导致孩子没有解决问题的机会,丧失了极大的成长。或者做了很多事物,取得了一些进步没有及时得到鼓励,而这些在成长中经常发生。
四、帮助小孩子走出社交第一步并持续鼓励和朋友交流、学习。由伙伴关系构建的成长,应该是所有小孩最健康、最快速的成长方式,希望家长能引起重视,并帮助小孩走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