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何
水浒传里的一些情节,今天看来有点匪夷所思。杨志押送生辰纲一节,便属其中之一。
依照今天的地理常识,从大名前往开封,只需南下经过河南濮阳新乡等地,一过黄河就到了,只有大约180公里的路程。
但是杨志的路线,是出了大名县径直朝东南走,大约走103公里,就到了郓城境内,也就是晁盖他们劫生辰纲的地方所在。然后再从此处走173公里,才能到达开封。整整多出一半距离来!
放着直线不走,偏偏舍近求远走一个对折线,难道杨志是个大路痴?抑或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个地理盲?
这两种说法肯定都不靠谱。杨志是军官出身,他要是路痴,怎么能带兵打仗?而古代的文化人,哪一个不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说施耐庵是地理盲,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既然这是个地理问题,不妨还是从地理层面找原因吧。
书中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里,杨志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
等等,杨志竟然说没有水路,那横亘在河北与河南之间的那条黄河哪儿去了?差翅膀飞了?
杨志不可能不知道黄河,但他也不可能在上司梁中书面前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此看来,竟然真的是不用过黄河。黄河哪儿去了?
在此需要说明一个地理常识,包括北宋在内,以往历代的黄河,还没有流经开封,黄河流到郑州一带之后,朝东北方向去了。所以,开封城在北宋时期,还看不到黄河。
如此一来,杨志没有水路的说法是靠谱的,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他从旱路走直线距离。然而杨志还是走了对折线,在这中间捣鬼的,实则还是黄河。
虚构的小说里,从来都隐藏着真实的历史。这就需要扒一扒真实的历史上,北宋时期的黄河,到底是怎样的了。
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下游曾经26次改道。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大平原上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下夺淮进入黄海,滔滔汹涌,来回流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沙碛、古迹、荒凉。——《环境文学选·江河咏叹调》作者徐刚
我们来看一个自西汉至北宋时期,黄河决口改道的年数资料:
两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间为15年。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至589年间为9年。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至960年间为39年。
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为66年。
从以上的资料不难看出,北宋一朝黄河泛滥的年份,几乎是以往七百多年的总和!
历代黄河故道
北宋期间,黄河的灾害大大超越前代,由于北宋的京城开封就处于黄河下游,所以历代北宋皇帝对黄河水患的治理都尽心尽力。
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黄河在澶州(河南濮阳)横陇埽决口后形成了新的河道。宋朝人称为“横陇故道”。欧阳修有记载说“横陇既决,水流就下,十余年间,河未为患”。这条河道,穿过河南之后,从东北方山东入海了。
一开始这条新的河道还算顺畅,然而黄河泥沙居多,若不勤于疏通,不久河道就会淤塞。果然七年之后,也就是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1年,黄河又从澶州商胡埽决口。这次决口后,黄河水一路向北而去了。
又过了十年,公元1051年,向北流的黄河再次决口。第二年,新冲出的河道淤塞不畅,又有重新决堤改道的风险。这时候宋仁宗还在位,他召集群臣商议治河之策。是顺其自然让黄河往北流呢,还是恢复到原来的横陇故道让黄河往东流。
当时的河北转运使李仲昌提议堵塞商胡北流河道,回复横陇故道。不过这提议遭到了欧阳修的反对。他认为横陇故道已经淤塞20多年,这条河道难以恢复。然而,恢复横陇故道的建议却被宋仁宗采纳。实施的结果正如欧阳修所料,引黄河水入横陇故道的当晚,即由于水流宣泄不及而决口,河北数千里地一片汪洋,人民死伤无数。横陇故道的回复以失败而告终。
此后的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关于北流还是东流之争一直不断。堵了决、决了修,反复进行。一条黄河,搞得北宋政府心力交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黄河水在北宋最后一次回复成东流不到五年,再一次决堤。洪水滔滔,重新冲出一条河道,向北而去。从此之后一直到北宋灭亡,黄河的河道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公元1117年,北流的黄河水在河北境内多地大决口,淹死一百多万人。这正是政和八年,宋徽宗在位的时候。
黄河水决口之地,滔滔洪水过后,泥沙淤积,土地变得贫瘠且盐碱化,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黄泛区。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庄稼减产粮食断绝,赤地千里,这时候盗贼能不蜂拥而起吗?大名府到开封的中间这地段,终北宋一朝,一直是黄泛区。
由此推测,杨志从山东走远路,正是为了绕开这一两百公里的黄泛区!
首先,蔡京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十五,正是北方雨季发洪水的季节,这时候带着沉重的财货从黄泛区过,一旦决口遇到洪水,在千里平原上没有可躲避的高地,连人带财物都会被冲得无影无踪。
再者,杨志也说过“途中盗贼又多”,而这片黄泛区更是重灾区,带着十万贯财货从这里过路,还不是往枪口上撞嘛!综合这两点,杨志选择了绕路走,但他没想到避开黄泛区又踏入了“雷区”。
时也。
命也。
现在我们已经感受不到滔滔洪水之后的可怕灾景,我们可以轻描淡写的说一句,施耐庵安排此情节是为了照顾故事大纲。
杨志不一定存在,但那大片的黄泛区,那片土地上的百姓,却始终在历史的长河里漂浮。英雄是横贯理想和现实的一道长虹,彰显他们,才能告慰历史褶皱里的无名者。
这一点,施耐庵完全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