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图书馆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看见封面是俞老师,让我不禁回想起大一刚入校时自己定的目标。
记得那是一节思修课,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写下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或者理想。依稀记得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发了会呆以后,我毅然决然的写下了我的目标“读400本书”。当时的我单纯的以为,一年一百本,一学期五十本,加上假期应该还是可以实现的。后来发现自己真的是太单纯了。
说起这个读书目标,还要追溯到高三期间的一次班会课,班主任每次发现我们复习状态不太好,就找一些鸡汤类的视频和文章给我们打打鸡血,当时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导致现在的我对鸡汤文章产生了免疫力)。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次班会课,他给我们放了一段俞敏洪的演讲视频,其中触动我的就是他大学五年读了八百本书的经历(其中因肺结核休学一年)。他这样说到:“每当我去图书馆读完一本书回到宿舍就有一种成就感,因为我比他们又多读了一本书。要说读书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当时的我并不太理解思维方式是什么东西,上大学随着读的书多了以后慢慢有所感悟,所谓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个人能力的内在表现吧。
言归正转,谈谈读完这本书的感悟吧。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基本都是在图书馆读的,每次翻来的时候似乎能感觉俞老师就坐在我对面,两个人在促膝长谈。这也正是高尔基所说的“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 高尚的人谈话”,这个高尚的人所指的应该就是作者了吧。
在书中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出对年轻人的期望及联系,在我看来,每一条都很中肯,值得学习借鉴。下面是我感觉触动很大的一些建议。
这些特点读出来很容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人是微乎其微,想要变的更优秀的人不防时刻用这八点要求自己,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变得更好。
最后,我把这本书最后俞老师推荐的书单奉上,希望爱读书的人可以从这份书单中找到自己所爱,把读书这个习惯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