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生家庭 第一章 我的爷爷(3)

                                                                                                               

                                                                                                                                                                           ——冯琳荃

                                                                                    小米煎饼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如果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能学成手,当上抓药师傅,那是一个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非常羡慕的事情。

但是,爷爷的贵人卞老先生却对爷爷说,“抓药是技能,开药是本事。你只有学会给人看病开药,才能帮人解除病痛;你只有学会治病救人的本事,才能过上顿顿吃小米煎饼的日子。”

在卞老先生的开导下,爷爷放弃了一年能挣两石谷子薪酬,开始了他拜师学医的生活。

爷爷15岁那年,春节刚过,全家人就开始喜滋滋地忙着准备爷爷的拜师典礼。

正月十六这天,天刚亮,太爷爷就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腊肉干、白鳞鱼、大公鸡、白面馍馍等六样礼品,来到卞先生家送“投师贴”。

旧社会学医拜师称为“投师”,也叫“请业”,“投师贴”是表达拜师的愿望和诉求。

旧社会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所谓“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就是那时师徒关系的真实写照。

太爷爷把自己的小儿子交给卞先生时,就把儿子的命运前途,全都交付给了卞先生。

太爷爷深知,自己的儿子能拜卞先生为师,那是老天爷赏饭吃!是祖坟冒青烟啦!是老冯家几代人行善积德的福报!

他眼里含着感激的泪水,一边对着卞先生不停地作揖,一边颤抖着嘴唇说出心中唯一的愿望,“我和孩子他娘,就是想让孩子跟着您,能吃上小米煎饼!”

“小米煎饼”,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是奢侈品的代名词。顿顿吃“小米煎饼”,那是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山东人自古爱吃煎饼,而莱芜人对煎饼更是情有独钟。这种一年四季都以煎饼为主食的饮食习惯,其实,是由于长期以来,粮食极度匮乏所形成的。

在那个经济技术落后的年代,我们北方种植的粮食作物中,小麦的亩产量很低,为了养家糊口,农民只能选择多种植亩产量相对较高的地瓜、玉米、高粱、谷子等杂粮,杂粮除了产量较高外,还因为往杂粮里面掺糠掺菜比较容易,再加上杂粮饱腹感强,又不太好消化,所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杂粮比白面垫饥、抗饿。再者,同样是这些杂粮,掺上谷糠或者掺上棉花籽、玉米芯、地瓜秧、榆树皮等磨成的粉,如果摊成煎饼吃,要比蒸成窝窝头吃,口感好很多,这可能也算是那个时代粗粮细作的一个办法。

那时候,郭王石家家户户能揭开锅的标志,就是每天早上能摊一盆糊子的煎饼。可这盆煎饼糊子里的内容,却是千差万别。而最顶级的,最令人向往的就是小米磨成的煎饼糊子。

小米煎饼,是那个时代,郭王石人幸福生活的标志。

初到卞先生家学医,爷爷白天随先生一同到药铺坐堂,晚上就在家里抄药方子,背《汤头歌》《千经方》《伤寒》等中医古籍。爷爷非常刻苦,常常通宵达旦。卞先生又心疼又高兴,也更加耐心地、手把手地教。从临床的“望、闻、问、切”,到中药的“辩证、论证”,再到“古方、验方、秘方”全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先生教的耐心,徒弟学的刻苦,不到三年功夫,爷爷已经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常见病。遇到夜间急诊,爷爷就代为出诊,回家后把医案详细地记录下来,第二天再请先生指正。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五年的学徒期已满。办了谢师宴,喝了满师酒,卞先生也给出具了允许他独立行医的师承“满师牌”(相当于现在的行医准业证书的木质牌子)。但是,爷爷却没有离开先生另立门户,也没有离开卞先生的家,而是仍然伺候在卞先生身边,照顾老两口的衣食住行。一直到卞先生驾鹤西去,他才挂出自己的招牌,正式悬壶行医。

那年,爷爷22岁。

爷爷终于吃上了“小米煎饼”。并且在后来的十几年中,相继为父母和家人翻盖了住宅、购置了土地、甚至还买了一头大黄牛。

1946年底,作为解放区的莱芜县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主旨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

那时,我的爷爷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大夫,他认真学习我党的土改政策,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在土改运动的宣传发动期间,就主动将家中多余的土地捐献出去。

1947年5月份,定成分时,我们家定的是中农。是党和政府依靠的对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05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4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791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76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1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5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78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8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2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18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47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