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咖啡馆有一大好处,是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按照本性,这本不是让我欣喜的事(说好是安静的美男纸啊)。
但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对心理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忽然之间,可以与各种各样人的交流,成了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人与人是如此不同,这种差异如何描绘都不过分。但至少在一点上,大家又是如此相同:
我们都不够了解自己,我们迷茫而不知所措。
因为好奇,我帮很多人做过性格测评,最近帮少部分朋友做过抑郁相关测评。然而说到底,这些只不过是基于统计学的数学结果。就像很多人问我的:
拿到这个结果,然并卵?
每当此时,我就真的、真的、真的有些无能为力了。
很多事情,外人终究无法强行提供帮助。就像一颗鸡蛋,从内打开才是生命,从外面打开,就只是蛋黄。
所以,这里自我剖析一篇,试图说明一下,如何利用基于统计学的测评结果,走上向内的探寻之路。
性格测评篇
这里,就3点最为极端的特质进行反思,而一旦这样做之后,我瞬间有一种感觉:原来自己在整个童年和青年时代,都在一面被性格特质摆布,一面与性格特质抗争。
1. 社交欲望极低
内向,我感觉这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至少从我有记忆开始,就对自我有一个基本的印象:腼腆、不爱说话。仔细回想起来,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这始终是我内心深处挣扎的焦点问题。
尽管从未对任何人表露过,我心中一直对社交影响值很高的同学充满崇拜。为此,我在诸多方面进行过努力:担任班干、去学生会竞选、参加舞台表演、结实各种各样的人。最极端的时候,我专门买了些教人与陌生人搭讪的书,在火车上和各种各样的人练习。
这些确实锻炼了我的沟通技巧,但在提升交流欲望方面,毫无效果。我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到想与陌生人打招呼、搭讪、鼓动他人、更不用提成为领导者。
在这个点上,我屡战屡败。我渐渐感觉,这也许是我此生都很难跨过的坎,因此选择了接受。我认为这并不是自我放弃,而是基于以下几点的综合决策:
1. 改变这一点太难了,而且主动社交令我太难受;
2. 我找到了另外的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并以此构建个人吸引力,通过被动社交完成那些原本需要主动社交才能完成的任务。
3. 谨慎选择工作,避免进入需要大量主动社交的领域。
做到这三点,现在的我基本得到了内在的平衡。我把原本社交忧虑的时间,都放在了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令我快速成长,从其他领域取得突破。
当然,这也许只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势必还需要与它作一场殊死搏斗。
2. 谨慎指数过高
我一直以为这是优点。
确实,在漫长的学生生涯,那个需要靠成绩证明自己的时代,这让我如鱼得水。尽管成绩一直不算顶尖,但我的优势在于异常稳定;再加上遵守规矩、注重细节、从不掉链子,我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直至最近一段时间,我才渐渐意识到,它同样限制了我的发展。作为一个小小的创业者,过于谨慎和保守,让我失去了太多的机会,限制了自我的发展。
鉴于我已经选择了这个行业,我无法再视若无物。事实上,自从创业以来,我主要的心理能量,都被用在了与“保守谨慎”思维模式的斗争上。靠着理性的认知,我常常跳出自我,先把自己扔到半空,再逼迫自己在下坠的过程中考虑问题。
这样做的效果是,失败的概率高了、打脸的次数多了,但抓住了更多的机会。其实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一次次的体验中,能明显感觉到所谓“认知”,在从理念层面,向肉体层面渗透:另一条思维的通路在被建造、相关的神经元在被连接、说话和做事的习惯在被改变。
3. 支持性过强
支持性太强,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同理性强、在意别人的意见、会照顾人、责任心强...
因此,我一直以来是个容易交往、考虑周到、让人放心的好学生,任何人把事情交给我,我总不会掉链子,甚至一些本不该我做的事情,也会因为莫名其妙的责任心,冲上去插一手。
等等,这难到不是优点么?
话说我也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直到近两年,才发现这种特质一方面在用“好人”的标签给我安慰,一方面在创业的路上阻碍我前行。我渐渐明白,为什么多数的创业者,都有一种“一意孤行的偏执”、一种“不在乎任何人看法的自大”。
做事,尤其是做反传统的、创新的,或者仅仅是不太循规蹈矩的事情,都需要克服巨大的社会阻力。在某些时候,你需要与全世界做斗争。如果抱着老好人的招牌不放,很难想象如何能够踏出第一步,又如何能够跨越重重险阻到达彼岸。
我在有意识地把自己从“无私”向“自我”调节。我在学习拒绝人、学习逼迫人、学习直言相对、学习边听取意见边一意孤行。我不再试图讨好所有人,并能够选择性地忽视无益的负面评价,我在变得越来越自我。
如果认真地反思,有关性格测评的部分,还有太多细节可以探讨。碍于篇幅,止言于此。
抑郁测评篇
这是仔细阅读完《人格心理学》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一些已有自评量表,测试了几个自认为与抑郁有关的方面。
不做过多的基础介绍了,直接分析自我测试结果。
情绪强度:0.1;中值:0.28;结果:极低
痛苦表露:0.2;中值:0.47;结果:极低
情绪强度:代表个人情绪的波动程度。
痛苦表露:代表一个人想要倾诉自己痛苦的欲望。
这两个指数有一定的关联,放在一起讲。
我也帮一些很好的朋友做过这项测试,就这两项指数而言,我是最低的,而且远低于其他人。也许,这是我人格独特性的一个显著方面。
值得一说的是,在若干年前,我并非如此。那时的我,也会有暴怒、不平衡、想不开而郁郁寡欢的时候。但自从读了比较多的书,渐渐拥有了更为深远的视角,尝试理解着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才想通一些。
尤其是接触到佛学后,它在底层翻修了我的世界观,让我认清因果、因缘,理解放舍、慈悲。我以切身可以感觉到的速度,提升着对贪嗔欲念的觉察力,并学会利用一整套方法疏导恶念。因此,极端情绪渐渐远离,平静安乐取而代之。
再说痛苦表露。
情绪强度低,自然情绪表露的欲求随之降低,这是其一。
其二,事实上我一直在表露,只不过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写作。写作的过程,绝不是把思维变成语言这么简单,它是非常具象的二次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思想被整理、情绪被表达,令人感到完满。额外痛苦表达的需求因此减少。
个人同一感:7.0;中值:6.6;结果:高于中值。
个人同一感:人对自己唯一性的认识,以及从过去到想象中未来的连续感。通俗地讲,如果缺少个人同一感,会不清楚自己是谁,不清楚要做什么,不能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迷茫。
个人同一感,应当与个人目前的状况有很大关联。从自评试题来看,如果在两年前,我的自评分数应当会低很多。那时的我过于纠结,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摇摆不定,不清楚自己将要会过怎样的生活、成为怎样的人。
对于成年人而言,影响个人同一性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1. 事业与人生意义的结合是否完成;
2. 稳定的家庭亲密关系是否完成。
尽管在经济上捉襟见肘,但幸运的是,我在这两点上貌似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在为了更好的前景而努力。这样,尽管有压力、尽管劳累,但犹豫以及因为犹豫而衍生的焦虑,已经基本被排除在外。
对于青年和中年人而言,这两个坎是如此重要。它是有关我们后半生人生价值源泉问题,不能够不提前规划、慎重对待。
控制点:7.7;中值:7.2;结果:高于中值
控制点:觉得自己能够控制结果(内控者,此项得分高),还是觉得自己无法左右外力(外控者,此项得分低)?
你很容易将内控者和外控者区别出来。例如,在生活中遇到同一件事情,有的人寻找自己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下次做得更好。而有的人,习惯将问题导向外在,认为是运气、环境、其他人的问题。
从心理学上来讲,统计结果表明,内控的人工作更努力,成就更多,也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外控的人遇到挫折容易放弃,并轻易下结论说自己无力改变困局,很容易被环境左右。
从图中可以看到,我的控制点略高于中值,属于内控者。这体现在生活中,我是一个从不抱怨的人,遇到事情总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但另一方面,我又有比较严重的宿命论调,认为一切皆有定数,甚至始终怀疑个人意志不过是一种错觉。我喜欢说随缘,有时偏爱随遇而安,不爱强求。
所以我尽管内控,但内控值不高。如果从商业角度考虑,这是阻碍我获得较高个人成就的瓶颈。但从生活角度来讲,这又会让我比较知足,幸福感会比较强。
这很矛盾,却又合理。有趣有趣。
过度分享:2;中值:5.1;结果:极低。
过度分享:你自己的价值感来自于自我(此项得分低),还是来自于别人的评价(此项得分高)。
过度共享得分很低的人,会过于自我,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不在意他人的看法。过得共享得分很高的人,会根据他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自己的个人价值,因此自我价值感脆弱,容易受到自己无法控制事件的伤害。
本没想到自己得分会这么低,这也许是被逼的吧。因为如果不学会屏蔽大部分的反对意见,也根本走不到这一步。开店的一点一滴,毫无疑问对我的改变是巨大的。
社交焦虑:7;中值:5;结果:焦虑较高。
之前在性格分析部分已经说了,我确实比较排斥主动社交。这里不再重复。
值得一说的是,即使开店这么久,感觉自己在与人交流时已经从容自然地多了。但我依然在自己身上发现很多社交焦虑的细节:
上下楼的时候,我总是下意识地排斥与人共乘电梯;
遇到半生不熟的人,下意识地低下头走过,不愿主动打招呼;
不喜欢与人对视;
即使和熟人交流,下意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动作,像玩手机、玩电脑、玩笔、玩戒指,否则会非常难受。
但好在,我是一个控制点得分高、过度分享得分低的人,我的价值点并不建立在与人的社交,因此,这并未对我的身心造成太大的影响。
综合抑郁指数:0.2;轻度抑郁界限:0.37;结果:正常。
一个人抑郁与否,取决于非常多的原因,像是:
情绪过于敏感,却不爱表达:通常这会导致情绪郁结难以疏通;
过度分享严重,却有社交障碍:人的全部价值感建立在外在,却得不到良好的社交关系;
同一感过低:找不到自我的定位,迷茫,感觉生活完全没有意义;
控制点过低:把所有责任推卸到外在,却又无力改变现实,个人充满负能量,甚至悲观厌世。
以及更多不为人知的因素。
小结:
写得有些累,这篇就到这里吧。希望可以帮助做过测评的朋友更好地利用数据。
至于接下来能否自我认知、自己成长,就只能看每个人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