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小时候,家里的大人都很忙。
老家的习俗,那些出了门的姑娘端午节都要回趟娘家的。所以每年再 忙,端午前后,妈妈都会带我回姥姥家。小时候无论到哪里的路感觉 都是那么远,坐在自行车上,走着坑坑洼洼的土路。遇上下雨天或者 下过雨会更辛苦。就这样,每次去姥姥家还是十分欢喜。现在想起来 ,并不是因为姥姥姥爷多么亲切,只是终于可以走一段距离,去看看 另一片天空下的田野。姥姥家在一个小村庄,泥泞的土地,院子的鸡 到处飞来跳去,留下稀稀拉拉的鸡屎。时不时听到姥姥“咕咕咕咕” 的叫鸡鸭们来吃食的声音。
姑奶奶每年端午也都会过来家里,带几个从集市上买的粽子,还有鸡 蛋和烧熟了的大蒜。这就算是过端午节了吧。爷爷很早很早之前就去 世了,奶奶当时已经有点老年痴呆的趋势,什么都不记得,有时候甚 至不认得我们,从姑奶奶的口中,一点一点拼凑着家里以前的样子, 爷爷的样子。姑奶奶很爱笑,矮矮的,满头的银发,一根黑的都没有 ,梳洗的很顺溜。以前的女人嫁的都不远,姑奶奶迈着小脚,隔三差 五的就来我们家里这边串门,跟我们说来看看她的老嫂子(我奶奶) 。多年后,再也听不到姑奶奶跟我们讲以前的故事了。关于爷爷奶奶 的事情,也变得越来越稀疏,越来越模糊。
对于北方乡下长大的小孩,起初是没有吃过粽子的。大概上小学的时 候,家里条件好一些,物质生活开始日渐丰富了,才有了对粽子的记 忆。黏黏的,蘸着白糖。入口的口感,现在都记得,也带来了极大的 满足感。有些里面有花生,红枣之类。那个时候不知道粽子还可以是 咸的,里面还可以出现蛋黄,肉......过去了的,永远都过去了。现在 再贵的粽子也不觉得很好吃了。
小时候,真的很喜欢吃粽子,一年也就那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