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那些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孩子
文/魏智渊
有些事懂得,但懒得说,因为太普遍了!但最近连续三个家长(不同学校)跟我反映自己孩子的问题,而问题又如此相似,有点坐不住,就在这里说几句。
1
第一位家长问:
“老魏,你说孩子总是一边听讲手里一边玩东西,但是老师要求做示范的时候他还举手,也能做到跟读跟唱,我怎么跟他去沟通,我怎么才能叫他改掉这毛病呢?又不能再批评了,因为我知道我对他的批评现在也没用,鼓励也没用,您有好办法么?”
我就回了两个字:“别管。”
老师向家长频繁地反映这类情况,把它当成“孩子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根本不是问题,如果一定要看成问题,也是“老师的问题”。但家长不假思索地赞同老师并感觉到焦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拥有共同的观念背景,都认为,一个好学生,就是应该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一丝不苟地听老师讲课的学生,一旦背离了这个标准,就应该坚决地加以纠正。
那么我想问,老师们参加教师培训时,家长们参加各种讲座时,有没有做到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标准呢?如果我们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呢?毕竟,理论上讲,我们的自控力远远超出了孩子。
我们成人去听讲座(相当于听课),遇到乏味的或已经被理解的内容,会走神,打哈欠,玩手机,心不在焉,坐姿也非常松散。但哪怕在心不在焉的情况下,我们也仍然在“听讲”,只是演讲者所讲的东西,不值得我们全神贯注,我们只要分出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注意力就明白了,那么另外的注意力就空闲了,自然就用于一些“小动作”了。而一旦演讲者讲到关键处(有干货了),通常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坐端正了,手里的小动作也停下来了,因为大脑提醒我们,要把更多的甚至全部注意力投注到这些信息上来。
我想说什么意思呢?我想说的是,一边上课一边玩东西,你以为他没听,其实他一直在听,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把一种自然的反应当成问题并进行纠正,这本身是不自然的和粗暴的。
但老师为什么会耿耿于怀?因为老师感觉不舒服,老师喜欢整齐划一的班级,这样有成就感,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而任何不整齐的行为,都是对老师的一种潜在的挑战(至少老师是这样理解的),所以老师必须去平息它。
~ 1 / 4 ~
当然,老师不会这样去说,老师会说,孩子这样做对孩子自己不好,这是习惯问题。老师还会说,他“影响了周围同学”。
2
我在讨论一个具体问题,这个具体问题有自己的要素,问题换了,理解就变了。而这个具体问题背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问问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普遍现象,那些一边玩笔一边听讲的学生,往往是班里最聪明的一批学生?
现在的学校教育是这样的:一方面,它给了孩子太多任务,学不完的内容,做不完的作业;另一方面,这些任务是低挑战和无限重复的,并且是无意义的,老师强调的,只是作为工具的意义(它是升入更好的学校的工具)。这导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方面强调学习内容很多,时间不够,另一方面,课堂是没有深度和高度的,孩子快速发展的大脑,被充斥着大量无意义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的东西,但是得不到真正渴望的营养:挑战,以及有意义的事物。(南明教育,原新教育研究中心的课程恰恰在这方面贡献巨大)
换句话说,孩子在被填鸭,但是所填的内容是没营养的,孩子仍然是饥饿的。可怕的是,饥饿到一定程度,孩子就感觉不到饥饿,麻木了,被饱腹感欺骗了。
那些聪明的孩子,是在课堂上分配较少注意力(其实也不需要做大量练习)就能够领会教学内容的孩子。他们像一台无比机敏的机器,会无意识地在课堂上调整自己注意力的分配量。老师讲得精彩,课堂更具挑战性,他们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和持久,老师讲得不够精彩,或课堂进入到相对舒缓的环节(毕竟课堂是有节奏的,不可能一直维持高挑战),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重新分配。
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必要的休息。
如果孩子在一些挑战不够的内容上,都投注了全部的精力,那么遇到高挑战的内容,孩子的精力从何而来?
如果对孩子的这些无意识的休息行为进行过多和高强度的纠正,会导致一些可怕的后果:
1.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损伤,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更依赖于外部评价来作为自我评价的尺度。
2.孩子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反抗教师,一种是服从教师。通常后一种情况更为可怕,许多孩子就是这样被修理为平庸之辈的。
~ 2 / 4 ~
3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在所有这些错误反应的背景,都潜藏着一种错误的教育学,我们总把孩子当成需要服从我们的可操作的对象,把孩子物化,而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自我成长的人。
用我经常说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妨碍孩子自性的发展。
换句话说,孩子不是我们意志的奴隶,不是我们意愿的延伸,不是任何命令的执行者。我们的任务,是引导他们,激发他们,而不是控制他们,操纵他们。
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往往深具反抗精神。
通常,男孩子的这种反抗,会在五年级前后出现。(其实,老师会发现一个规律,低段、中段、高段孩子,都各有一个反复期,每两年看到的孩子,似乎都不一样。以前规训好的孩子,忽然似乎一夜之间变了,必须重新规训。这是因为老师们并不明白儿童的特点,这是另一个话题,今天不讨论)我接触过好一些这样的案例。
一二年级的孩子,通常是不反抗的。纵然反抗,也是轻微的。
这种反抗,其实就是自性成长的标识。
一个在一二年级剧烈地反抗学校教育的孩子,要么是有疾病的孩子(例如多动症,或学前社会化障碍),要么是天才儿童。我最近遇到过一例一年级根本不愿意进教室的孩子,就是天才儿童,被老师当成问题儿童(我估计接下来说不定会被认为是多动症)。天才儿童的剧烈反抗,是因为他们对环境更为敏感而已。
有些时候,令人可悲的是,班级管理,几乎都是在与孩子的天性做惨烈的斗争。老师迟早要输,如果老师赢了,结果更可怕。(在这方面,我最欣赏张春燕,不过她似乎被认为不适合做班主任)
4
那么,老师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在这里,要防止两种极端。一是将孩子的自然的反应视为问题,从而强行纠正,最终损伤了孩子的自性发展。一是采取极端的自然主义态度,觉得凡是天性,就应该尊重,而忽略了天性也需要引导,引导到更高的天性,即仍然必须“以文化之”。所谓“以文化之”,仍然是“以礼节之”。
南明教育在班级管理上的思路一贯是非常清晰的。
一般学校,在一年级会非常重视所谓的“习惯培养”,“手背后,坐端正”。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培养,并且以之为成就。但实际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维持纪律将越来越难,而不是越来越容易。因为这个路子,是他律为主的,最终达成的所谓自律,也是将他律粗暴地内化(这是专制教育的本质)。
~ 3 / 4 ~
而在我们的系统中,自律必须从自由中生长出来,涌现出来,自律即是更高的自由。因此,越是低年级,越不能太强调外在的规训,而要让天性自由,让孩子拥有从容地理解规则和发展秩序感的空间。
那么,规则(礼)是如何形成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的,在这里面的关键,是班级的氛围,以及不断地通过讨论发展孩子的内在理解力。即,不是教孩子遵守规则,而是帮孩子理解,为什么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最终,规则还必须从孩子们当中来。(这里又很复杂,按下不提)
以玩笔为例,老师先要充分理解,而不首先视之为问题。然后再权衡,在当前的情况下,这个问题需要不需要关注甚至成为焦点?通常有一种情况必须干涉,即孩子的行为影响到了班级的其他同学。就是说,哪怕一年级孩子,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并且,要帮孩子理解这种界限。
哪怕玩笔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只要老师感觉到,班级需要更高的秩序(从优秀到卓越),也可以进行干涉,但这种干涉不是视为问题的粗暴的要求,而是帮孩子理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将这种控制与更大的愿景联系起来(积极管理原则)。
对于家长来说,千万不能老师反映个问题,就见风是风,见雨是雨。毕竟,你比老师更理解自己孩子。有高度教育学素养的家长会反思,会更注意到孩子的态度和情绪变化。然后,努力地保持一种平衡感。所谓平衡感,是万一孩子在学校受伤,家庭不能再给一拳,而应该抚平创伤,帮孩子正确理解。
类似玩笔这类事,家长可以忽略,不对孩子作出反馈。如果孩子提及,或教师在学校做出强反馈,则家长可以与孩子讨论此事。讨论此事不是把这视为孩子的问题,而是让孩子意识到,这虽然不是多么大的事,但为了不给自己增加麻烦,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