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省
今天是读书日,给自己放放假,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做大脑喜欢做的事情。每次读书都能让我静下来,无认识自己,让自己更能够独立清醒。
今天看了《断舍离》之后,也践行了断舍离,马上把家里面平常不要的东西扔掉了。表面上是扔掉了东西,实际上是内心的解脱。去内省自己哪些是自己“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让自己专注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段时间,我能够清醒的看到自己的思维在不停的变化,这是有史以来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自己的变化,看到现实的自己是“怎么样,一次又一次被转移了注意力”,然后“一次又一次的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这种状态是很好的,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哪里容易偏差,然后下一次可以及时调整。
比如昨天逼自己高强度学习,但是大脑就是不听使唤,一直想要休息,跟它战斗了很久,终于觉醒到这样不行,今天调整了战略。上午学了难题之后,下午就让大脑放松,看看书,搞搞卫生等。然后身心都很愉悦。
“很多时候当下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没有能力解决”,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不想逼自己了,需要自己去积累,去慢慢的找解决方案,而不是怪自己能力不行。
能够清清楚楚认识自己,人生的路才更好走。
2.金句:
①断舍离讲求的就是这种内部的自觉自省的意识,而不是外部打着“正论”旗号的训诫。因为,真正的“正确答案”本来就在自己心里
②有意识地去除自责的情绪,坦然地倾听内心的声音——“原来真的不能像从前一样”“我想改变”等这些声音会渐渐地转换为一种内驱力,让我们自觉地将实践进行下去。
这种良性循环会让断舍离的实践进展得更快、更深入。
③断舍离注重“空间”,即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
——断舍离的“空间轴”思维注重的是“扔掉东西”之前——“为确保空间的干净整洁,而将物品量尽可能地缩减成最适合的量。”这种思维是实践断舍离不可或缺的。
④物质思维——本身就带着某种看不见的“黏着剂”。
一开始就没有断然“因为看起来将来也没有使用的需要,可以扔掉”,过后再处理的话,物品在手里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沉重感,带有叫作“执念”的黏着剂,其实就是对物品的定式思维。
⑤已经不穿的衣服被主人一件一件地塞在衣柜里。虽说衣柜不是电视剧里的后宫,其实也有人把衣柜比喻成“皇帝不会驾临的冷宫”。这个比方实在是妙不可言。当耳朵贴在衣柜上,仿佛就能听见衣服在默默地哀叹:“主人总穿其他衣服,我得等到什么时候呀!
⑥还有很多人,他们逃避不收拾家中杂物的现实,一头扎进所谓的灵修世界。
耳朵里进来的都是什么“爱”“光”“净化”等动人悦耳的词汇。经不起这些美丽词汇的诱惑,他们潜入灵修世界,试图提高“自我认同感”。然而,越是陷进这种虚妄的幻影世界,就越会脱离现实,只能看见自己想要看见的东西,而对其他现实中的事物视若无睹。
⑥洋子小姐受到朋友的邀请,参加了断舍离的讨论会。她很快就明白了“扔掉不需要的杂物,建立舒适的生活空间,才有可能改变人生”。在旁人看来光鲜靓丽、潇洒快活,而内心却陷入深深的烦恼中,生活在“不可告人”的垃圾囤积地里,是断舍离为自己指明了一条路。
⑦无法放手的有三类人
——逃避现实型
这类的人,一般因为工作繁忙,待在家里的时间少,所以整理家务的事情总是推后进行。乱七八糟的家让人心情也很糟糕,就更不愿意待在家中,
——执着过往型
这类的人总是珍藏了很多以前的相册、信件、纪念品等旧物。他们不愿意直面现实,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忧虑未来型 这类的人总是担心“没有某个东西会发愁”,总是不停地为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未来事件储蓄物资。这也是三种类型中人数占比最多的一类。
这三种类型的人共通的一点就是“对时间的意识比较淡薄”。
⑧我们口头上常常把“舍弃”作为一个词来讲,其实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舍”与“弃”
舍——佛教用语中有“布施(将金钱或贵重物品捐赠给寺庙或贫苦人)”一词。其中的“施”就是“施舍”之意。也就是说,因为这些东西在我处不再起作用,而让它们在别处起作用。
弃——而再来看“弃”,即“废弃”的“弃”。
从意思上看,物品被不管不顾、置之不理。“非法丢弃”就是一个常用词汇。
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舍”即为“出”。
⑨重新找到自己和“物品”之间真正的联系,就必须一个一个地重新审视每个东西,在自省自审的基础上,进行物品的取舍。所谓的“舍”,其实就是直面内心。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与物,两者都是在某一个时点出现,又在某一个时点消失,区别不过时间的长短之分罢了。一个人与一件物品相遇是极为短暂的、微弱的缘分。只有尽力去珍惜爱护这种缘分,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太可惜了”这种感叹的回应。
——我们本来就拥有以下三种自由:
放手的自由
保留的自由
取舍选择的自由
⑩实践“断舍离”:
如果你不想再吃了,
如果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
那就应该放下碗筷,不多吃也没问题。
因为,吃不吃饭我做主。
如果你不想再穿了,
如果这件衣服已经让你厌烦了,
那就应该脱下衣服,不穿也没问题。
因为,穿不穿我做主。
可喜的是,现在的日本已经能够实现这
11.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对你已经没有价值了,感觉已经不适合你、不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了,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处理它,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没有必要为东西本身留情。
“我想要这个东西”“我不需要这个东西”,无论是获得还是放手,都要做到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剩下的就是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