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每个人都会出名 15 分钟。」 安迪.沃霍尔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说。后面他又改了,「在 15 分钟后,每个人都会出名。」
现在,人人都有手机了,Facebook 上发条消息就能好友里活跃一阵子。碰上热点,万人转发,那就真的出名了。
接触中国版 Facebook
依然记得第一次使用校内网时的兴奋。2007 年,我上大学,校内网刚刚流行。那时,我并不知道它就是中国版的 Facebook,我也不知道 Facebook 是什么。
注册了校内网后,我在机房里泡了一个下午找好友:大学同学谁开了账号,高中的同学现在哪里上学,不停地加好友。
兴奋没持续太久,很多同学注册之后都没在更新内容。当时,同学之间流行玩 QQ 空间换装扮。自那以后,再也未曾使用过人人网。
与校内网相比,Facebook 从 2003 年诞生以来,是 一路撕杀走过来,成了社交王者。读《Facebook 效应》后,了解发展过程中很多细节。回顾 Facebook 的发展,让人感慨,若不是幸运,为什么最后胜出的是 Facebook。
只有好的棋手才会走运。Facebook 几次产品关键策略都由扎克伯格来决定的。可以说,Facebook 一直是由扎克伯格来带领前进的,他的社交理念在 Facebook 产品上有非常明显的痕迹,有几点印象非常深刻。
有趣大于盈利
有趣大于盈利。在 Facebook 发展最初的5年里,扎克伯格坚持产品和用户体验第一,盈利是不重要的。如果用户觉得 Facebook 没趣了,就不会吸引用户。与其通过广告获得尽可能多的收入还没有让用户始终开心重要。
很长一段时间,广告的投放只是为了收支平衡,Facebook 上唯一的广告位是网页左侧靠下位置的一个垂直长方形。扎克伯格对广告也有一定的要求,广告商只能使用少数标准尺寸的大标题。
直到桑德伯格到来,才找到一种让扎克伯格满意的广告形式,不会影响用户体验。Facebook 把它叫做「订制式广告」,第一年,该项广告就收入数亿美元。到现在,广告营收在总收入占比超过 80%。
增长第一,绝对控制
因为双股权结构的原因,扎克伯格对 Facebook 始终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这保证了他坚持长期发展的策略,获取用户排在第一位。
Facebook 用户注册 开始仅限于哈佛在校大学生,后面向其它大学开放,然后再向高中开放,向社会开放。
看似每一步都是小步迭代,实际上每向前一步都是冒着巨大的危险:与新领域的竞争对手PK会不会导致失利?老用户群体会不会抗议造成用户流失?新用户会不会加入,是否冲击老用户?合伙人,投资人,同事是否看好?
说一个场景吧。
2016 年 6 月,雅虎提出以 10 亿美元价格收购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范纳塔和董事会成员都极力主张卖出,扎克伯格一度犹豫是否要卖出。期间,Facebook 推出了动态新闻功能,遭到用户的强烈抵制,在前景不明确的情况下,扎克伯格决定向社会开放注册,赌一赌。
如果 Facebook 无法跨出大学和高中校园大门去吸引更广阔的人群,那它的增长势头也几乎停止了,扎克伯格坚持认为。要是在网站拓宽用户群的过程中年轻人厌烦了,那就让他们厌烦好了。
推出动态新闻和开放注册后,用户突破了 8000 万后,公司内的管理层态度缓和,坚定不卖了。随后,那些积极促进把公司卖给雅虎的人都不被扎克伯格信任,并视为背叛公司。没过多久,扎克伯格解聘了范纳塔。
观察变化,延时处理
动态新闻是 Facebook 经历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抵制。在推出之前,内部的人都不看好。「动态新闻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这不是一个新的特色,而是一个重大的产品长级」,扎克伯格当时说。
推出之后,Facebook 上所有关于动态新闻的消息中只有1%是正面的评价,用户纷纷加入各种小组来抗议动态新闻。讽刺的是,抗议小组迅速膨胀的规模本身就证明了动态新闻的有效性。
当天晚上,扎克伯格写了一篇博客,以居高临下的口气作出回应,标题是,深呼吸,冷静下来,我们听到了你们的呼声。直到周四,他又发了新文章,宣布新的隐私控制功能的上线,可以控制哪些内容可见范围。新的功能,、平息了抗议声。当天学生的示威活动也取消了。
尽管扎克伯格对动态新闻做了轻微调整,但他从未考虑整个功能。动态新闻上线两个月后,流量在数据上有非常明显的增长。
在处理动态新闻危机中,扎克伯格表现沉着冷静。自经历策划动态新闻和对这次骚乱的回应后,扎克伯格建立了一种「先干后道歉」的模式。在后面的经历的危机时,他反复使用这一策略。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野兽说(monster_talks),欢迎关注,查看更多产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