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山下英子 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我们从读完一本书的四个经典“灵魂拷问”来做总结。
一,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讲什么?
1,从书的分类来说,这本书是一本论说类或者是实用类的书。它的重点不在于理论,而在于应用。是的,它就是想让你在读完之后现在、立刻、马上就开始断舍离(当然,前提是你要被它的理论说服)。
2,它通过对断舍离机制及如何应用的介绍,倡导我们在生活中运用断舍离。
3,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自己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4,断舍离的行动是: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通过不断的重复断和舍,最后达到离的状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5,最后,断舍离认为,行动也会带来心灵的变化。它是一种动禅。
二,这本书的架构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讲的?
本书共分五章。
前言和第一章介绍断舍离的机制。
(一)断舍离是不收拾的收拾法。
1,给出收拾的定义。收拾是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筛选物品的时候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关系轴,一个是时间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2,强调从关系轴(我需要)和时间轴(当下需要而不是过去或未来需要)来看待物品,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反复取舍物品,就不再需要收拾了。
3,断: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添置必须的物品。
舍:收拾没用的破烂儿。卖掉或者赠送不用的物品。缩小喜好的范围。
断和舍的过程就是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物品。
离:脱离对物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
(二)断舍离与整理术、收纳术有什么不一样?
1,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断舍离并非绝对要以把房间弄整洁干净为目的,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其次,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是自己考虑“我要不要用”,而不是“东西能不能用”
2,断舍离的前提是代谢、替换。主角是自己。焦点是与物的关系性。核心轴是感性舒适,需要,合适,舒服。时间轴是现在。不需要技术,也不需要收纳物。
收纳术的前提是保管、维持。主角是物品。焦点是物品或自己。核心轴是物质,可惜,能用不能用。时间轴是过去、未来。需要技术和收纳物。
3,我们如何对待自己体现在我们自己的物品世界里。如果能与物品形成更好的关系,一切就会随之发生改变。筛选物品的同时,你会发现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因为自己会变得更有意识、更主动、更积极。
(三)通过实际实行断舍离,自己的意识也会转变。
1,最初的阶段是舍,要彻底的筛选物品。在舍得开始,人势必会觉得迷茫。这就是正视迷茫的开始。反复的坚持断舍离后,判断物品是否必需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反复下去,身边就会只留下适量的物品。真正的收纳术应该是从这个阶段之后开始。
2,断舍离的更高目标是和物品交朋友。买东西的时候反复思量,让物品物尽其用,并且确保他能够把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一直到用完。
3,我们总是忽视个人因素,武断的下结论说某种东西好还是不好,这是不恰当的。并非物品不好,而是因为自己判断失误,才导致物品冗余堆积。一切的错误都源于自己的感应能力出了错,而断舍离是一种磨砺感应能力的技术。
(四)东西要用才有价值。
我们与物品的关系应该是: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第二章从舍入手,介绍无法收拾和丢弃物品的理由。
(一)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
1,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生产出新东西的社会环境里。
2,在消费社会里全是卖东西的商家,可是做了相当高明的研究。捡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
(二)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1.1逃避现实型:多数情况下,这种人对家庭有种不满,不愿意呆在家里,更不用提收拾物品。
1.2执着过去型: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相册,奖杯等等。
1.3担忧未来型:没有了就会很不安。
2,“现在”这种时间观念因人而异,会有很大区别。老人可能连十年前的事都觉得是最近的事,而小孩子总是活在当下。
觉得多长一段时间属于“现在”都可以。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一定要有对自己而言最合适的“现实”存在。
3,扔不掉就是不想扔。
扔不掉的背后所隐藏着的真相,是自己把感情转移到了物品上面,并因此而触发了自己“扔不掉=不想扔”的机制,说到底,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是哪一种人的问题,还是自己本身的问题。
(三)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1,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一直不停的“吃”,却“排“”不出去,最终感觉变得迟钝。灰尘与杂物代表停滞运和腐朽。
断舍离认为只要能除掉那些破烂儿、垃圾、灰尘,就能消除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停滞运和腐朽运。(注:这里说的有点儿玄乎了。我想作者的意图是准备把断舍离的理念再往上提高一个层次。)
2,破烂儿可以分为三类:
不用的东西:漫不经心保存和放着不管的东西,甚至是已经忘了它的存在。它们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能量。
还在用的东西:明明不太喜欢,可是还在用,把和自己不相配的东西硬塞给自己。
充满回忆的东西:会散发出强大的气场,比如绘画,动物摆件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去处置扔掉的。
(四)当杂物占据了空间。
1,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2,聚焦于现在的物品也可以分为几类:每天使用,每个月用一次,频率更低一点的还有每个季度、每半年,每一年用一次的或者只在某些典礼张使用的东西,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它们分成日常和非日常两类。
3,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使用的物品上。
4,我们经常有“必须得扔掉了,可又没有行动这样的想法”,多半是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想要扔却置之不理,就是拖延了与自己的约定,这种事日日重复,对自己的信任感就会一点点消失殆尽。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己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己的信用资金。(注:这里是提倡从一件一件的物品开始做起,积累自己践行断舍离的信心)
5,把“今天也没做到,没能遵守约定”这种减分的状态,转向“我今天做到了,遵守了约定”这种替自己加分的角度,就不必再无谓地否定自己了,这样的让你的心更放松,更健康。
6,我们忽视物品,甚至还遗忘物品,那么它们非但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甚至连自己的存在价值都被否定了。
(五)重新思考住所的意义。
1,很多家庭,衣柜上的东西都快要堆到天花板上了,在这种卧室里睡觉,身心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因为在这样的屋子里总是会有压迫感,甚至造成失眠。
2,断舍离以“住育”为目标。住所的大前提是确保健康与安全。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提升对居住环境的意识。
3,居住环境三个角度:与人有关的环境和与住所相关的环境。近环境和远环境。靠自己的力量,能改变的环境和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了的环境。
综合考虑下来,与场所相关,近处,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改变的环境,就是可以立刻改变,并且容易改变的,换句话说就是居住环境。
4,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断舍离认为,如果家里能成为好好招待自己的空间,那是再好不过了。假如回到家,看见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恐怕我们不会觉得很放松。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
第三章讲整理。进入断舍离的实践阶段。先从整理头脑开始,这是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一)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1,断舍离其实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在行为上先学会舍。至于舍的秘诀,就是完全的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没有必要按照衣服篇,厨房篇之类不同的类别,选择不同的方法。
2,以自我为轴心的窍门:注意提问时的主语。
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眼镜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是拿物品当了主语。如果能养成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的习惯,就会有意识地注意到物品的品质与数量,就能做出需要和不需要的判断。
3,将与物品的关系比做人际关系,了解“当下”的含义。
堆满物品的房间,就好比是被各种人围绕的生活状态。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陌生人。
稍微提高一点,让主角从可以用的物品挪到自己身上。就是从四周都是陌生人,上升到了四周都是认识的人的阶段。
再进一步,就到了需要确认能不能把对方叫做朋友的阶段,这个阶段就要引入时间轴的概念。换句话说,就是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朋友。
4,理清扫除的整体概念。在断舍离里,“打扫”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二)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
1,82原则。我们的物品也是一样,那些占了八成的东西,几乎没有出场的机会,但却时不时让我们觉得不安和伤脑筋。说到底,只需要两成的东西就能搞定4/5的状况。况且剩下的那八成都是没用的,令人徒生困扰的物品,所以扔掉它们更划算。
2,东西越多,人就越是容易陷入必须要管理的状态,就会逼着自己去收拾,可是一旦忙起来了就怎么也收拾不完。
(三)别人的东西都是垃圾吗?(怎么处置别人的东西)
只要不是一个人独居,要怎么处理别人的东西也是个问题了。还是得先从自己做起,最好不要想着去控制别人。
(四)将周围人卷入断舍离的漩涡。
自己的转变会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发生改变。
(五)从信息过多到知行合一。
(六)可惜的两种含义。
1,通常来讲,可惜其实是珍惜物品的代名词。实际上可惜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爱惜物品的心情。我们不要认为可惜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是对物品的爱惜之情。
2,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阻碍我们行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选项太多,以至于无从选择,也就是“回避决定”原则。所以断舍离里经常会出现把东西和状况分成三类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仅更容易整理,而且也会让人更有干劲。
第四章讲行动。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一)提高收拾动机的方法。
1,彻底的筛选物品是断舍离的核心。
2,减少物品=只要能彻底的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
3,实践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集中于某一个场所,而要选择场所,就得意识到时间。即便只是一个抽屉是可以的,甚至说的更夸张一点,即便只是一个塞满了购物小票的钱包也可以。能以一小块地方为突破口,得到激励,更愿意努力行动起来,就是提升动机的技巧。
4,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场所。
重视健康及安全:从生存的基本场所做起,吃饭,睡觉。场所,比如厨房,卧室,厕所,浴室等。
希望能作用于心理层次:着眼于看不见的场所,不想看见的场所,不想让别人看见的场所等等,比如仓库,不怎么大概的收纳箱,以及其他自己很在意的场所。
重视运气:想让家庭整体运气上升的话,就选玄关;希望能先提升自己的运气,就选卧室等等。
5,总之,集中于一点,做到完美,就能不知不觉的打开收拾的突破口。
(二)一切从扔东西开始。
1,断舍离的过程就是“减少,分类,归纳”,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的减少”。
2,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下手。自己很在意的东西留到最后再处理。
3,扔东西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和谢谢。
4,把东西送给别人时要说请收下。
(三)整理收纳的大中小三分法。
1,举例:厨房里的大中小三分法。
大类上,厨房的东西分成食材,烹调器具和餐具。原则上,三种大分类不能混淆,不同种类的东西不能混在一起。
烹饪器具的中等分类:可以粗略分成水槽,周边器具,炉子周边器具和电器。
2,收纳工具的特点是有好多的抽屉和隔断,这往往要求我们最好一下把物品细致的分类放好,所以难免会引起混淆,而如果只分3类,我们就能毫不犹豫的行动了。
3,不断地重复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混乱,也可以提高效率。
(四)751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空间。
1,从空间里限制物品数量。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放7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放东西的限量是5成;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能放1成,也就是说要最低限度地放东西。
2,断舍离认为,花时间收纳不需要的东西,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收纳问题的。
3,总量限制原则的替换原则。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的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品味。
(五)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
1,只需一个动作原则。无论是取出还是收回物品,我们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快的完成。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是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拿出物品所需要的动作,充其量只有打开柜门,取出物品这两个动作。
2,自立,自由,自在法则。要有意识地让收纳工具里的东西,不管任何时候都能“立起来”,就是物品能“自立”;“自由”是指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物品的摆放方式是不是便于选择。“自在”是指听话。立不起来,不能竖着放的东西要卷起来,自在地放。
3,“每次主义”就挺好。不用担心因为不足或者不舍得扔就囤积一堆东西,每次够用就好。
第五章 从物质的断舍离,到精神的断舍离,重新阐述理念及升华。
(一)自动法则:启动自动整理的机制。
1,我们的身体有以自律神经系统为首的,不需要意识作用,就能自动调节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呼吸,代谢等等机能,这种机能可以叫做体内自动平衡。它与心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2,断舍离,把身体上的这种自动化系统归为“相”。就断舍离而言,不断的问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筛选物品的过程,是完全以自己为中心,重新打造自己,让自己周围只剩下当下最重要的物品的过程。
到这个阶段,维护住所与生活的舒适有序已经变成了理所当然,自动化的事。而且我们也不怎么再会因为准备不足而纠结不安。
3,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一定会获得,与之相对的就是不怀疑与乐观。这种意识上的转变是非常巨大的。
(二)利用物品不断提升自己。
1,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2,断舍离是维持生活状态的工具,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使用精挑细选的,自己喜爱的东西,就能挖掘出全新的自己。
3,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我们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当你觉得自己因为“可惜”而不用某件东西,这其实是自我贬损的情况,觉得自己还没达到那种层次。
4,断舍离并不是建议人们去过清贫、节约的生活。虽然就结果来说,生活有可能会因为断舍离而变得简单、节约,但断舍离所追求的并非这些本身。
(三)更多看不见的变化会发生。
1,在断舍离中,首先出现的是段与舍这种自我肯定的、恢复自信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的观念会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在看得见的世界行动起来,就会对看不见的世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压力的因子其实很琐碎。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压力,让人变得烦躁不安。碍事的东西堵在家里,也会造成潜意识的堵塞。
3,与其期待有人来支援我们,把我们从“堵塞”中拯救出来,还不如享受每一天,过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实践的人。所以断舍离并没打算不着边际的宣扬“通过扫出来开运”。成功者的特点,是在贯彻这种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超越自己,达到“成事在天”的心境。
(四)从“拥有”这种观念中解放出来。
1,物品,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同一件东西,我们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至关重要。那些包含着积极感情的物品留下来也无妨,可包含负面感情的物品还是太过沉重了,我们没必要给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2,重要的是要通过物品察觉自己心底深处的真正的想法。我们希望能通过断舍离,打破固有已久的“拥有”这种观念。不是说不再拥有任何东西,而是说理解了拥有的本质,就能自然的涌出想要珍惜物品的心情。这是一种感激与敬畏之情。
【后记】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断。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
除此之外,断舍离也是穿插在生活与职场里的自我探索的过程,是和物品交朋友、为自己打造出周围全都是友好的战友的空间,为自己奉上这样的空间的工作。
通过整理肉眼看得见的环境,同时也整理自己,这就是人生该有的状态。
三,说的有道理吗?
整本书的逻辑结构还是比较清晰的。
1,前言和第一章先提出并解释断舍离是什么,与传统的收纳术有什么不同。
2,第二章阐述为什么要做断舍离。直接说无法做断舍离的几种情况。这部分是最美中不足的地方,等一下会谈到。
以上主要是“理论”部分,从第三章开始进入“实践”。
3,第三章讲怎么实践断舍离,要先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在看待物品时,重点是“自我”和“当下”两个维度。
4,第四章讲具体的实践方法,讲了很多实用的要点和技巧。比如先集中于一点,把一个点收拾完美,以点带面;要考虑时间和目的来确定收拾的空间;先从容易扔掉的东西开始;比较难舍的东西最后再处理;大中小三分法;751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等。
5,第五章和后记主要是总结和升华。从行动和物质的断舍离上升到精神的断舍离。通过改变可见的世界,来带动和改变我们未知的意识世界。
完整的逻辑优点是具有说服力。
但是不足的地方是第二章。
前面先给出了断舍离的理念,接下来自然而然的应该是我们为什么要做断舍离,可以从正反两面,也就是做了有什么好处,或者是不做有什么损失去说开。但是第二章的逻辑有一些错乱,它直接跳开了这样的阐述,没有把做的好处或不做的坏处一次讲清楚,结果就是揉在了一起。以至于后面再讲怎么实践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好”和“不好”的对比,说的多了,就显得冗余和啰嗦。最后全部读下来,你会觉得东西就会比较空,好像想要了解的东西在前言和第一章就已经掌握了,后面全是啰啰嗦嗦的在解释前面的东西。尽管实际上后面的确并不是在单纯的重复。
最后,就第二章本身的内容来说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有道理。这个细细体会一下就能理解。
四,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1,人的焦虑,多在于想得到的太多,实际上我们用不了那么多。少也可以美。
2,我们一直在“追寻”,结果经常在追寻中忘了开始的目的而迷失其中。
3,不要被“物”所惑,多从“我”出发了解自己。
4,精力和意识有限,少可能反而能“得”,多反而会“惑”。
5,多给生活和心灵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6,小事不小,做好一件小事,也会带来大的变化。
7,珍惜当下,常怀敬畏和感激。
8,在这个被“消费主义”裹挟的时代,能对“物”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本身已经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