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24)《桃花源记并诗》

文/书山花开

❂原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248】

晋朝太元年间,有一位以捕鱼为生的武陵人。一天他沿着溪流前行,忘记已走了多远,忽然迎面见到河两岸大片的桃花林,几百步以内都没有其它杂树。芳草鲜亮美丽,飘落的桃花瓣就像缤纷的花雨。

渔人十分惊奇。再往前走,想走完这片桃林。桃林在溪水的源头处终止,便看到一座山。山有个小口子,里面好像有光亮。于是他就离船登岸,从小口子走进去。开始很狭窄,只够一个人通过。再走几十步,一下子开阔明亮起来。那里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繁茂的桑竹之类。田间道路纵横交错,村舍间鸡鸣狗吠互相都能听到。往来耕种的男男女女穿衣着鞋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小孩都显得十分快乐。

有人见到渔人,十分惊讶。问他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作了回答。于是就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里人听说有这样一位来客,便都来打听外界的消息。他们说自己是先代因逃避秦朝时期的大乱,带领着妻儿、乡亲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处所,不再出去,也就和外面的人隔离开了。问他们如今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在外面的见闻一件件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之后,其他人也都分别请他到家,拿出酒食款待他。停留了几天,渔人便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对他说道:“用不着向外面的人提起。”渔人出山之后,找到自己的船,便顺着来路,处处留下记号。到了郡下,就去见太守,报告此事。太守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原先留的记号,却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那道路了。

南阳刘子骥是一位高尚之士,听说此事,高兴地计划着想要前往,没有去成,不久就病故了。后来就再没有去探寻桃花源的人了。

秦王朝扰乱了天命的规律,贤者纷纷逃避这一乱世。

黄公、绮里等隐士逃进了商山,那些百姓也消逝无踪迹。

这些事早已湮没无闻,当时进来的道路已经荒弃。

互相约定致力于农耕,太阳落山便各自休息。

桑竹垂下枝条阴影相连,豆子、谷物按时种下地。

春蚕结茧收取长丝,秋收后不用交纳王税。

荒芜的道路妨碍来往,互相却听得见鸡鸣狗吠。

祭祀用的俎豆还按古代的成法,衣裳也没有新的样式。

少年儿童边走边唱歌,老人高高兴兴随意游憩。

春草繁茂了知道是和暖季节,树叶落了便知凄厉的寒风将至。

虽无历书可供查检,春夏秋冬自然就是一年。

乐陶陶地有享不尽的快乐,干什么要劳神伤智?

奇异的踪迹隐藏了五百多年,一旦敞开竞是神奇境界。

淳朴与浇薄既然是两个世界,神境不久当然又复归隐蔽。

借问各处巡游的方士们,你们又哪能测度尘衰之外的事?

我愿意踏着轻风,高高飞翔去寻找我的知己。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262】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位以捕鱼为生的人。一天他划着小船沿溪前行,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百步之内,除桃树外没有其它杂树。芳草鲜艳美好,落下的桃花瓣飘飘洒洒。渔人十分惊异眼前的景色。他继续往前划行,想走到桃花林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也正是这条溪水发源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山。山间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透出一点光亮。渔人离船上岸,进入山洞。山洞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再往前走几十步。便一下于开阔明亮起来。只见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这里有肥沃的田地,清澈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还能听到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来来往往耕种田地的人们,不论男女,衣着打扮同山外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不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显得那么愉快而自得自乐。他们看到渔人,十分惊讶。问他从何处来,渔人都作了回答。山里人邀请渔人到家里,为他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跑来打听外界的消息。据山里人自己讲,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暴政,带领妻儿。乡亲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于是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如今外界是何朝何代,他们竞不知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外界之事一一他讲给他们听,大家听后都感慨叹惜。其他人也分别把他邀至家中,都拿出酒食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向大家告辞。山里人嘱告渔人说:“这里的情况可没有必要对外面的人讲啊。”渔人从山洞出来,找到自己的船,便沿着原路往回行,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来到武陵郡城下,前去拜见太守,述说自己此行的所见所闻。太守马上派人随渔人到桃花源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原路。南阳有位刘子骇,是个高雅之人;听说此事后,高兴地要计划前往寻找桃花源。尚未成行,不久因病去世。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相唤共同致衣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智慧?

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109】

晋太元年间,武陵地方有一位靠捕鱼为生的人。一天,他撑着船儿顺着溪流前行,竟忘记走了多远。忽然,眼前出现了一片桃花林,桃林沿着溪水两岸广延几百步,林中没有一棵别的树,鲜嫩的青草散着芳香,缤纷的花瓣撒满草地。渔人十分惊异眼前的景色,他继续向前,想走完这片桃林看个究竟。

桃林的尽头便是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在这里,一座山横在渔人面前。山有小滴,洞内隐隐约约透出一些亮光。渔人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去。洞子起初很狭窄,刚容一人通过。再往前走了几十步,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只见土地平整广阔,房屋茫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长着桑树、翠行。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那些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不论男女,衣着打扮都和外面的人一样。黄发的老人和垂发的儿童也个个无忧无虑,自得其乐。

他们看到渔人,非常惊讶,问渔人从什么地方来,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渔人到家里,杀鸡、做饭,拿出酒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赶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介绍说,他们的祖先因躲避秦的暴虐,带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一道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从这里出去,于是和外面的人断了往来。他们同现在世上的情况,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一桩桩一件件详细说给他们听,大家感慨叹息不止。其余的人又轮流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用酒菜饭食招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向众人告辞。桃花源中的人叮嘱渔人说:“我们的情况用不着对外边的人提起啊。”

渔人出了洞子,找到自己的船,便沿酒着来时的路返回,一路上处处做上记号。他到了武陵都城里,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太守立刻派人跟随渔人去找桃花源,但原先所作的记号竟然没有踪影,再也找不到那条路了。

南阳地方有个叫刘子骥的,是个高人雅士,听说这件事,很高兴地打算去找桃花源。他还没来得及成行,就生病去世。以后便再也没有人去探寻桃花源了。

秦王施暴政搅乱了纲纪,贤良的人们纷纷躲避。

夏黄公四贤人隐居商山,逃奔桃源的人从此消声匿迹。

去时踪迹随同岁月消逝,来桃源的路也荒芜而无从寻觅。

桃源入努力耕耘相互鼓励,太阳落回家去自由歇息。

桑竹茂密连成荫,栽种五谷随节气。

春天里自收获长长茧丝,秋稼熟没有官税催逼。

荆草丛生将道路遮蔽,此起彼应的是狗叫鸡啼。

古老的祭祀仪式在这里延续,服饰打扮仍保持旧时的样式。

顽童跳跳蹦蹦放声歌唱,老人高高兴兴串门游憩。

青草茂盛报道春和日暖,树木凋谢预示寒冬又至。

虽不曾有年岁时节记载,寒来暑往一年自有四季。

人们生活安适快乐无穷,何须耍弄智谋费尽心计。

奇异踪迹深藏五六百年,一旦敞露便呈神仙境地。

淳朴和浇薄世风本不同源,因此门刚敞开又即刻关闭。

试问那人世间的凡夫俗子,你可知尘世外竞有这般奇迹?

但愿我能乘清风高高飞起,去寻觅志同道合的桃源知己。

❂解释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245】

陶渊明这篇记文并诗作于晚年,暂系于宋·永初三年(422),时五十八岁。经过较长时期的躬耕生活,目睹现实社会许多危害民生的灾难,或许由“戴民之国”的启示,或许也听到民众避世乱而隐耕的传闻,等等,陶渊明蕴酿成熟了这篇描绘理想社会的构思。记文并诗,描写了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劳作、富足和谐的农村社会。只有作为一个长期躬耕者,才能对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摹写得这么真切!

记文并诗的内容,引人入胜,饶有情趣,令人生问津之想。唐代王维、韩愈,宋代王安石、苏轼等均有咏桃花源的诗文。“桃花源”已成为我国妇孺皆知的词语。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258】

这篇作品为陶渊明晚年所作。作品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宁静和睦的社会生活图景——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105】

这篇作品是陶渊明晚年所作,大约与《拟古》诗写在同一时期。这时陶渊明弃官乡居已经十多年,他在作品里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以及社会风气淳厚、人际关系友好和睦的农村乐园的生活图景,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同时也表达对混乱的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在混乱的魏、晋三百余年间,确有许多劳动人民避乱入山,可见作者描写的理想境界,是有现实生活依据的。作者写桃花源的情形真切动人,这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劳动人民中间有密切关系。《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洲明的重要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高的地位。

【张彦《陶诗今说》,p152】

本诗并记是诗人陶公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有的学者、专家,把它列为《桃花源记并诗》(如逯钦立等)。这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写于他五十七岁至五十八岁之间。笔者酷爱之,曾多次爱不释手地读它并随手写下了如此的读后感:“这是诗人的代表之冠,是诗与文的结合体,表现了诗人奇特的想象和美好的理想,是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完美的优秀作品。全诗文无消极意义。”(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诗人能成其大作,写出这样形同江河日月的永恒光辉作品,并非偶然。

探其渊源,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中国乌托邦类型的杰出思想家,并早于西方乌托邦上千年。他是一位理想的社会大同主义者。他不仅是一位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站在人民立场上的思想家。另外,他也受到了历史上一些启迪。清代学者沈德潜《古诗源》云:“此即羲皇之想也。必辨其有无,殊为多事。”又,据已作古大学者陈寅恪先生的《桃花源记旁证》所考,陶公成其大作也来自如《赠羊长史》中所说……西北人民逃避秦暴虐的情形”和《三国志》所记“田畴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个人的才华、理想与社会、历史的陶冶、影响,铸就了《桃花源诗并记》的问世。

这种文诗一体、珠联璧合的作品实不多见,宛如一双美丽的鸳鸯或水灵灵的并蒂莲花引人喜爱。这还仅就文体和写法而言,若条分缕析陶公这篇成功杰作,恐用万言亦不尽其然。下面,仅就其艺术性和思想性谈一点拙见。

1.这篇杰作,与其说是珠联璧合的散文诗,不如说是一篇新颖独到的小说。尤其是前面的“并记”部分,后边的诗作,宛若锦上添花,泼墨重彩,使“桃花源”更加丰腴诱人。就像一个神秘莫测的“女神”,若隐若现于洪荒天地之间。她可爱,然而,又不可及;似“海市蜃楼”,又忽已湮灭;似“昆仑仙境”,又落于平川,魂牵梦绕。《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的巨画,它真实地再现了宋代开封府的市井繁荣景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是非物质文化宝贵遗产,有其天文数字的价值。陶渊明的这篇诗文巨作,自其问世以来,赢得历史上日益增多的文人墨客的赞赏与好评,但遗憾的是竟无人能把桃花源美轮美奂地落在画作上,犹如《清明上河图》那样面世和永存。有人说它是非写实。但想象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一种智慧。它是打开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人世间一切的发明、创造,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切的一切,最初都是由“想象”孕育“分娩”的。没有想象就没有一切,没有今天。想象,不仅诗人、文学家需要,科学家也不可或缺。当然,不是幻想和空想,是以思想和实际为依托的。陶公的想象力很强,所以才写出了非现实的光辉巨著《桃花源诗并记》。它,犹如夜空中的明星永久闪烁光辉!

2.《桃花源诗并记》的思想性历来有两种截然相背的认识:一种认为主题思想是消极的,是倒退的,主张复古、走小国寡民之路;一种认为主题思想是积极的,是中国的乌托邦,是诗人作者的“理想国”,是对人类社会美好的向往和憧憬,是“大同世界”的构思和设想。笔者同意后一种认识。诗人陶公不止是一位可以伯仲于上至屈子下至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和辛弃疾等大诗人之间的古代文坛巨擘,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桃花源里的好人、好景、好天、好地,就像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之“国”,是思想家的产物,是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单纯的艺术技巧而没有思想家的智慧做框架是写不出千古绝唱《桃花源诗并记》的。诗人兼思想家的陶渊明给我们创建了“世外桃源”——一个永远让人称羡和仰慕的好去处。

平凡而伟大的真君子诗人陶公的作品、思想以及他独树一帜的生活方式都应该再作深入研究。

【《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p186】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鸣”。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敬亭山,崔颢之于黄鹤楼,柳宗元之于永州,范伸淹之于岳阳楼,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苏轼之于黄冈赤壁,莫不如此。但他们写的都是实景,而桃源仙境却是虚构出来的。以一篇诗文虚构一个仙境而令游人神魂颠倒,在中外都是少有的。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桃花源诗并记》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三十户阖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废续不绝。

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源仙境?这要从他的时代和思想说起。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及至晋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这些史实便是虚构桃源仙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从思想来说,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并又追慕阮籍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社会理想,接受过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素怀高洁,久慕淳风,眷爱丘山,厌恶官场,曾以羲皇上人自谓,幻想做无怀氏、葛天氏之民。这些思想意识积聚起来便成为其虚构仙境的思想根源。《晋书》本传说陶渊明自以曾祖为晋世宰辅而“耻复屈身后代”,故何文焕说他是以“避宋之怀”写桃源人避秦之事,也可作为剖析其创作动机的参考。

从中国文学史的角度考察,桃源故事的出现也是一个十分惹人注目的奇异现象。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是一般诗文所难以企及的。探究其原因,固然与它的艺术成就有密切关系,但也与我们民族的文学理想、审美心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桃花源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表现为和谐的、完美的统一。没有压迫,没有纷争,没有忧伤,处处恬静、和乐,人人敦厚、纯朴。这正是倍感人生苦难,充满忧患意识的古代诗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灾难深重的古代人民要求作家表现和赞美的理想社会。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经历过刘裕篡晋的动乱,深切体验到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忧苦。从当时的文学倾向来说,他可以像同代诗人那样寄言上德,托意玄珠,沉溺于追步松乔,羽化登仙。但是,与人民有着深厚感情,对社会人生有着深刻认识的陶渊明不肯这样做。他没有长生的梦幻,也不想借助于玄谈游仙去求得解脱,而是以现实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他离开污浊的官场,长隐田园,过着躬耕自食,贫寒简朴的生活。《桃花源记》所构造的图景,正是艺术地反映了他逃禄归耕,经过农村生活体验以后所产生的生活理想。尽管在剥削制度下不可能有如此的化外世界,但在人民的心中它是应该有的。早在三千年前,《诗经·硕鼠》已在强烈地呼唤着这人间的乐土。应该说,《桃花源记》与《硕鼠》在思想倾向上是一脉相承的,都表现出对剥削的厌恨,对君权的否定,故宋王安石《桃源行》说:“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如大匠运斤,毫无斧凿之痕。金元好问谓之“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

“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

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悄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王维《桃源行》),“尘心如垢洗不去”(刘禹锡《桃源行》)。也许,愈是神秘愈能叩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出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随,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臧维熙)

【金融鼎《陶渊明集注新修》,p274】

说明:一作《桃花源诗并记》。桃花源,无实地。诗中说:“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可知桃花源并不实际存在。但自晋、宋以来,不少人以为实有其地,于是沿着沅江两岸寻找,结果在今湖南省桃源县境内觅得一洞,称作“桃源洞”,并建“桃花观”以作纪念。本文和诗是陶渊明晚年作品,约与《述酒》诗同时(公元四二一年)作。它描述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乌托邦社会。这尽管是一种空想,却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篇作品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诗人长期的思想探索和艰难生活的经验总结。诗人的一生,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尽管自己努力耕作,对物质的需求也降低到最低限度,但还是“短褐穿结,耸瓢屡空”,因此,他不能不考虑为什么会这样贫困、怎样才能摆脱贫困的问题。他经过长期的观察、思索、忍受、总结,终于发现要摆脱贫困,必须改革社会,消灭剥削。于是他从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出发,站在广大劳动者的立场上,并根据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提出了这个在当时来说是最进步的理想社会,还喊出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消灭封建剥削的正义口号。陶渊明写这篇作品还有其深刻的寓意。他写桃花源中人的离世原因是:“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这就寓有避宋时乱之意,表现了作者对刘宋王朝的不满和否定。诗人写这篇作品也不是凭空拟造的,而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晋书·刘毅传》载:“江州以一隅之地,当逆顺之冲。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可见江州一带,人民群众受不了战乱的侵扰和统治者的压迫、剥削,普遍出现逃亡事件,这是陶渊明所亲眼看到的事实。而且据文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的记述,知桃源故事在当时已很流行了。陶渊明就在这些社会现实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予以一定的思想开掘、艺术加工,精心绘制成这样一篇不朽的作品

辑评: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此愤宋之说也。事在太元中,计太元时晋尚盛,元亮此作,当属晋衰裕横之日,借往事以抒新恨耳。观其记曰“后遂无间津者”,足知为追述之作。观其诗曰“高举寻吾契”,盖以避宋之怀匹避秦也。避秦有地,避宋无地,奈之哉?篇内曰“无论魏晋”,而况宋乎?曰“皆叹惋”,悲革运之易也。曰“不足为外人道”,叹知避之难也。渔人事或以为神仙,东坡以为隐者子孙,此俱不必辨,元亮之意总在寄托,不属炫异。

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五:起借黄、绮作证,生一恣态,使若实有此事。然中段极力摹写,境地不恒,总不欲似俗中耳。“桑竹”十字,字字生动,“草荣”四句有作意,“怡然”二句见本怀,深嫉智诈也。

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卷七:公罢彭泽令,归赋此辞,高风逸调,晋、宋罕有其比。盖心无一累,万象俱空,田园足乐,真有实地受用处,非深于道者不能。桃源人要自与尘俗相去万里,不必问其为仙为隐。靖节当晋衰乱时,超然有高举之思,故作记以寓志,亦《归去来辞》之意也。

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五:设想甚奇,直于污浊世界中另辟一天地,使人神游于黄、农之代。公盖厌尘网而慕淳风,故尝自命为无怀、葛天之民,而此记即其寄托之意。如必求其人与地之所在而实之,则凿矣

张谦宜《组斋诗谈》卷四:陶诗他且勿论,即如咏桃源一诗,摩诘之绮丽,昌黎之雄奇,皆不为其浑朴,便见古人地步真高。

孙人龙纂辑《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卷二:渔人姓黄名道真。一路叙其景物,都是异境,纯古风味。寄慨遥深,悠然神远。太守姓刘名歆。结更悠然。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此诗叙大事本末曲折具备,而章法布置抵一篇文字,句法老洁抵史笔,议论精卓抵论赞。起四句作一总叙,而笔势笼罩,原委昭明,峥嵘壮浪。“往迹”以下夹叙夹写;“奇纵”以下,又总结“借问”四句,收入自己,何等神定气足。古人文之高妙,无不艰苦者,但阮公、陶公艰在用意用笔,谢、鲍艰在造语下字。

林昌彝《砚桂绪录》卷七:《桃花源记》称南阳刘子骥。案《晋书·隐逸传》:“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润水南有二石困,水深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困中皆仙灵方药,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陶柴桑盖有感于此事,特寓之桃源耳。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23)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