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艘在海上航行百年的船,依赖于船体的零件不断更换,当原有的最后一块木板也被更换了,那它还是原来的特修斯之船么?
如果是,那把原先被更换下的木板重新组装,那艘船是什么?
如果不是,那这艘依然航行的船,又该叫什么?
启示一不断摒弃存在的缺点,无限接近于完美
人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不断纠偏的过程。好比特修斯之船,有赖于它的维护和保养,得以在海上航行百年。人亦是如此断不能固步自封,应不断学习、接受新鲜事务,通过学习加深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否定自我,达到完善的目的。
君子闻过则喜,大抵也是这个道理。
启示二生命与存在的意义
特修斯之船之所以能航信百年,关键是维护和保养。这一切得益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严格执行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船上任何一样零件,都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若要岁月静好,必定负重前行。
特修斯之船不沉的神话背后,是他们默默的付出。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成就了他航行百年的骄傲。不夸张的讲,他们才是特修斯之船不沉的奥秘。
说到这儿,我不由得想到另一个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假如,我们将特修斯之船视之为物质,则可将维护之为意识。如若该命题成立,那可以开启第三层启示。
启示三电子永生与人工智能
前几天在微信看到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按照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到2025年人类有望实现电子永生。简单地说,在医学意义上的死亡后,把人脑中的意识通过一套复杂的设备上传至电子计算机平台,实现并通过投影,或者是全息立体技术出现在亲人面前。倘若真的实现,无疑颠覆了传统观念,对于生死的认知,也可能会进一步颠覆,我们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物质的认知。
想想一下,某人的躯体(有机体)到了医学意义上认为的终结点,于是,他/她将意识保留上传到云端,通过立体投影的方式再次呈现在亲人的面前,任然可以一天天的和家人沟通,或者更先进一些,将意识复制上载到一台精密的仿生设备里,实现了特修斯之船的假设。
或许,还有更加疯狂的想法,没有了原先机体的束缚,此人的思维和运算,有赖于仿生设备的高速运转,电子大脑可以在瞬间完成量子单位的计算,于是先前的科学壁垒被轻易打破,克隆技术、生物技术等一些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实现人类躯体的体外培植不在局限于理论,从一个胚胎伸长成为体格健壮的年轻人,不需要20年的时间。当万事俱备的那一刻,将自己的意识从电子大脑中复制重新回到有机体,周而复始,人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不老。
倘若历史的脉络沿着这条轨迹发展,有限的资源必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消失殆尽。
这也是可预见的,最悲观的结局。
这一悲观的假设,建立在道德、伦理、宗教完全崩塌的前提下。其核心,是人类对死亡与生俱来的畏惧。当然,这是人类不能回避的话题,包括笔者在内,对死有着天生的恐惧。都说科学的尽头是宗教,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资源耗尽的另一面,是科技对人类是社会带来的福祉。
圣人说:“不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死有轻如鸿毛,有重于泰山。”
道家讲逍遥,不问一生能活多久,但求洒脱自在。
佛家讲开悟,认为身体只是一句皮囊,不该对此过分执着。因此有了“肉身枯槁,法身肥”。
生命的长度与厚度,始终困扰着世人。在执着追求答案的同时也逐渐遗忘了最初追求目标的原因。
犹如特休斯之船,究竟哪一艘才是已经不重要了,没有日以继夜的维护,两艘船都会沉没在大海里,有特修斯精神的地方,才会有特修斯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