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当时的同学来找我,我请他吃饭。坐下来没多久,就又开始各种抱怨,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感觉“全世界的负能量都凝聚在他身上了”……可我竟然惊讶地发现,自己也在“自然而然”地发出一些抱怨——我被自己“被同化”了这个事实吓到了,赶紧起身结账,客客气气地送走那位同学,决心再也不跟他们打任何交道了。
抱怨,是无能、无奈的表现而已。
当我们遇到麻烦,遇到不顺利的时候,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承受,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抱怨有什么用呢?没有用,因为它只能用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无能自己的无奈而已。
不向别人抱怨,并不是基于自己内心的骄傲,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是基于自己的能力与坚韧:
能解决就去解决(能力);
不能解决就承受(坚韧);
这个原则甚至成了我选择朋友的最重要原则(没有之一):
只要我发现谁在抱怨,就说明过去我选错了……
抱怨,在我看来,就是在这个世界里最强的负能量:
它会让一个人变得令人讨厌,令人厌倦;
它会让一个人失去挣扎的能力,失去承受的坚韧……
抱怨的害处,并不仅仅在于浪费时间,也不仅仅在于那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它真正的害处在于,它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放弃挣扎。
说话,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成为那个样子。
那些向你抱怨的人,说着说着就开始进入“表演”状态,他们很投入的,他们需要你的同情,他们需要全世界的同情和“理解”;为了让你同情,为了让全世界同情,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扮演“一个其实更惨的角色”……演着演着,别人还没怎么样,自己先信了,不由自主地任由自己变成那个“更惨的角色”——你想成为一个“更惨的人”吗?开始抱怨就可以了,多简单!
珍爱生命,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我的努力如果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那它就是白费的;我的成果如果没有被别人接受,那它也就失去了价值。
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中不得不多出很多不必要的抱怨,因为你永远控制不了别人。
既然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那不妨把评价标准从别人身上拿回来。
你做事是因为这件事应该做,并且对自己有帮助,而不是只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
努力学习却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努力工作却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这些事情想想确实让人有些沮丧,但是如果长期为了获得“认可”而努力,多半会得不偿失。
把别人的认可当做额外赠送的。
我们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老师的认可只是额外赠送的。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领导的认可也是额外赠送的。
如果这能调整心态,想必很多不必要的纠结都会自然消失,你也能更加集中精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
一旦你真的开始记录抱怨次数时,就会自觉地减少抱怨,甚至完全停止抱怨。
这就像有些问题,在你发现它的那一刻,可能已经解决了一大半了。
当我们指责别人的时候,其实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这种感觉会让我们觉得:
别人做的都不好,只有我是对的。
并且我们希望别人能够知道这一点,于是就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来给别人听,或者干脆说给自己听,让自己觉得舒服一些。
但是这种优越感其实对我们并没有任何好处。
即便对方真的错了,也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是对的。况且,很多时候,只是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如果是亲近的人,与其抱怨不如请求他们的帮助,看看如何能够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即便不能,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共处,来缓和想要抱怨的情绪
说个我走出抱怨的绝招。抱怨就是纠结于对错,而忽视了出路。我笃信的原则就是:纠结于对错,活得纠结;探索出路,活得舒坦。
一个理性的人应该能够理解这个道理。
如果抱怨能够解决问题,那我估计一定是个抱怨的能手,但是既然它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省省力气,把注意力用在更重要的部分。
不论是时间还是精力,我们的资源都非常有限。
你在抱怨上每多花一份时间,就等于少了一份时间去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么当你和经常抱怨的人一起工作时,总会不自觉地开始消极地对待各种事情。
我们经常暴露在抱怨当中,会加强我们的消极思维,进而我们的行为也会产生适应那种负面感知的变化。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口味很像。
如果你长期吃一种食物,就会适应它,甚至对它产生依赖,饿的时候首先就会想起它。同样如果你长期抱怨,你的大脑也会适应它,以至于后来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第一个想到它。
适应能力强是好事,但是不能滥用这种能力,尤其不要给自己机会去适应那些消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