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一个物体或事物的文化符号。
无论在哪个国家的文化体系里,对名字的考究都非常严格。尤其是国家的名字,更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它的命名最是严谨。
从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德国全称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就可以看出,每个国家的名字都代表各自的文化和文明。
史料记载,“中国”两个字最早出现于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
在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武王时期文物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或”等字样。考古学者和文字学专家考证,“中或”就是“中国”的意思。
“中国”就是“中央之域”或“中央之帮”。
在古代,每个时期的政权中心都有着各自的称号。汉朝称之为“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之后是宋、元、明、清。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进入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又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那么,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为什么会这个名字,背后有何深意?
关于日本的出现和建国,很多人都认为是秦始皇时期秦始皇派出的徐福,带领的500童男和500童女而建立起的国家,我们这里不做细表。
日本最早对外的国名不叫“日本”,而叫“倭奴国”。
据《汉书》、《后汉书》记载,“倭奴国”这个名字,最早是汉光帝刘秀赐予的。
“倭”的意思是丑恶低矮,当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这个名字含有贬义,于是他们也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号。
《后汉书》中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日本曾派遣使者向汉帝国朝贡。刘秀因此赐给了当时的日本一枚金印,上面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
这枚金印后来在1784年被发现,现陈列在了日本福冈市博物馆。
这样一直延用到了隋朝。
公元607年,日本向隋朝派遣了第一个使团朝贡。当时使团的首领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小野妹子。
小野妹子交给了隋炀帝一封信,信的开头写的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也是日本人第一次提出“日出之国”的概念。
隋炀帝看后勃然大怒,因为在当时的东亚朝贡体系当中,只有中原王朝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
日本人在信的开头自称“天子”是何等冒犯?
于是,隋炀帝明确警告了日本人以后禁止出现这种情况。
紧接着到了唐朝。公元663年,日本与唐军在白江口开了一场战。结果日军大败而归,并且唐军还是以少胜多。
这时候日本人看到了和唐朝的巨大差距,于是开始潜心学习唐朝的一切文化和技术。当他们有了知识以后,开始讨厌“倭奴国”这个名称。
这时候,日本开始给唐王朝政府上书要求更改国名。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唐政府终于同意日本的对外国名可以称为“日本国”,从此“日本”一词正式成为了日本的国名。
唐朝张守节曾在《史记正义》里提到:“倭国,武皇后改称日本。” 同时,2004年在西安发现的刻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的遣唐使,上书“国号日本”。
由此可见“日本”二字,极有可能是女皇武则天给起的,或准许的。
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阳之本”,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隋书·东夷传》中记载曾记载了“日出之国”的解释,即“日本国,自大唐东去万余里,日出东方,升于扶余,故云日本。”
料想“日本”这两个字的源起,应该就在这里。
长期以来,由于很多学者认为“日本”国号是唐朝起的,因此早在18世纪,日本就出现了一些认为应改“日本”国号的国粹主义者。
例如,佐藤忠满称,“日本”这一国号显示了日本是中国属国的性质,具有侮辱性,应该抛弃。
“原封不动地接受日本这一唐朝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国号并用于和唐朝交往,实令人非常厌恶”。
但是无论如何,最终“日本”这两字的国名还是被延续了下来。其实,在东亚文化圈里,实际上不仅仅是日本,东亚很多国家的名称都是由中国赐予的。
比如,朝鲜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赐,越南也是嘉庆皇帝亲赐。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汉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影响很深。
读者们,关于“日本国名的来源”,大家有怎样的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