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赶车,坐上了一班半夜的列车,当时上车的时候已经12点,为了应付第二天的工作,我上车不一会便睡着了。突然本来挺安静的车厢顿时热闹起来,我也被吵醒。我揉着眼睛望过去,有两个小孩子在车厢过道,不断的追逐揉搡打闹,说话的声音和笑声都很大。我看了下时间,已经凌晨2点了,想想还是忍忍吧,过一会他们就消停了。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他们一直在那里闹,忘我的嬉戏。我中间也去跟两小孩子说,快点去找爸爸妈妈,早睡早起好宝宝之类的话。然而当我看到他们去找他们的父母的时候,她妈妈躺在硬座把脚伸到过道,爸爸正在带耳机看电影。孩子过来找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很不耐烦的把两小孩赶走,旁边玩去。
刚刚开始以为就两个熊孩子,才发现现在是一窝熊,还有熊爸爸和熊妈妈。
孩子熊的程度标志着父母想熊的程度。社会正在鼓励或者怂恿熊孩子的任性。如果说熊孩子是可爱的善意的,但如果熊孩子的任性,给周围的人带来麻烦和伤害,那就是师之惰,父之过了。
上周去影院看了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非常燃的片子,自己也沉醉于其中的各种特效画面。在观影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对年轻夫妇他们的小孩不断的在问他妈妈问题,比如为什么他们的头发是绿色的呀?他妈妈回答,因为这是游戏里面的;又问为什么他们会飞呀?妈妈又答因为他们在玩游戏……
这个刚开始觉得熊小孩挺有趣可爱,但伴随着他妈妈不断在回答问题,导致他俩不断对话的过程影响了整个影院的人。半个小时候,我憋不住回头说,您好,能不能让您的小孩安静一点,影响我们看电影了。妈妈还是很有礼貌,回答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他还是个孩子,您不要和他计较”。我瞬间石化,为了不让冲突爆发我选择了隐忍,憋屈的看完了这部电影。
那位年轻的妈妈说得很对,他还是只是个孩子,然后你不是。熊孩子背后站着熊父母。这个社会上到处都有熊孩子,只是不同年龄段不同罢了。
对于教育子女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是把教育理解成有形的,机构化的教育,帮孩子报各种班,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然而忽略一种时间远比孩子待在学校要长,开始更早的教育,这就是家庭教育。
父母的行为就是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陶冶为非正式的,非监督的,非课程的,非考核的,无形的种教育养成。比如当父母在跟别人说声谢谢的时候,孩子就会耳濡目染,也会在今后养成一个和他人说谢谢的习惯。两个智商一样,能力一样的孩子,因为在谢谢这件事上,可能命运就不一样。家庭教育在小孩今后养成的品性人格以及生活习惯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反观日本,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小孩的教育进程。比如日本街道非常干净,从背后来看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已经达成了全民共识。从小孩子小时候就已经开始传递这个信息,所以这也是日本熊孩子比较少的原因。
熊孩子缺失的是一种带入体验的能力,就是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体会别人的感受。比如上面提到火车还有影院里的父母,如果他们好好的提醒小孩子,不能大声讲话,影响到叔叔阿姨了。或者这就让孩子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在将来的日子来慢慢改正,成为一个礼貌有涵养的人。
所以,父母也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先改正自己的缺点,从而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我国熊孩子出没反衬出儿童教育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缺失,我们可以反观自己的情况,多多思考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自己的教育的方式出了问题,导致了孩子变成熊孩子。
这篇文章唤醒每个成年人的自省,多多正视自己的问题,先避免我们成为年长的“熊孩子”,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帮我们的孩子撕掉熊孩子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