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的科普书比较多一些,印象深刻。
第一本是“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其实久闻大名,推荐的人很多。作者是地理决定论者,把不同地域人类发展方向和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到了文明发展的必然起源点。正所谓一招先,吃遍天。欧洲人继承了人类文明馈赠,用枪炮病菌钢铁统治全球不过是因为他们站在更多的祖先的肩膀上。寻找起源的意义不仅仅是解释过去,更提供了观察未来的大历史角度。即集大成者更快更高更强。我喜欢用这个来喷狭隘民族主义者。西方的东西不拿来用,那只能是让自己的文明湮灭。
第二本是,海洋中的爱与性。这本书也纠正了我很多陈腐可笑的观点。让我更习惯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生物的差别,性别不是绝对的,生存的策略是变幻莫测的。海洋作为地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里面充斥了各种基因生存的阴谋诡计。这本书拓展了“自私的基因”的最关键部分。即策略和选择的实战分析,十分精彩!最后关于这本书有个非常需要普及的小观点,我们人类喜欢吃种群中的大型个体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繁殖。希望人们能够改变这些种族灭绝的态度。吃掉老弱病残,才能吃的更为长久。
第三本是“大国大城”,这本社科类的书虽然是我们中国人写的,但是丝毫不输给西方敌对势力的大学者们。城市越大越美,越大越环保,越大越经济,越大便捷。把“可恶”的人类统统关进大城市吧,让他们开心的活着,让其他物种也有机会在城市以外的广阔自然界开心的活着。让心灵家园的迷梦破碎吧。
再来一本社科类的吧,“野心的时代”。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老外什么地方牛逼,那就是不吹不黑理中客。当我们一些中国人赚的盆满钵满,沉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喜悦中时。作者欧逸文看到了权力后面的危机四伏。当另一些人唱衰资本讴歌民权时,他则看到了野蛮的资本时代中国的效率和超车。思考是最美妙的过程。愤怒只凸显无能。
还有一些书我觉得不必读,比如久负胜名的”7堂物理课”,书超薄,故事也不够吸引人。也许不习惯意大利人的文化背景吧。还有一些历史类的,”大国的奔溃”,苏联解体前的政治博弈。做资料才比较有意义,但是细节太多了,写的不好看。
再说一些电影吧。我作为一个死硬理性派很多电影看不来,容易出戏瞎琢磨。很是无奈啊。
然而最有感触的第一部却是情感小众片,“海边的曼切斯特”。一个丧男人蜷缩在沙发上,独自看着另一个丧男人兜兜转转走不出他的迷城。观影到一半一度曾满心希望他能拨云见日,然而后半程急转直下的让观众放弃了挣扎,妥妥的沉沦在毫无希望的压抑里。丧着丧着却理所当然的认可了这个价值观。不是所有灵魂都需要被拯救,不要打扰那些你所不能理解的情感和个体。
第二部想推荐的是一部英剧,“王冠”太给力了。今年最佳剧,没有之一。甚至打败了狗尾续貂的权游。当然这只是狂热的英国历史文化粉的一家之言。关于英国,我能滔滔不绝扯几个小时蛋。古罗马的遗风,嗜血北欧海盗野蛮融合,诺曼底威廉的规制,议会和法治的滥觞,个人主义的起源,基督教改革的先锋,政教分离,民族国家的建立,伊丽莎白带领下走向海洋的崛起,海盗兴自英国,亡于英国,维多利亚和全球制霸的鼎盛。制衡欧洲的外交圣手,治遍欧亚非的文化输出策略。所有的这些文化自信都细枝末节都在“王冠”里反映出来了。没点文化的人真的欣赏不来。但是也至少能在器物层面观瞻一下大英帝国的荣光。不过表象的繁华真的不如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英国的逼格还真是更多的体现在贵族的精气神里。内敛克制古朴保守,那种说话绕三个弯的思维能力,那种看似谦和的语调里蹦出的刻薄鄙夷的词句。太让人膜拜了。希望有更多的人看了这个剧,能来一起粉英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