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沟通的逐渐递减,我发觉我和孩子之间有了隔阂。也许是我敏感,但对于说三句有两句半是“避重就轻”的她,相隔两地的我确实没有什么办法。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随着时间的间隔,我发现和孩子间产生的距离感一点也不美。
首先孩子有问题,她不说,你自然无从得知。每次视频或群聊天,她都晒的吃喝玩乐,没有一句话是正形。
如果你要是说教,或给出鸡汤文,就会被她嗤之以鼻。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谁听你的呢?!
记得《以家人之名》里的月亮妈妈就是想分分钟让女儿按照她的想法走每一步路。小时,不得第一就是失败。孩子想学新闻,她偏让学法律,让考政法大学。结果,表面温柔骨子里叛逆的女儿故意不填一张答题卡,考进了三本院校,如愿以偿学了新闻。
长大后,妈妈还是觉得孩子当记者辛苦,又让月亮考公务员。给她买来学习资料,隔三差五视频查岗。殊不知,女儿回自己出租屋就把复习资料扔进了抽屉里。床下是一箱几乎都喝空了的易拉罐啤酒。
妈妈电话查岗,女儿阳奉阴违,拿着书和空笔记本给老妈看,视频中的妈妈以为女儿依旧如儿时般的乖巧听话。
我不想这样,但发现因为距离,就没有面对面谈心的氛围。每次当你刚想营造深谈的氛围,女儿就笑嘻嘻岔开了去,压根就不往学习上谈。
因为距离,看她每天晒麻辣美食,你也只能点赞同时劝她少吃。多吃水果青菜,半夜别吃烧烤,冬天少吃冰淇淋……说说又“老调重弹”。真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俩开始说不了知心话了。
就如同同行的好朋友,走着走着,不知何时,又上了两条不同的路,彼此没有交集,也不平行,反倒是渐行渐远的感觉。好心酸,好难受。
看别的女儿有聊不完的话,是我的这个太独立,在外生存能力太强。还是感觉终于跳出家庭的圈子,想做“不同的自己”。不得而知。
因为城市的距离,让我和孩子直接产生的不是“美”,而是疏离感。这让我很不爽。但又无能为力,工作忙,无法一直围绕着她的问题思考具体缘由。唯有等着放寒假,再面谈。
时间,距离,问题……
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