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与空间
一切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与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距离。如作画者与被画物体的空间距离,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被画对象本身前后的空间距离,被画主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我们可以利用物体的透视变化所产生的距离感来表现空间,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透视原理的运用。
关于透视
线性透视是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逐步确立起来的描绘物体、再现空间的线性透视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
这一透视法可分为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
1. 几何透视(线性透视、线条透视)
几何透视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按照灭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一个灭点)、成角透视(两个灭点)和斜透视(3个灭点)。
2. 空气透视(远近法)
空气透视是研究和表现空间距离对于物体的色彩及明显度所起的作用的科学。因为透视现象是远小近大,所以也叫“远近法”。
透视的形成
1. 透视是我们观察对象后,在画纸上表达出来的方法之一。它能使画面上的景物看起来有立体感。它显示景象的原理与人的眼睛或摄像机镜头是一样的。
2. 事实上我们平时绘画时已经不知不觉地使用透视的方法。例如远的对象我们会画得细小一点,而且越远越小。
3. 较近的物件也往往遮蔽了较远的物件,而较近的又显得较大。
4. 利用透视原理,我们可把对象画得更有远近的空间感觉,画面上的景物看起来会更真实,使人们看上去觉得真切自然。
透视的基本原则
1. 所有由近至远的线条都会集中到一点,称为“消失点”
2. 在透视环境中,所有物体都是越近的越大,越长或越高
3. 相对地,物体都是越远的显得越小,越短,越窄或越小。
几何透视法
产生于数学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表现之中,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技法。它主要借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1.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又称为一点透视。以立方体为例,在立方体的6个面中,当有一个面与画者的位置呈平行状态时,画者所看到的是该面产生的透视变化。由于透视的视觉上的变形,产生了近大远小的纵深感,也就有了消失点和透视线;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注意】:平行透视所产生的效果会给人严肃、庄重的感觉;缺点是比较呆板,并且与真实效果有一定的差距;在平行透视中正对作画者的将是一个平面。
2.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又称为两点透视,例如正方体的4个垂直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情况下,垂直方向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中间的较长,两边的较短,近长远短的效果符合透视规律,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注意】:在成角透视中,正对作画者的将是一条垂直线。
3. 斜透视
斜透视又称三点透视,是指正方体相对于画面、三组线均与画面成一定角度,三组线消失于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视角去观察正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注意】:三点透视多用于高层建筑的绘制,能够表现建筑的雄伟与气魄。在斜透视中,正对作画者的将是一个点。
空气透视法
空气透视法是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表现绘画中空间感的方法。它主要借助于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其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平面变化和繁简变化。
空间透视的原理就是近实远虚,利用这种透视关系可以突出画面的中心感和视觉焦点,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景深效果。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我是小申羊,我们下周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