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十岁的外甥从厦门回来,中途在我这停留了两天。
某天晚上,他对我说:“小姨,陪我打两局游戏吧?”
“什么游戏?”
从小到大,我玩得最多的就是4399小游戏,“森林冰火人”至今还是我的最爱,至于其他大众都喜欢的游戏,我一个也没玩过。
“王者或吃鸡你随便选一个。”
“可我都不会诶。”
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外甥显然是不相信的。
“你别想骗我,现在年轻一点的(人)谁不玩游戏,不看抖音的。”
这句话让我有些惭愧,因为我确实是不玩游戏,也不刷抖音的“年轻人”。
在我再三强调后,外甥终于相信了,扔下一句:“我觉得你真的很没意思呀!”
被一个十岁的“批判”是一件很受打击的事情,虽然也知道他是无心或开玩笑的,但自己还是有种自己“落后”和“死沉”的感觉。
有时候也想试着去接触一些类似游戏这类新鲜的东西的,因为当一堆人聚在一起讨论段位和装备的时候,你一个人哑口无言的样子,其实挺滑稽的。
但每次打开过后,随其而来的不是激情和兴奋,而是瞌睡和头疼。
当你对一样东西不感兴趣,刚开始假装得再热情,最后都会露馅的,强撑又空心的感觉真的是太糟糕了,很轻易就会磨损掉先前全部的兴致。
02
“哎呀,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无趣的人呢。”好几次我都跟朋友吐槽,他们都觉得很惊讶。
“啊,我觉得你挺有趣的呀。”
从朋友口中的有趣,其实不过只是聊得来的意思,我知道是真实的。不过,这种有趣是对内的,一旦我们没有共同囊括的边界,两人的对谈便会杳然无味。大多数时候面对大多数人,我还是一种无趣的状态呀。
从小到大经常遇见的情况就是,一大堆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说着,可轮到自己说话的时候就冷场。
“诶,你知不知道某某明显的小号曝光了。”
“啊,我不知道呢。”
“最近热播剧的剧情真够狗血的。”
“嗯……我没看呢。”
……
上大学那会儿,空闲时间,其他三个人要么是追剧,要么追星,要么打游戏,而我呢大多数的状态,就是窝在自己的小床上写文字或者看书。
好在各自都宽容,对彼此选择的生活方式都表示尊重。
很多时候她们谈论时尚娱乐都会直接把我跳开,因为觉得我一定不会知道。刚开始还会很受挫,觉得被忽视了,后来就习以为常了。因为大多数时候,自己确实是不知道,而我也不想去参与这些娱乐的讨论。
我现在很庆幸,自己选择的是沉默和倾听的方式,而不是假装知道地去和她们“热火朝天”的讨论。
如果是这样,我大概会失去属于“自己”珍贵的那一部分。
虽然有时候真的挺怀疑自己是95后的人,这个年纪本该是一个年轻又炽烈,追求的应该是轻松诙谐的乐趣,而我却硬生生地把自己塑成了沉闷又安静的模样。
真的,我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很无趣,我也想去很轻松容易地去接住别人口中的梗,我也试着去挖掘某某明星背后有意思的趣闻,我努力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死板,说话也能幽默风趣,最好是时不时可以冒出两个段子的人。
可问题是,我其实真的是一个蛮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切让我不舒服的行为,我都不想强迫自己去做。
我呀,我就是一个知道自己特别无趣,又不愿意改正的人。
03
我的生活其实特别单调,单调得像一汪清池,就算用力投掷几颗石子,都很难掀起波澜的那种。
每天的生活都能在前一天安排出来,无非就是看看书,写写文字,偶尔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然后试着做一些好吃的食物,做做运动。
上班过后,生活更是单调,很多时候因为懒得出去买,所以选择自己在家里面动手做。
朋友经常调侃我:“你这样我怕是要一直一个人下去呀。”
说实话,以前特别怕一个人,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觉得自己是被落单或嫌弃的那个人。
所以,有段时间当别人说出什么的时候,我都会努力去迎合,哪怕自己只是一知半解,都要讲得很华丽的那种,使劲去融进别人的话题圈,就好像一只充气娃娃,别人看起来鼓鼓的,其实里面空得不行。
我相信,如果我能讲几个好笑的段子又能写一手好的文章,这样的我在别人眼里,一定是无比有趣的。至少别人会觉得我有很多个立体面,是一个有很多值得去挖掘的点,会多出一些狡黠和愉悦的。
我曾经想过做一个多面涉及的有趣达人,就是那种能和别人聊诗词歌赋,也能随手拈起几个地皮笑话,天文地理、娱乐八卦、生物科学都能信手拈来。
可现实是,我既端不起优雅,又无从放下拘束,就是一个很平的人,平得看不出什么棱角,平得让人觉得无趣的人。
我就是那个不喜欢打游戏,又不时髦,看不懂《时间简史》,啃不下《生物简史》的人,只能读一读浅显易懂的“薄书”,没意思又无趣,但我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拥有自己的小确幸,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我所有的“平”和“俗”,现在自己都能去和它们相处得很好。
04
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现在所有人都在提及“做一个有趣的人”,只是什么才算有趣呢?说不上来吧。
“有趣”成了一种标签,所有人都趋之若鹜地往前赶,往前凑,深怕自己贴不上这个标签,那得多丢脸。
越长大我越不想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了,因为那样太压抑了,我就想活成一个又俗又懒,过着自己认为还ok的日子,有点烟火气,但火药味又不要太足的生活。
人的成长应该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以前是觉得一定要活得让人羡慕,不能辜负别人的期待,所以很多东西都自己扛着,然后闷头往前冲,绞尽脑汁地想做个有出息的人。因为老师喜欢积极的学生,所以上课时拼命举手,因为同学喜欢开朗的人,所以每天都装得有很多新鲜玩意,因为喜欢的人喜欢某个品牌,所以也逼着自己去喜欢。
后来发现这样真的太累了,经常有种让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错觉,多维度的自己确实是色彩斑斓,但折射出来的光,刺痛的却是自己的眼睛。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真正的通透,是懂得如何解绑自己,不要什么炙热和期许都往自己身上背,有趣也好,无趣也罢,自己觉得舒服、满足就好。不平凡固然珍贵,不过那些平凡的,更珍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