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脆弱?
脆弱因为冲击而受损,反脆弱则因为冲击而受益。例如政客等公众人物是脆弱的,但艺术家是反脆弱的;一个六级越考越低的人是脆弱的,但也有人六级能够一次次越考越高,他就是反脆弱的。在自然进化中筛选下来的生物也是反脆弱的。
强韧并非脆弱的反义词,玻璃是脆弱的,钢板是强韧的,但它们在一次次冲击中都会受到磨损,其实他们的性质是一样的。
塔勒布发现,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事物都是没有被命名的。比如很多类颜色,很多菜的味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只能说一个相近颜色的名字和好好吃等描述。
如何判断一件事物是脆弱还是反脆弱的呢?
可以拿这四个特征作为参考标准。
1.它是不是一个有机体。
2.这个事物是不是过于精密复杂。
3.有没有冗余备份。
4.是不是处在有波动性的环境中。
反脆弱欢迎随机性,拥抱随机性,利用随机性,脆弱的东西则害怕随机性和变化,希望一切稳固不变。
�人的骨骼在压力之下骨密度会增加,人的能力也是如此。
工作模式建议采取杠铃策略,一个方面极为稳定,另一个方面则极具冒险性。
比如理财,把90%的资金放在比较安全,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项目上,而还有10%的资金可以放在风险特别高的项目上。这会形成一种特别有利的不对称性,即可能损失有限,但可能收益会非常高。
要学会规避毁灭性风险。
通过一主一副的方式来做事。
自由探索策略
我们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最好融入跟这个领域内的主流范式无关的研究尝试,即便这样做看起来有些傻里傻气。
因为理论只是对过去的解释,并不能严丝合缝的应用到目前的现实中,我们不应该从理论中自上而下的研究,而应该在现实中不断试错改进,找出收益最大的方式。
理论是脆弱的,很容易被证伪,被淘汰,而实践可以被不断修正,通过失败变得更好,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具有反脆弱的性质。
这个过程具有自由探索的性质,但严格来说,塔勒布的自由探索包括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每一种探索付出的代价和可能性风险损失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第二,在各种自由探索中,有一定比例的探索是可能获得超级高的收益的。
第三,自由的意思是,每一件事都是可自由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放弃当下正在做的事,去做别的事。
错误成本低,潜在收益大,并且我们可以做出各种不同的尝试,这就是自由探索。也就是“正面黑天鹅”事件。
但我们虽有这个选择权,可使用的人恐怕并不多。比如我问你,你最近一年做的事,有哪些事之前从没做过?这些事中,哪些是具有有利不对称性的?
是不是说不出几句话了?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四类心理因素:
1.停留在舒适区的心理惰性。
2.宿命论的心态。
3.对随机性的恐惧(但随机性其实是好东西,正因为随机,我们才有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如果一切已经固定化,那么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4.故事直觉或者叙事谬误。人的系统1里有一个自动联想功能,能把碎片化的信息组合成一个故事,比如你心中对自己的设定,但其实你的设定只是你自己构建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数可能。
有点困,明天再写
无戒365训练营极限挑战第1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