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传奇,也让人有一丝难过……
先介绍一点点历史背景。
美国三十年代,经历了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美国在西部开始了大量的建设。这个情景,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深圳这种“经济特区”,它的发展规模和各种政策,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
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想去西部发展,就要经过66号公路。
66号公路,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公路之一,它像一条对角线,斜穿大半个美国,被誉为自驾游的天堂。
凯鲁亚克著名的《在路上》,就是以66号公路为背景,描写美国公路文化的一本书。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极大地刺激了公路沿途乡镇的发展,各种小商店、加油站和餐饮服务纷纷兴起,麦当劳兄弟的餐厅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1940年,理查德·麦当劳和莫里斯·麦当劳,兄弟两人在圣贝纳迪诺,一个很不起眼的美国小镇,开了他们的第一家汽车餐厅。
汽车餐厅都开在一片开阔的场地上,很多顾客开车过来,按一声喇叭就会有服务员过来帮你点餐,之后再把吃的送过来,你可以在汽车里直接吃。
汽车餐厅运营成本很高。要雇佣大量的服务员送餐。因为顾客太多,常常要等很久,而且服务员还经常送错餐,客户体验非常差。餐具也难回收,经常被客户弄坏、顺走或者丢失。
我们现在手上的这些一次性餐具,就是麦当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早开发并推广流行的。
麦当劳兄弟是有“工匠精神”的人,他们要做与众不同的事情。于是,他们在一个网球场上,模拟厨房的实际大小,用粉笔画出了整个场地。
然后在场地上,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开始模拟做汉堡和炸薯条的流程、动作,拆分所有的细节,看看怎么规划,才能使餐厅最有效率。
经过无数次的演练、修改,终于打造出一套效率最高的服务流程(高速系统):
把后厨改造成流水线。
每个员工各司其职。有负责烤肉的,有负责准备面包的,有负责放配菜和酱料的,再有一个人把它们组合到一起,裹上一张纸。
流水线的高效率,把人们等餐的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30秒。
对产品进行标准化作业。
比如炸薯条,从选什么土豆,到切多细,炸多久,配什么料,加多少盐,油温控制到多少度,都做了反复试验,每次都有实验记录和数据,产品质量有了稳定的标准。
标准化作业,提供的是一种稳定预期。任何人只要按照数据操作,都可以炸出味道统一的薯条。不管你在哪吃,什么时候吃,麦当劳都是一样的“物美”。
在产品和服务上,麦当劳兄弟也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把原来20多个产品的菜单精简到3个:汉堡、薯条和饮料,因为他们发现这些产品的销售占比超过了85%。
2、他们取消了送餐员,变为用户自己排队取餐,节省了大量人员费用;
3、用一次性餐具,刻意营造家庭聚餐氛围
减少品种不但有利于食材成本控制,加上标准化流水线,不需要大厨和那么多服务员,自然又做到了“价廉”。
最初,人们还不习惯自己去点餐,而且还要自己倒掉垃圾,经常还有人把纸吃进了肚子……大家怨声载道。
麦当劳兄弟没有放弃,而且坚持了下来。他们通过一些营销活动,向周围的人来传达麦当劳的理念。
物美、价廉、速度快,让麦当劳兄弟的餐厅,在公路餐厅的竞争者脱颖而出。这套工业化的手段,注入到食品生产中,让热乎乎的食物也“工业化”了。
没过多久,麦当劳兄弟的餐厅,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快餐厅,很多家庭,周末都会带着小孩来消费。
麦当劳兄弟的快餐店红极一时,如果就这样顺利地经营下去,麦当劳就是一个大家来此打卡的“网红店”,很难成为像今天这样一个世界级品牌的麦当劳。
就在这时,一个叫雷·克罗克的失败者,出场了,你知道吗?他没有创造麦当劳这个品牌,却在不久之后,成为了“麦当劳之父”。
克罗克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到了50岁,还是一个社会底层的推销员。他唯一的优点,就是从没放弃过梦想。
他当时在向各种餐厅,推销一个奶昔搅拌机,但经常吃闭门羹。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个远在加州的叫麦当劳的小店居然一下订购了8台,这对于当时的小型快餐店,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克罗克决定驱车去加州,看看这家神奇的麦当劳餐厅。麦当劳兄弟很友善地接待了他,给他展示了整个后厨,并给他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克罗克那晚一夜未眠,因为他知道,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去找麦当劳兄弟,他兴奋地说了五个字:
特许经营权。
可是,麦当劳兄弟的答复是,“我们不感兴趣!”
麦当劳兄弟告诉克罗克,其实他们已经尝试开了五家分店,但这是极限了,不能再继续扩张了。因为大量的分店,品控无法保证,会砸了他们苦心经营的品牌。
虽然克罗克被拒绝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说出了一段经典脱口秀:
“这么多年来我去过很多小镇。一般来说镇子上都有两个东西:一个教堂和一个法院。教堂的顶上一般有个十字架,而法院的顶上一般飘着美国国旗。
十字架、国旗,国旗、十字架......它们是干什么的呢?它们有着自己的使命,就是把人们聚集起来,让他们可以在整个国家维护下的价值观下面安居乐业。
而当我看到麦当劳的金色拱门的时候,我觉得它和国旗以及十字架是一样的。它代表的并不只是‘这里有好吃的汉堡包’,而代表了国家、家庭、社区、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一段好时光......
在我心中,麦当劳有一天就是新一代的美国教堂——滋养人们的身体和灵魂,而它不只是周日营业,而是每周七天。如果你们不想为自己扩张麦当劳,那就为了你们的国家吧。”
要想让别人帮你造船,你先要激发他对大海的渴望。克罗克把麦当劳的未来,描绘成了像美国一样伟大时,麦当劳兄弟被深深打动了。于是,他们给了克罗克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权。
但此后,麻烦接连不断。有一次克罗克拉给新店面加了一个地下室和炉子,被麦当劳兄弟以不安全为由,迟迟不签批动工文件。
还有一次,克罗克拉到了可口可乐的赞助,但需要在菜单上打上可口可乐的广告。麦当劳兄弟以太商业破坏家庭氛围为由,拒绝克罗克招商。
这些麻烦为之后双方反目,埋下了很深的伏笔。
为了这次创业,克罗克瞒着老婆抵押了自己家的房子。拿到特许经营权之后,他就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一开始,他想到的是找有钱人合作,但真合作起来发现,他们只想赚快钱,对餐厅的品质并不关心,长期下去无疑是饮鸩止渴。
于是,克罗克调转了方向,把合作目标定位在了那种能够吃苦耐劳,而且也想勤勤恳恳做点事情的奋斗者——这些人也是美国梦价值观的真正承载者。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奋斗者”加盟了麦当劳,麦当劳终于走上了快速扩张之路。
就在克罗克要大干一场时,他的资金链出了问题。
原来,麦当劳和加盟商的合作模式是这样的:
加盟的人选择地方,然后麦当劳帮助他们进行贷款、建店,并且提供产品和标准。这个过程中,克罗克每个月收取加盟店1.9%的销售额作为费用,其中0.5%还要分给麦当劳兄弟二人。
虽然餐厅越开越多,但是1.4%的利润,无法维持越来越长的资金链,很快他就欠下了银行的高额贷款,房子都快要被收走了。
怎么解决高成本和高扩张速度之间的矛盾呢?
这个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他叫哈里·索伯恩。他告诉克罗克,麦当劳应该是一家房地产公司:
你不应该在汉堡业打拼,你应该在房地产行业打拼。你如果想建立一个帝国,就不能仅靠收取一个售价15美分的汉堡包的1.4%,而是要用汉堡店的地产去获利。
也就是说,克罗克应该先把地买下来或者长期租赁下来,然后转租给加盟商,这样在还没有造出第一个汉堡时,每月都有固定收入。而且这样做,可以完全控制加盟商,质量不达标的,停止租赁。
另外,麦当劳还可以利用这块土地,去银行抵押,然后贷款继续买地,之后可以继续贷款,继续买地,循环往复,扩张的速度就非常快了。
更重要的是,可以架空麦当劳兄弟。以后做事情,再也不用被他们掣肘了。
在这种模式下,麦当劳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新资金,并且在加盟店身上赚到比原来的1.4%,远远更多的钱。
这种以“麦当劳”品牌,开房地产公司的运作模式,再加上后来克罗克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奶昔粉代替奶昔的种种所谓“高效”的做法,让麦当劳兄弟对克罗克非常不满。
然而,这时候克罗克拥有的麦当劳已经遍布17个州,而麦当劳兄弟拥有的还是最开始的那个小店。
麦当劳兄弟想要起诉克罗克,按照合同规定,克罗克肯定败诉。但我们知道,打官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要耗费大量资金。更何况,现在的克罗克已经是一个“巨头”,法律诉讼难度会更大。
最后,麦当劳兄弟无奈地将自己的品牌,以270万美金的价格卖给了克罗克,这在当时还是相当大的一笔钱的。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
麦当劳兄弟当时要求,除了270万美金以外,还要克罗克给他们未来麦当劳每一年利润的1%。克罗克和麦当劳兄弟说:“我们握手为约,这部分钱我保证以后会给你们,但是我们就不要写在合同里了。”麦当劳兄弟同意了。
然而最后的结果是,麦当劳兄弟和他们的后代,再也没收到如今已经价值几十亿美金的钱。
这就是麦当劳的创业故事。
麦当劳的“流水线”,是麦当劳兄弟创建的;但麦当劳核心的“加盟商模式”,却不是麦当劳兄弟建立的,而是后来加入的雷·克罗克。
而最终,克罗克成为了不姓麦当劳的“麦当劳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