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就要到了,过了元宵,这个年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完。花灯招展里,是孩子提灯游街的欢喜,是人头攒动游人如织的热闹,是年复一年生生不息的期盼和祝福。
中国古诗词在近几年又被国人拾起,为应景分享一首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从诗入史,带你领略唐朝时期的“元宵节”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古代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大节,又叫上元节。所谓的上元、中元、下元,是道教的概念。上元正月十五在道教中的说法是“天官赐福”。所以这一天是普天同庆。那上元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不是吃元宵哈,这是宋朝以后才有的习俗。上元节有两大好处,非常的吸引人。第一个好处:点灯。第二个好处:不宵禁。
这两个好处在现在看来,会因稀松平常而觉得毫无意义。但在古代是非同寻常的。古代没有路灯,也没有霓虹灯,晚上照明全靠月亮。(不禁想起武侠小说里,反角出场干坏事,铺垫的语句就是“月黑风高……”)平时晚上都是黑乎乎的,但只有上元节之前和之后共三天,从官府到商家,再到私人,那是家家举火,户户点灯啊。一下子就把夜空照亮了,那是平时完全看不到的景象。在中国古代其实一直实行宵禁政策:一到晚上,大家都得规规矩矩的呆在家里,街上黑灯瞎火没有行人。而且还有金吾卫执行监督,谁这个时候还在街上瞎溜达,肯定没好事,立刻抓起来。当时的金吾卫身份与现在的警察类似。一年365天,只有上元节这天解除宵禁,让大家出来赏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通通涌上街头。上元节其实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
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就是描写唐朝上元节的狂欢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火树银花形容什么?焰火?错!唐朝还没有焰火。但唐朝时有灯啊,正月十五点灯的规模特别大。有多大?有史料记载:唐玄宗时,上元节,在皇城前面竖一个灯轮,二十丈高,上面挂五万盏灯。(我有点担心,古人是如何续火的。)你可以想像,那场面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漂亮?!。所谓的火树银花就是说,在灯光的照耀下,树如火树,灯如银花。那为什么是“火树银花合”呢?首先是天上和地下合。你看天上有银河,银河是亮的。地下有灯河,灯河和银河互相辉映,仿佛合在一起了。另外,当时满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点灯。这个四面八方的灯也合在一起了。所以是天上地下,四面八方“火树银花合”。这个场景太旖旎动人,太漂亮了!所以自从这句话出来之后,后人就全部模仿。像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柳亚子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就是从这儿学来的。“星桥铁索开”:苏味道是武则天时代的人,武则天的都城在洛阳。星(新)桥俗称“新津桥”,是当时洛阳城著名的天津三桥之一,是整个首都最重要的一座桥。桥的北边是皇城和宫城,是皇宫和政府的办公区,南边是老百姓的生活区。可想而知,平常这座桥是戒备森严,不允许随便出入的。但是在上元节这天,这座桥上的铁索都给打开了。皇帝也罢,后宫也罢,文武百官也罢,全都出来与民同乐。你看这一句话,所谓镂金错彩,整个给了一幅全景图,节日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从宏观写到微观了。风流倜傥的美少年,骑马出来游街了,把地上的尘土也都给卷起来了。你想没有灯的时候,土是看不见的。但是在节日灯光的映照之下,这种一团团的暗尘,就随着马在跑。这是地上,那你抬头看天呢,一轮明月挂在天上,把月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从骑马人的角度看,就是地上的土追着他跑,天上的月亮也追着他跑。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是又大又圆的月亮,一个是细小的微尘。一个去,一个来。对照的也特别地好。
下一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从男性讲到女性了。“游伎”是什么呢?歌女啊!就是唐朝的文艺工作者,大众偶像啊。她们一个个是浓妆艳抹,艳若桃李。这句话其实是从《诗经》里化出来的。《诗经》里讲“何彼秾矣,华如桃李”,苏味道把它借过来了,说“游伎皆秾李”。这美人出现,已经很好看了,可能还不够。美人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她们是“行歌”嘛。所谓“行歌”就是边走边歌,载歌载舞。载歌载舞,唱什么呢?“落梅花”!唐朝有两支最流行的曲子,一支叫“落梅花”,一支叫“折杨柳”。李白有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是这两首曲子。你看这些艳如桃李的歌姬,唱着当时最流行的歌曲“落梅花”走过来了。一方面是自娱自乐,另一方面也是公众表演,给自己做广告呢。所以她们一出来,周围就轰动了,这是狂欢节的高潮啊!
其实我们也知道,正月十五在古代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因为这一天,在大街上公开露面的,不仅有那些肆无忌惮的小伙子,还有平时深藏不露的大姑娘呀。这小伙子和大姑娘在这么欢快的场合相遇了,难免就会有丢丢手帕啊,捡捡手帕一类的事情发生。所以元宵节又有中国情人节的说法。你看欧阳修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现在,宏观也有了,微观也有了,天上也有了,地下也有了,小伙子有了,姑娘也有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达到了最高潮了吧?!
这时,该接最后一句了。“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平时有金吾卫执行宵禁,监督人们晚上回家睡觉。可是正月十五,连金吾卫都放松下来,不管老百姓了。让老百姓尽情地放松。可是玉漏呢?为什么你还在滴滴嗒嗒地,像是在催人们快点回家呢?(玉漏,是古代的计时器。)所以苏味道在讲,玉漏啊,你别再催了。你看这一句结束得真好,把人生的感慨都结出来了。上元之夜太美好,谁不希望这个美好永驻啊!可是时间呢,就是那么无情,无论你愿意与否,它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一分一秒地溜走。也一分一秒地催促着你,从今天的节日,要走向明天的平常了。从今天的狂欢,要走向明天的平淡了。乃至要从今天的青年,步入明天的白发苍苍了。这就是人生的不得已呀,但是呢,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不得已,才正反衬出上元之夜的美好,短促的美好。所以你看从尽情的欢乐,到微微的惆怅,这其实正是节日带给我们普遍的感受。而苏味道的本事,就是把它如此动人,如此微妙地表达出来了。所以历朝历代都觉得,这是所有描写元宵节里,最好的诗篇。
今天我们借着蒙曼老师对这首诗的解读,感受了一番唐朝“上元之夜”的狂欢景像。对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换作平时,一首诗,顶多也就字面上的意思,多读几遍吧,就有了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诗的感悟。真是胸无点墨难成句啊。
最后再简单说一下这首诗的作者,“苏味道”何许人也?他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当时的文章四友之一。他还是个大宰相。他是文人出身,手无缚鸡之力,在当时政治残酷的情况下,为人相当谨慎。他有一句名言就是:你为人处事、说话啊,别太明白,处事持两端。就是让别人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也可以。就永远不会出错,不会犯罪。所以他有一个外号叫“苏模棱”。在政治上,不是一个合格的宰相,但是写诗却写得非常明白,非常地风流。可见诗人和政治家还真不是一个概念。苏味道你可以不认识,但是苏洵、苏轼、苏辙你总该认识一个吧?!他们都是苏味道的后裔。这几个后代,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比祖先出彩多了。其实这也是祖宗最愿意看到的场景。
热闹繁华,灯火阑珊,大约便是人间轮回的百态。而元宵恰恰扮演了这轮回的中转。红红火火的年,到这天算是过完了。吃过团团圆圆的元宵。该分别的还是要分别,该上路的也终归要上路。繁花似锦终归平淡无奇,热闹喜庆不过半月有余,漫长坚实才是此后的一年。节日里,宠爱喜悦,感念幸福。
年年又今宵。
出门看看火树银花不夜天吧,于繁华处蓦然回首,灯火阑珊里找寻明天继续前行的力量。
问候每一个你:阖家幸福,快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