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还没过半,大宝和小宝的朝夕相处就开始产生摩擦了。各种看对方不顺眼,各种言语挑衅,满满的青春期火药味。
下午在搏击课上,俩人又互相挑衅,影响了纪律。下了课,教练给他俩安排了“终极决斗”,要治治他俩。
中间还有个小插曲。教练问我同意不?我说护具全不,有护裆吗?教练说护裆只有一副,问我保大还是保小?晕……
大宝比小宝高二十公分,腿长和臂展远占优势,虽然只上了几次搏击课,但在小宝面前就是绝对力量。小宝仗着自己已经学了大半年,掌握了一些格斗技术,并不把哥哥放在眼里。在教练的指示下,俩宝越来越放得开,一边夹着喊叫。
看着兄弟俩互相拳打脚踢,一会儿又把对方抱摔在地,我心里五味杂陈,终于忍不住掩面哭起来。手心手背都是肉,谁挨了拳脚都痛在母心。
非要这样处理兄弟俩之间的矛盾吗?我开始怀疑自己了。转念又想想,老母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亲子沟通,虽然能解决亲子关系的问题,但对孩子与其他人的关系上的引导也是有限的。说到底,那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和相处原则。与其这样兄弟俩维持焦灼的现状,不如用今天的方法来试试吧。我劝慰自己,擦干眼泪,忍者心痛,继续观战。
前两回合,哥俩一人胜了一局。第三局分胜负,教练说输了的那个要和教练再PK一次。预料之中,小宝在拼尽全力中开始抽泣,终于输掉最后一局。大宝摘掉护具,满头大汗,心情复杂地看着我。小宝呆呆地站在擂台中央,教练戴上拳套和护腿站在他面前。对战开始了,一个比哥哥更高大威猛、有实力的人站在面前,小宝不敢动手。教练命令他,小宝朝教练的肚子上象征性地打了两拳,教练开始还击了,虽然明显收着力气,但估计小宝也会感受到力量和疼吧。
终于结束了。我长舒了口气。
兄弟俩没有赢了的亢奋,也没有输了的愤怒。两人没有对视,也没有沟通。老母亲也很纠结,不知道在此时此刻该不该做积极的沟通,最后还是决定先让孩子自己好好把这个过程和感受体会、吸收一下吧。
教练说,大宝PK时一直留着情面,也有忍耐和胆怯;小宝夹在胆怯和勇猛之间,认不清自己和对方的实力,高低不成。
教练想通过这一次力量悬殊的“决斗”,让哥哥找到自信,然后明白一个拥有绝对实力的人,不该也该不屑与弱者PK;想让弟弟不要膨胀,保持理智,认清现实,勇敢不等于自不量力。老母亲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让他俩“决斗”一次,以后关系能变好些。
但也许,我们都想多了。这也许就是一次单纯的人生经历而已,宝贵与否,收获多少,都在乎于他们自己的思考。但这种积极的经历,总比没有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