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李嘉诚是亚洲首富,不过很多人长期以来误以为李嘉诚是靠房地产发家的,其实不是,李嘉诚是靠塑胶花发家致富的。当年他一穷二白创业的时候,可不少受垄断对手和霸道经销商的欺负。
(一)搞定强势竞争对手的致命绝招:山寨逆袭
有一天晚上,当李嘉诚随手翻阅的时候,看到了一则让他当晚失眠的信息。在最新英文版《塑胶》杂志的一个小角落里,隐藏着这样一则信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凭借自产的塑胶花畅销整个欧洲。对市场极其敏感的李嘉诚预感到自己的创业机会来了。
1957年春天,李嘉诚飞往意大利考察,在这家公司的门口,却踌躇了:这样抢手的产品,厂家绝对不会随便就把专利卖出去了,要卖也得等到自己赚的差不多的时候甩手;就算他们卖,自己也买不起啊!怎么办?
李嘉诚每天在那家公司门前晃荡久了,找到了办法。原来,这家意大利公司业务太好,严重缺乏工人,门口天天挂着招工启事。李嘉诚就应聘杂工,藉此把塑胶花的生产流程彻彻底底给偷师到手了。对于不懂的技术难题,他还专门请那些核心员工吃饭,直到完全套明白。1957年年末,先前创业一直失败的李嘉诚决定将把塑胶花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来发展。
等到塑胶花即将上市的时候,李嘉诚偷师的那家意大利塑胶花品牌进驻了香港市场,不过走的是奢侈品路线,主要在老牌英资洋行售卖,卖的对象是富贵阶层。李嘉诚根据自己的渠道和研发实力,决定走差异化路线——低价大众消费品路线。
李嘉诚一开始就索性将定价定到连跟风者都不能再低的程度。物美价廉的神速征服了香港,“李鬼”就这样活生生气死了“李逵”。
(二)绕过周扒皮经销商的绝招:以敌制敌
有一天晚上,李嘉诚又在翻阅《塑胶》杂志的时候发现,自家公司产的塑胶花产品,在欧美市场颇受欢迎。这则消息让他郁闷到不行!
当时,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禁运,香港的对外贸易基本上为洋行垄断。洋行利用在欧美的销售网络,将李嘉诚的塑胶花打入了欧美市场,在欧美赚了大钱,而只支付李嘉诚公司廉价的进货费。对此,李嘉诚完全不知情。
怎么绕过这些周扒皮呢?李嘉诚经过打听发现,不满意洋行垄断的不只是长江工业有限公司,还有境外的销售商。他们也希望绕过香港洋行这个中间商,谁都不满意目前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球型利润分配模式。
于是,李嘉诚展开公关,不断找各个境外销售商直接洽谈,给他们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样品。终于,一位欧洲的大代理商看上了李嘉诚的塑胶花产品。他们还为此专门到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来实地考察。李嘉诚适时建议他们做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欧美总代,对方当然欣然同意,但是,这位严谨的大代理商提出了一个条件: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必须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或者实业公司作为自己的担保。可是,李嘉诚找不到这么大的担保人。
最后,李嘉诚决定展开自己的公关能力,抹掉这一环。于是,李嘉诚在约定的最后期限,找到了大代理商下榻的酒店,先将设计师们连续几个通宵赶出来的数款新产品样品摆在了代理商的面前,然后又把报刊的相关报道拿了出来,例证了自己公司产品在欧美市场的风靡程度,然后预测了新产品的未来竞争。在引得对方频频点头之后,李嘉诚才开诚布公,和盘而出:“我只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小业主,目前香港的借贷政策还没有向我们这样的企业开放。”
对方被李嘉诚的真诚所打动,不再要求担保。在这个境外经销商的鼎力相助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塑胶花终于成功打开了欧美市场。1958年,李嘉诚仅仅凭借塑胶花系列产品,营业额及利润成倍增长,营业总额达1000多万港元,纯利润100多万港元。至此,李嘉诚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