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连小学都快荒废的四川小村,
一群志愿者用这样一个建筑,
来留住云海中的温暖。
……
- 川西 蒲麦地野营基地 -
壮丽的云海,流动的云瀑,四望的群山……
这里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牛背山,宛如《国家地理杂志》的画风,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摄影、户外爱好者。
牛背山属二郎山分支,在这里,凡是你能想得到的四川名山——夹金山、四姑娘山、二郎山都能一览无余。“云海、日出、雪山、佛光、日落、星轨”是这里的六绝。
牛背山主峰海拔4000米,位于半山腰的蒲麦地村是旅行者们徒步上山的必经之地,也是到达山顶前最后一个村庄。这里的民居少有水泥小楼,依旧保持着原始素朴的山野乡村样貌。
从蒲麦地徒步上山大约4个小时登顶,为了保存体力,一般旅行者都会选择登顶牛背山之前在在这里停留一晚进行休整。
正如中国大部分的偏远村庄一样,村里更多的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很多村舍也是年久失修。因为生活条件差,没有老师愿意上山教书,村里的小学就要关闭了。
在公益组织工作的大雁带着伙伴们来到这里,他们想为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小村做点儿什么。大雁直觉地认定发展优质民宿带动旅游综合服务是蒲麦地村能留住人最好的出路。
就这样,大雁和小伙伴租下了村里独居老人三叔家房子十年的改造、使用权,清理了鸡窝、猪圈,建起了他们的“牛背山蒲麦地青年公益实践基地”,并开始规划对这套老房子的整修。
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如山屋顶
要有卫生间,要有浴室可以让登山者洗上热水澡,要有公共空间让村子里的人和外来的人进行交流……
对设计师来说,这个项目是他的职业经历中最特别的委托,委托人提的需求是非常实在的,但是这件事又充满了激情和梦想。
望着远山,这个设计师想,这里不仅仅需要个旅舍,它要成为蒲麦地村让为界关注到的桥梁。要足够特别,要印象深刻。
在改造中首先拆除了与原本建筑极不协调又有诸多安全隐患的“水泥盒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既可以避风挡雨,又可以遮阳纳凉的异形“檐棚”。
从一楼地面生长而起,衔接起二楼正房的屋檐和阁楼的房顶,而后在坝子的部分高高的耸起如同一个巨型的拱顶,罩住了这个建筑的气场,又毫不突兀地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
这个起伏的屋顶与背后的大山以及远方的云海之间存在着形式上的某种关联。
这个拱顶是当地与外界生活的“纽带”,它是是整个改造中最精彩的部分,但在当时,也是施工建设中最复杂、艰难的部分。
最初,希望通过传统的木头的隼牟结构来演绎这个结构,但是由于当地工艺和加工工期的限制不得不放弃了。
最后,转而更多的考虑“就地取材”和“当地人施工”,在建筑材料上也转而选择了四川当地盛产的慈竹所提炼而成的新型竹基纤维复合材料。
这种竹基纤维板,材料商之前并没有过异型加工的经验,用计算机的模型出图纸,在项目现场,设计师和工人、材料商一起,边实验、边加工、边优化设计、边建造。
铺瓦也是个学问,“最初我们希望是定制的一种S型的瓦,但最后我们用了当地现成的小青瓦。没想到的是,这种天然属于这里的东西,却最能表现出效果。”
因为和当地盖房的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地的村民还能参与到建设里,也给村民们增加了劳动收入。在劳动过程中,设计师、外乡人和当地人交流沟通,彼此了解。
因为当地处于地壳运动活跃带,设计团队还反复研究了结构的稳定性。“几个大梁是搭接在老的结构上起来,与底层石墙的结构相联接,顶部的杆件是为了让主体结构件相互支撑、这样主体结构非常稳固。”
牛背山最独特的风景——为它而来
建造完成后,这里成了牛背山最独特最醒目的标志。很多游客甚至是因为这个特别的青年客栈才知道了牛背山,来到了蒲麦地。
二楼都规划为公共空间。屋子用可以全部打开的钢架玻璃门与坝子联通。
外边是大家嬉戏玩耍的活动空间,里边就是住宿的接待区和这里的图书室、咖啡厅。
当地人劈好的木柴是家里必不可少的。设计师把这个元素运用到设计中,钢架玻璃门上摆放砍好的木材,要用就随手取下。现在,这些木头已经被驴友们当成了留言墙,变成另一种温暖。
原本废弃的阁楼现在变成住宿空间,设计师选择了用飘逸的纱幔进行装饰,半透的原始棉麻材质既创造了田园生活的拙朴诗意,也为居住者提供了柔软温暖的舒适感。
房子原本没有任何排污处理方式,设计师新建了明亮现代的厨卫空间。这里的卫生间是整个村子里唯一有抽水系统的,浴室里也都装有浴霸可以保暖。
这个客栈在城市里只能算是一个很普通的青旅,但对这个村子却意义深远。
义工来了,驴友来了,与村民们像一家人一样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这个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闭塞村子,现在他们有了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连孩子都可以在这里和外边来的客人交流、游戏。
未来,这里将有居住体验更好的精品酒店,这里也将正式建立牛背山风景区。一个荒村,也将从此迎来自己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