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孟子与告子有过几次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以性本善辯告子的无善无恶。殊不知他的太老师有句名言就是性相近,习相远,真比孟子高明多了。因人身受命之始,是先天一气,浑然天理,并无二致,亦无瑕疵。只为后天习气、环境观念等影响,而于心理上产生美、恶、善、丑诸般观念,所以老子讲大家知道美在世俗价值观中的重要而去追求,随之而来的不美也就产生了。这是人心的观念、习气而影响到社会环境的价值取舍。用佛家讲就是佛也无可奈何的众生业力。
接下来老子又讲有无相生诸句,是从万物形成之本质而言。万物生成的本质是什么?老子以其高超智慧告诉我们,是一物两面,互生互长,不可偏废。万物无中生有。无为阴,有为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为消长,这正是太极鱼图。(万不可把太极图作死了看)也就是系辞上一阴一阳之为道的原理。因为彼此消长,所以老子后面那一句生而不有,也是由此而出的。
老子正是看到了事物正反两面的不确定性,所以提出圣人的无为之事。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势、顺理、顺道而为,如庖丁解牛,为而不为。这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金刚经上说实无众得灭渡者,亦正此意。
圣人处事无为,法天体道,得之不乐于心,失之不忤于心。孔子曲肱,颜回乐处,荘子逍遥,文佛无我,此古圣贤之真无居也。老子云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也正是老庄独与天地相往来的真正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