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佛法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让人从烦恼中解脱的方法。那是修行的人才会去身体力行的,我们不修行的人,也是有一些办法暂时去应对的。
* 我可以假装看不见,无论是离职还是休假度假或者看新闻联播,....都是简单的让自己不再知道那些烦恼,得以短暂的喘息。但长此以往,有没有更多的其他手段,人容易陷入高频率的循环,据称可能还会出现自杀倾向(甚是怕怕)。
*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样也可以把黑的想成白的,白的想成黑的,一转念,内心世界大有不同,获取的知识点越多,越成体系,转念的能力越强。刚刚是哲人的转念法,我们看看诗人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还有更拗口难懂的“因果”和“业报”,不明觉厉。
盛传修行的人们要从根本脱离忧悲苦恼的缠绕,佛法中“十二因缘”是一座桥,老夫用时钟模型助记:
0点-无明,1点-行,2点-识,3点-名色,4点-六入,5点-触,
6点-受,7点-爱,8点-取,9点-有,10点-生,11点-老死
时钟名为:忧悲苦恼
最后来看个案例:有个心爱之物,好朋友借了去,弄坏了还你[1],又一个心爱之物,还是那个朋友,借了去,弄丢了没还[2], ....[n]
真实版本v0
[1]强忍着,幽幽地说“没关系”。
[2]心里一万只草泥马,纠结着“钱不多,BB还怕对方不高兴”和“钱不多,尼玛那是我亲近的人特定场合送的,我很喜欢,丫的,我都没玩多一会就借你了”,在后悔与咒骂之间暴走,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是七步。
注[1]是假装不在乎,让自己不再关注它,眼不见心不烦。[2]转念未遂,被情绪拉扯控制了。
要套用十二因缘模型来看这[1]和[2]两次事故,其实都一样一样的。
11点方向,“老死”的惯用法来解决,既然已丢,就像生命已逝,入土为安。心有万般不舍,痛哭流涕,哭喊咒骂,抑或抽一根烟,喝一杯酒,宿醉一场,又或如至亲西去,办个葬礼,发个卜告,那“好”友由他来或不来,自己隆重的告别。
10点方向,“生”法来解决,弄坏了修,弄丢了找。
9点方向,解决“有”,弄丢的赔偿,形式不限,自己能接受就好,抑或自己再买,又或找机会请人赠予,无论白猫黑猫,能合理合法合情再拥有即可。
8点方向以下好像比较难参悟了,“取”,考虑是取还是舍之,不再谋求拥有,随心就好。
7点方向,“爱”,内心再问问自己是爱不释手进而取之,或深爱,曾经拥有而无憾。
6点方向,“受”,再感受自己的感受,允许它,接纳它,让喜怒哀乐流淌着,既不放大也不抑制,就看着,陪着他们流淌,如果有愿意,能够分享自认,分享也无妨。
5点方向,“触”,再回忆当初这些个物品给自己带来的感触和触动,体会这些感触和触动带来的感受感觉。
4点方向,“六入”,再精确到六种获得感触的途径上是怎么遇上这些个物品,还有没有那熟悉的东西在...
3点方向,"名色",回顾这些个物体实实在在的存在和他们背后的原理真相,好像和物体的物理存在与否,拥有与否,也没那么明显的差别了。
2点方向,“识”,我可以胡扯那个啥东西永垂不朽,或者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么?
1点方向,“行”,我胡扯不动了,真不行啦。
0点方向,重归”无明“,应该也看不见忧悲苦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