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是着眼于个人思想的升华和生命价值的活出。那《战争与和平》体系则更加庞大与恢弘,综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诸多创作方法,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将主人公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等500多细碎人物融入进来,塑造极为传神。被英国作家毛姆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罗曼·罗兰则赞叹道:《战争与和平》是我们的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读时震撼与其细节的描摹,舒缓的叙事风格,仿佛在漫漫岁月中,随同社会变迁,随同主人公的境移,度日成长。读时震撼于其文字的深度,仿佛每句话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缓缓输出,简洁而富有思想。
主人公安德烈,从出生便生活在贵族圈中,参加各种聚会,结交各种名流,一切看起来是那么自然与优越。但不觉间,却与皮埃尔成为能谈得来的朋友。(注:皮埃尔本不混迹在这一圈层,因品性踏实,继承了养父一笔巨额遗产,从此常出现在这一圈层的聚会中,故其身上呈现的品质与气质,是与其他人所不同的。)他们俩人常会交流做人的思想以及生存的价值。正如有句话:“一个好的朋友的存在是可以影响生命轨迹的。”是的,有了皮埃尔,于是就有了安德烈之后的参军,有了奔赴战场的新思想的锤炼。
在决定奔赴战场打仗时,文中这样描写:“在即将远行或是生活发生变化的时刻,善于反省的人总怀着一种严肃的心情。此刻,人们通常是反省过去和计划未来。安德烈脸上露出心事重重和温情脉脉的表情,他倒背着手在屋里从一角到另一脚来回踱步,眼睛望着前方,若有所思的摇头,不知他是害怕战场,还是因为离开妻子而感到悲伤。也许两者都有。”无疑,这是一次思想的斗争,是打破原有安逸生活,去重新开启,甚至有些冒险的生活。妹妹不理解,妻子焦灼,但有固定生活作息,近乎有些顽固的父亲给了一剂定心丸儿。和父亲的聊天,和皮埃尔的思想碰撞,让安德烈义无反顾的参与了战争。
去到部队,有父亲的推荐信,同时也凭借其从小到大的教养,勤奋、坚定、可靠,很快被提携为副官。常被委任比较重要的任务,很快便融入到军戎生活中。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他的表情、动作、步态上,几乎再也看不出他以前的倦怠懒散的神情。他那样子正像一个人,没有时间去想他给别人什么印象,只忙于一件愉快而有趣的事情。他脸上流露出的更多是对自己和对周围人满意的神情,他的微笑和眼神也更加光彩照人了。”
两次参与战争,两次身受重伤。是的,在军旅生涯中,在战火硝烟中,安德烈并没有获得什么至高的荣誉,但却将其思想一次次净化、提升,次第明晰着人生的方向,次第在心中幸福、神秘的东西升起。当回望自己的轨迹,妻子的离世、朋友的分歧、娜塔莎的背离…一切都以淡化,全然有了新的视角。直到爱在胸腔扩张、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