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多久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了?认真读完一本书之后能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9月18日晚周二我们相聚在一起开启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交流与探讨。这是一本翻印19版的国外心理学本科学生的教材,用完整成系统的各种心理学知识向读者科学全面的解释了心理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心理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读书初体验
我们首先讨论了读书的感受和进度。大部分人看完第一章和第二章。有个别老师选取了自己喜欢的章节阅读了,写下了长长的笔记并做了深刻的思考。基本有个共识是此书理论性强,每一点都能发散查很多资料,然后形成对这个知识点更全面的认识。
分享见深度
每个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看书体会。余焕新老师觉得这是一本有深度但难啃的书,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看。对于生物老师刘琳来讲生物心理学部分肯定不是难题,但对于其他老师来讲可能就成了个难啃的课题,通过交流瞬间缓解了我们对这部分的畏惧。语文老师张晓玲老师深受《教育与心理学》的影响,对于看这本书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希望通过学习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指导学生。戴果丰主任分享到最令他印象深刻和他的思考是:1,心理学是干什么的是个谜,是意识之谜也可能是人性之谜。但它能使人优化自己的行为。 2,pq4r学习法是令他对学习又有另一种新的理解的学习方法。3,书中讲到的破窗理论在教育中怎么用?郑晖老师看了序言和第一章,还认真做了笔记。对于“从众”她有一些思考。联系到课堂上文科班的学生不太愿意开口回答问题的教室里的从众,再到网上小月月事件的从众以及宝马男被杀事件的从众心理,郑老师做了深入的思考。在实际运用中作为老师,班级班风怎么建设,小团体怎么引导都能从“从众”心理这方面研究。本次的主持人彭娟老师作为心理方面的专业老师在其中穿插阐述了本书难度较大的是——精神分析。对于破窗理论是否能用在学生身上,她也表示应该慎重,不能随便。关于读书方法她更是觉得,读书可以随着自己的心走,可以倒着看,也可以顺着看,还能挑着看。但最好能深入阅读此书。关于读书,关于心理学,于本人来讲就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从2014年开始陆陆续续接触到心理学的各类专业书籍但现在,那个胆小怕事,谨言慎行的自己慢慢变得胆大,敢于允许自己犯错,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也很针扎,但很美好!
每一个思考在共同探讨中解读与诠释,我们尝试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进行尝试。
在预计40分钟,实际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中,我们各抒己见又能得到积极正面的回应,本身也是一种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