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类型小说是武侠,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最初喜欢的是,金庸所塑造侠士们的潇洒恣意、自由不羁。喜欢他们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英姿;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强大;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自在;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节操。后来发现,金庸武侠小说里面很多人物都没有那么理想化。金塑造了侠士群体特征,还写出了人性及种种局限,众多人物中间,我印象最深的是《天龙八部》里面的人物萧峰。
金庸的武侠小说的人物大多是一个少年,如何经历种种挫折和磨难,最终成为一个英雄,比如郭靖、如张无忌、如杨过,是关于成长的故事。但萧峰不同。萧峰一出场就是丐帮的帮主,一个威名赫赫的英雄,强大、坦荡、是非分明,是理想中的侠士。
杏子林事变,他被剥夺了身份,以前的价值尺度统统被打破,故事从此开始。他要追寻自己的身世真相,要找到自己的坐标,重新获得立于天地间的根本。
但他执意寻找自我的举动,一次次将他推入毁灭的深渊。他发现,他的父母在雁门关外为汉人害死,他反拜杀害父母的仇人为师,三十年来认别人为父为母。他一心要找的杀他养父母和恩父、陷他于种种不义的“大恶人”,到头来竟然是他的亲生父亲。他执意复仇,却失手打死了最爱的女子,亲手毁掉了自己唯一幸福的可能。
他是辽国人,被辽国囚禁,中原群豪为救他而来,他不忍眼睁睁瞧着他们一个个死于辽兵之手,但若相救,便公然与辽国为敌,成了叛国助敌的辽奸。
面对种种错位的现实和两难的境地,萧峰心中的痛苦、挣扎、迷惘,可想而知。最后,他以生命献祭,洗刷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也最终实现了英雄的终极价值。
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最后却落入如此境地,让人不禁唏嘘不已。是谁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是命运的捉弄,还是阴谋家的设计?都有吧,但最关键的或是人的偏见。小说里,人们是那么偏激、狭隘,小到门户之见,大到民族仇恨,把人扯来扯去,推到一个又一个深渊。其实,少林如何,逍遥派又如何?契丹如何,汉人又如何?
但细想,今天的我们,也许对象变了,但我们的偏见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