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押送生辰纲从山东走,竟是为了绕开黄泛区

文|金何

水浒传里的一些情节,今天看来有点匪夷所思。杨志押送生辰纲一节,便属其中之一。

依照今天的地理常识,从大名前往开封,只需南下经过河南濮阳新乡等地,一过黄河就到了,只有大约180公里的路程。

但是杨志的路线,是出了大名县径直朝东南走,大约走103公里,就到了郓城境内,也就是晁盖他们劫生辰纲的地方所在。然后再从此处走173公里,才能到达开封。整整多出一半距离来!


放着直线不走,偏偏舍近求远走一个对折线,难道杨志是个大路痴?抑或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个地理盲?

这两种说法肯定都不靠谱。杨志是军官出身,他要是路痴,怎么能带兵打仗?而古代的文化人,哪一个不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说施耐庵是地理盲,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既然这是个地理问题,不妨还是从地理层面找原因吧。

书中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里,杨志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

等等,杨志竟然说没有水路,那横亘在河北与河南之间的那条黄河哪儿去了?差翅膀飞了?

杨志不可能不知道黄河,但他也不可能在上司梁中书面前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此看来,竟然真的是不用过黄河。黄河哪儿去了?

在此需要说明一个地理常识,包括北宋在内,以往历代的黄河,还没有流经开封,黄河流到郑州一带之后,朝东北方向去了。所以,开封城在北宋时期,还看不到黄河。

如此一来,杨志没有水路的说法是靠谱的,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他从旱路走直线距离。然而杨志还是走了对折线,在这中间捣鬼的,实则还是黄河。

虚构的小说里,从来都隐藏着真实的历史。这就需要扒一扒真实的历史上,北宋时期的黄河,到底是怎样的了。

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下游曾经26次改道。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大平原上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下夺淮进入黄海,滔滔汹涌,来回流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沙碛、古迹、荒凉。——《环境文学选·江河咏叹调》作者徐刚

我们来看一个自西汉至北宋时期,黄河决口改道的年数资料:

两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间为15年。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至589年间为9年。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至960年间为39年。

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为66年。

从以上的资料不难看出,北宋一朝黄河泛滥的年份,几乎是以往七百多年的总和!


历代黄河故道

北宋期间,黄河的灾害大大超越前代,由于北宋的京城开封就处于黄河下游,所以历代北宋皇帝对黄河水患的治理都尽心尽力。

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黄河在澶州(河南濮阳)横陇埽决口后形成了新的河道。宋朝人称为“横陇故道”。欧阳修有记载说“横陇既决,水流就下,十余年间,河未为患”。这条河道,穿过河南之后,从东北方山东入海了。

一开始这条新的河道还算顺畅,然而黄河泥沙居多,若不勤于疏通,不久河道就会淤塞。果然七年之后,也就是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1年,黄河又从澶州商胡埽决口。这次决口后,黄河水一路向北而去了。

又过了十年,公元1051年,向北流的黄河再次决口。第二年,新冲出的河道淤塞不畅,又有重新决堤改道的风险。这时候宋仁宗还在位,他召集群臣商议治河之策。是顺其自然让黄河往北流呢,还是恢复到原来的横陇故道让黄河往东流。

当时的河北转运使李仲昌提议堵塞商胡北流河道,回复横陇故道。不过这提议遭到了欧阳修的反对。他认为横陇故道已经淤塞20多年,这条河道难以恢复。然而,恢复横陇故道的建议却被宋仁宗采纳。实施的结果正如欧阳修所料,引黄河水入横陇故道的当晚,即由于水流宣泄不及而决口,河北数千里地一片汪洋,人民死伤无数。横陇故道的回复以失败而告终。

此后的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关于北流还是东流之争一直不断。堵了决、决了修,反复进行。一条黄河,搞得北宋政府心力交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黄河水在北宋最后一次回复成东流不到五年,再一次决堤。洪水滔滔,重新冲出一条河道,向北而去。从此之后一直到北宋灭亡,黄河的河道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公元1117年,北流的黄河水在河北境内多地大决口,淹死一百多万人。这正是政和八年,宋徽宗在位的时候。

黄河水决口之地,滔滔洪水过后,泥沙淤积,土地变得贫瘠且盐碱化,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黄泛区。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庄稼减产粮食断绝,赤地千里,这时候盗贼能不蜂拥而起吗?大名府到开封的中间这地段,终北宋一朝,一直是黄泛区。

由此推测,杨志从山东走远路,正是为了绕开这一两百公里的黄泛区!

首先,蔡京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十五,正是北方雨季发洪水的季节,这时候带着沉重的财货从黄泛区过,一旦决口遇到洪水,在千里平原上没有可躲避的高地,连人带财物都会被冲得无影无踪。

再者,杨志也说过“途中盗贼又多”,而这片黄泛区更是重灾区,带着十万贯财货从这里过路,还不是往枪口上撞嘛!综合这两点,杨志选择了绕路走,但他没想到避开黄泛区又踏入了“雷区”。

时也。

命也。

现在我们已经感受不到滔滔洪水之后的可怕灾景,我们可以轻描淡写的说一句,施耐庵安排此情节是为了照顾故事大纲。

杨志不一定存在,但那大片的黄泛区,那片土地上的百姓,却始终在历史的长河里漂浮。英雄是横贯理想和现实的一道长虹,彰显他们,才能告慰历史褶皱里的无名者。

这一点,施耐庵完全懂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刚刚过去的两个星期跟着老师去外地做调研实在是没时间写作业,上周作业就没写啦。本周的是写了文章的能按点交的但是不知道...
    盛云阅读 322评论 4 3
  • 愚翁本是远山来,徒有诗心少咏材。 凑得乡村调侃句,编成市井戏说材。 弹琴乱舞难成曲,醉酒狂吟易错牌。 肚内空空常进...
    艾思阅读 522评论 0 3
  • sysstat 是 Linux 系统中的常用工具包。它的主要用途是观察服务负载,比如CPU和内存的占用率、网络的使...
    StarShift阅读 59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