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命运在自身的秘密和秩序中,不可言说。——题记
今天晴。昨晚深夜我突然左脚抽筋疼痛难忍不能自已,原本今天要去看医生,后来想想不妨先求求神仙,这是因为岁数越大,钙质越少,人也越迷信。更何况朋友的话可以入药,讲一讲,心宽了,腿脚也利索了。当然,平时还要坚持多晒晒,一方面吸收能量,一方面可促进钙质吸收。朋友说工作和写作都不必太辛苦,要学会快乐地生活。其实我觉得自己蛮快乐的,想干啥就干啥,想好了就干,干好了就成了,一点也不怕辛苦,还很开心。席间言及猫,它的灵性与善变。于是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我是猫》,这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小说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金田老爷是靠高利贷起家的、“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大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产。他的“堂皇富丽的公馆”,与苦沙弥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鲜明对比。他发财致富的“秘诀”是“要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把鼻子、眼睛都盯在钞票上”,“只要能赚钱,什么事也干得出来”,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金田依仗自己的财势,成为社会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财大气粗,仗势压人。主人公苦沙弥安贫、正直,教书十年与他素不相识,只是慢待了他的老婆,他便兴师动众三番四次进行打击,致使苦沙弥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买通的落云馆的顽童搞得苦沙弥坐卧不宁,他却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家伙……不久将来,总会投降的呢。”一副奸诈、凶狠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了。所以,连“猫”也觉得金田是“最坏的人类”。
有人说“这是一本非常酸的书”,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读者,他直接将作者笔下的猫看成是一个人,甚至就是作者自己。于是“酸”这个词就特别的自然了。里面有很多经典名句,比如:“奔波的人难免辛苦。就算辛苦,也比原地踏步的人吃得开。”,比如:“早晨驻守盛热饭的木桶之上,晚上不离暖炉旁边,晴天的时候嘛,当然是趴在走廊晒着太阳打盹,爱自己才最舒坦。 ” 谁也不知道一只猫是否能够思考,能否非常聪明。但我认为这不影响书里的一只猫的聪明,只要它的生活方式不至于让它成为猫族的叛徒,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否认它是一只猫。《我是猫》的主角是一只人畜无害,有点懒,有点可爱,有理想,有尊严的猫。如果在一个阴森的晚上,黑暗深处,有一双幽亮的眼睛正盯着我们,我们会感到可怕,因为我们不知道这双幽亮的眼睛的主人是何方神圣,我们对未知感到恐惧。但如果有人告诉我们,那只是一只猫,我们马上又会觉得自己有点可笑,竟然会对一只猫感到恐惧,然后对它不屑一顾。举这个例子不仅想表达人们对于猫的无知。更想借此说明,人丰富的情感,让人难以真正地理解很多事物,包括大自然创造的,以及人自己创造的。古人尽了很大的努力才逐渐地构建了理解自然的科学体系。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理解我们人类自己,但这并不顺利,因为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地改变,而不是永恒不变。
书中主人公以一只猫的身份,俯视着日本当时的社会,俯视着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同时发出种种嘲弄和讽刺。从猫的角度看待世间是有所不同的。人类总是认为自己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便总是有一种置身于高处,呼风唤雨的心态。那么,假设自己是一只猫,又怎么看人类呢?作品通过主人公的生活,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笔调和犀利的笔锋,描绘了一批惯于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的文人学士和势利小人,淋漓尽致地揭露和嘲讽了资本家、统治者,批判了金钱万能的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社会风气,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 其实猫都是很聪明的,它们能够明白太多东西了,虽然从来不苦思冥想地研究点什么,但只要懒洋洋地躺在檐廊、暖炉上就能够弄清楚。虽然不说点什么,也不写点什么,但懂得思考。非常了解身边的人,只不过很可惜的是,没办法跟人谈谈见解。猫眼看世界,是对人性的通透。书中那些太平盛世的逸民,尽管他们像丝瓜一样随风摇曳,却又装得超然物外,其实,他们既有凡心,又有贪欲。竞争之念、好强之心即使在他们的日常谈笑中,也隐约可见其端倪。在猫眼里,他们与那些被他们平时痛骂的俗骨凡胎本属一丘之貉,真是可悲极了。然而为什么夏目簌石会选择以猫为视角呢?也许只是因为作者喜欢猫,早就想写写这么一个题材。而之所以在文章中展现出某些意图,纯粹是因为猫纯净的视角太适合发表对人的意见了。又或者作者早就意识到想要反思社会、理解人类最好还是脱离人的视角。不管如何,作者两个方面都做到了,即刻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猫,也通过它表达了一些东西。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未来的命运在自身的秘密和秩序中,不可言说。”命运不可言说,爱情也是。估计大家初次知晓夏目漱石,是因为他说,最美的不是“I love you",而是”今晚的月色真美”,爱有千万种表达方式,我们可以不善表达,但是不可以不表达。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而不随意误解,是聆听者的本分。更何况,此刻我所说的表达与聆听,传递着一种清香的爱意。误解与不误解,又有什么关系呢?里面还有一些观点,比如, “说起来,人类总以为自己身强力壮,人人都那么妄自尊大。如果不出现个比人类更强大的生物来整治他们一下,他们还不知会无法无天到什么地步呢。”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时,看到这一句,决定要看下去。都说日本的作家大多对生活有些悲观,甚至也有自杀的。不过,读完这本书之后,总觉得夏目漱石是智者,看透了世间百态,并讽刺人类的愚昧。此外,以猫的角度来看待人类,也很新颖。其实,猫的这几句内心独白,我理解为一个谦虚而有学问对狂妄的人的看法。比如,“随着日渐获得人们的怜惜,我渐渐忘却自己是一只猫,不知不觉间,自我感觉与猫族渐行渐远,而与人类越走越近了。因此,眼下丝毫没有纠集猫族同类与两条腿的人决一雌雄的意图。”原本猫的初心是与人类一决高下,但慢慢生活舒适之后,忘却了当初的决心。或许从整本书看来,我这样的理解有些断章取义,但多多少少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记得在末章中,猫感慨道:死亡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命运,就算现在活蹦乱跳,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因此早早迎来终极命运也许是明智之选。然而猫的心思如啊,谁也无法真正知晓,这一切不过是作者的思想付诸猫的形态展现罢了。查阅夏目漱石的一生,很少有真正幸福的时光,当时的日本社会现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希望改变的,无力改变。于是,这只猫,从初初的懵然,到以嘲讽为日常,直至走向看破生死的状态。其实,循环往复,枯而复青,青而复枯的是我们;而就整个人类命运的海洋来说,它还是一如既往地依循着潮汐定律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