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韩寒VS郭敬明
少年成名、作家、新锐导演?
这种现象的背后,体现出电影事业受到各个领域优秀人才的关注和支持。纵然《小时代》毁誉参半,纵然《乘风破浪》不如《后会无期》,但是,年轻人进入电影行业,他们能够带来新的化学反应,终究是让人感到欣喜的。
背景
这是中国电影的好时代
近年来,资本、人才大量输入,相比于八九十年代大家对大荧幕持有的冷漠态度,如今,巨幕电影广受青睐,国家颁布《电影产业促进法》,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成长,全世界都为之振奋。
好时代,首先体现在市场表现上:中国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亿、2013年的217亿、2014年的296亿暴增至2015年的440亿。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期望与中国进行电影产业的合作,进行优质资源的整合。
这也是中国电影的坏时代
2015年的440亿让人们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期待万分,似乎2016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必然能够逼近甚至超过北美最大市场:600亿。然而,美好的愿望由2016年的457.12亿正式宣告破灭,增幅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大家十分沮丧。2017年第一季度的143.43亿,甚至低于2016年同期的144.9亿,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观影人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下降了2.9%。
瓶颈是什么?
中国电影票房的神话就此停演,市场用一个个具体而又冰冷的数字给了电影人当头一棒。中国电影怎么了?瓶颈是什么?
2017年春节档
《乘风破浪》:纵然表现可圈可点,但与2014年《后会无期》的成功还是产生了一定差距。它更像是一部90年代的台湾青春文艺片,无论从叙事、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冲突的构建,都无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制作而言,它也不如2008年周杰伦导演的《不能说的秘密》。
事实上,《西游2》、《大闹天竺》、《功夫瑜伽》、《决战食神》的表现更是让人失望,因而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的下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中国观众的品味不断提高,而中国电影没有找到提高自身质量的方法,却奢望有人为其提供一个好的票房,公正自由的市场会残酷地揭露真相。
瓶颈之一:迷思
视觉奇观,的确是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最切实有效的方法。在中国观众并未大规模接触好莱坞电影的时代,着力于画面特效后期制作的电影成功地虏获了一大批中国观众。然而,这样的方式在中国观众对美国大片司空见惯的当下,确确实实地失去了作用。作为中国电影的领军人,张艺谋的《长城》就是一个例证,空有华丽的外表,即便是高成本制作,但经不起推敲的内核也很难真正吸引观众。中国电影人在电影制作上的关注核心,是不是走偏了?
2015世界著名电影院校校长论坛上,欧洲派强调形成作者电影,而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院长Daley女士则认为说故事才是电影最重要的作用。其实,无论是欧洲派还是美国派,他们只是关注了电影进行文化传播的不同方面而已。说故事是电影最基本的作用,在说好一个故事的基础上,作者的风格特质自然而然就会流现。
但是中国电影,说好故事了吗?
张艺谋早期的电影有文学作品的支撑,把故事说得生动完整,而如今,过分追求视觉奇观的电影忽视了电影本身的故事内容,根基不扎实,怎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瓶颈之二:人才
电影是一门艺术,从导演、制作人、编剧、演员到摄影、道具、后期都需要专业人才。一个演员出身的王宝强,都可以转型成为导演拍摄电影,专业基础薄弱的他所交出来的作品必然不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往往过分关注演员的明星效应,却似乎缺乏了对电影各个环节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有多少人能够关注到中国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邀请韩国的摄影团队,至于道具师,依旧是请一些廉价的农民工。各种各样的人才,是形成一部好电影最基本的要素,艺术作品呈现的过程中,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配合。电影海报正中高颜值的小鲜肉,并不能代表作品的质量和号召力。
人才的培养问题,亟待解决。
瓶颈之三:制度
1949年之后,中国电影控制生产,审查制度格外严苛。与国际通行的分级审查制度相比,中国电影的发展的确面临更大的限制。电影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真正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瞻前顾后,也必然会影响好电影的出现。
关于《一九四二》,早在1992年,冯小刚就想拍摄,无奈立项一直无法通过。尽管二十年后,这部电影还是与大家见面了,但是时移世异,在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本土民族题材的冲击下,这部电影没有在最适宜的时机表达出它想表达的东西,因而惨淡的票房也是可以预见到的。
张艺谋的《活着》,即使改编了结局,却依然无法得到公映。《收获》杂志发表了这篇小说,文学作品广为流传,但这部电影却永远无法走上大荧幕与观众见面。或许,张艺谋后期电影态度的转变,也是对制度的一种无奈妥协。
冯小刚总是吐槽,中国电影审查制度让人捉摸不定、难以把握。如果一部电影制作完成以后却无法公映,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如何突破?
美国文化产业的经验在哪里?
在波士顿,100多美元一张的歌剧门票,为人们展现的是不借助于麦克风的纯粹人声,诺大的舞台,专注的观众,歌剧艺术家凭着其深厚的艺术素养向人们传达出无可替代的人声所能够实现的艺术奇蕴。常年爆满的剧场,似乎在向世界人民传递着美国魅力。
美国人对艺术的追求是极致的,他们会在每个座位椅背后面安装一个电子屏,可供观众进行多种语言选择来了解歌剧表现的内容,又不破坏舞台的整体感。歌舞升平的百老汇,美国最传统的音乐剧、歌剧都在这里上演,人们对其十分痴迷。在美国,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事,是全社会的事。艺术的表达形式丰富多彩,而大荧幕所呈现的电影可谓是冰山一角,没有露出水面的部分蕴藏着美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侧面来看,歌剧、音乐剧门票价格不菲,美国文化产业的收入是巨大的,但更是多元的。在美国,任何城市都有它的艺术,无论是建筑还是音乐,都展现出这个城市的文化风格。波士顿的古典、纽约的多样、拉斯维加斯的神秘,独树一帜的文化样态成为了美国城市的标签。在每种文化样态下,都有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才,从舞台走上大荧幕,从现场走向摄影机,美国电影的人才来源于各种艺术形式背后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优秀的专业人才。
人们熟知的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还有各大顶级酒店打造的剧场,美国文化产业不错过任何一种形式,全方位覆盖人们的生活。艺术本身的发展,也提升了观众的品味,培养了极具价值鉴赏能力的自由市场。
同时,美国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有着博大的胸襟能够包容全世界优秀的文化。一个没有漫长历史的国家,具有更显著的危机意识,美国人民注重学习、注重创新、注重优秀文化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产品。艺术的根本是传递价值,能带给人们欢乐、带给人们思考、带给人们享受的艺术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新的美国文化价值不断传播。
欧洲街头,随处可见《碟中谍5》的海报,美国形象通过电影广泛传播。《功夫熊猫》、《花木兰》这些中国元素在美国电影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跨界的经典,美国人将一个俄国的故事请英国人以其擅长的戏剧形式得到完美呈现。
这就是美国经验。
意大利戏剧学家卡努杜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两种,而电影就是填补两者之间鸿沟的艺术作品。美国似乎站在了艺术的制高点上,文化差异、国境边界都无法阻挡其发展文化、传播文化的脚步。世界的美国印象,美国电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影需要整合各种艺术资源、艺术样态,中国电影获取大量资本,却缺乏了合理利用资本的意识。大荧幕背后的编剧、演员、舞蹈、音乐,甚至推广过程中的宣传,观众审美的培养,附产业的发展,电影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其本身,更是整个文化艺术产业蓬勃向上的展现。
那么,中国电影的现状,是不是说明了什么?
突破之道(一):政策
中国电影制度的现状有其历史原因。相比于电影,电视剧出现于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大力推行,经济市场化,因此电视剧编剧在成长之初,就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去说一个贴近生活的好故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所要表现的东西愈加丰富,不同的观众拥有不同的需求,政策的改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进。
电影的影响力往往会大于文学作品,制度对其的限制很难实现完完全全的合理化。有时候,巧妙突破也是一种迂回的方式可以实现曲线救国的目的,吸纳国外优秀制作团队,启用两岸三地专业演员,可以使得电影凸显出灵魂。
突破之道(二):人才
艺术人才遍布全世界各地,中国资本缺少集结优秀华人艺术家的魄力和策略。从2014年开始,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如《白日焰火》、《智取威虎山》、《刺客聂隐娘》、《湄公河大案》、《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等,不同华人区的导演对中国电影贡献的成绩让人感到惊喜。
奥斯卡获奖名单中,总是不缺哈佛大学等传统意义上的高材生的身影。这也说明了,艺术本身不仅仅是专业院校的事,综合类大学可以通过培养全面的人才,使其在艺术领域发挥出不同反响的优势。综合人才具有全面的素养,人文、历史、哲学、科技等看似与艺术不相关的课程,在无形之中可以启发人们的艺术敏感性。并且,综合院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电影中的中国故事也应该极大丰富。然而,经典阅读的匮乏,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也造成了中国电影题材和主题的局限性,内容深度不够。因此,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也是发展中国电影的重要突破手段。
突破之道(三):多城市发展
汲取美国经验,中国的电影不应该仅仅汇聚于北京、上海等地。近年来,浙江、长沙、青岛等地影视产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厦门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优势,成为许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然而,也只是取景地,厦门的电影文化并没有真正形成。每个城市都应该有独特的风格,保有其最真实、最自然的风格中散发出的艺术气息,才有利于电影对文化价值的传播。
我们在行动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电影博物馆
为了支持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学校在翔安校区图书馆8楼修建了电影博物馆,其中与院线同步播放电影。更令人欣喜的是,博物馆中还收藏了许多胶片电影,胶片电影的保存和修复,都是一门艺术。在数字化的今天,作为国宝的胶片拍摄方式被电影人丢弃。事实上,高成本的胶片给予电影拍摄的庄严感是数码技术无法替代的。
·厦门大学“中文有戏”演出季
这是一个平台,培养电影制作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同时,在无形之中,观众的品味也能够被引导和提升。“中文有戏”不但要拍摄自己的故事,更要重新阐释经典的故事。
·“网红”邹振东教授撰写电影《陈嘉庚》的剧本
厦门大学对电影事业的支持和贡献需要全校师生的努力。
美国电影的故事似乎已经不再精彩,迪士尼故事的不断翻拍是否也预示着美国也需要寻求突破?电影观众的需求多种多样,中国电影事业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各项要素,我们蓄势待发。
电影不是电影的事,是国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