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数学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而又严厉的中年人。他有一句口头禅“现在一定要‘小题大做’,高考的时候才能‘大题小做’呢。”在我的记忆里很少写出过令他满意的解题过程,但他从不嫌我们的冗长繁琐,却经常批评步骤跨越太大,偶尔谁能写的简略得当,让他觉得赏心悦目,也从不吝啬赞美,当然这只是少数几个人,对于大部分像我一样“普通”的学生,他还是要求尽量详细,宁可花费时间多写一些。
那时候的我还在刚刚接触的函数世界里翻腾煎熬,对这句话也就一笑了之了。直到高三复习,在适应了高考题那庞杂交错的解题思路之后,才意识到当初为了少写几行字,模仿标准答案写的那些自以为“高明”的步骤是多么愚蠢,当初那些觉得可以忽略而能直接心算得出结论的步骤成了解出题目的致命缺陷。它或许不用体现在卷面上,但是那些少走的路终于是没有在心中留下沟壑,所以也就无法成为那些大题的捷径或者必经之路。
小学时代的征文比赛,老师通常教导说要“写一件小事来反映中心思想”,而我终究是没有找出有哪些“小事”可以反映出我的“大作”,最终变成了满眼的感叹号来讴歌“八荣八耻”,或者写出“岁月从爬满锈迹的甲骨文上走过”之类让我如今汗颜不已的句子。终究是格局太小,只能看到最顶层的光辉,没有意识到身边平凡的迷人之处。而那时候经常写的作文“十年后的世界”,在我的笔下,科技已经发展地可以让人飞天遁地无所不能,没有贫穷和痛苦,而我通常也是成为了当时眼中的大人物:“科学家”。现在想想,好像除了第一句“我已经二十多岁了”之外,并没有更多的事情得以实现。
我读过很多书,却很久之后才懂得如何做读书笔记。初中的语文老师是个内心丰富感性的女人,她会在清明、冬至这样充满诗意的节气给我们分享优美的散文,会在讲课文的时候津津有味地跟我们讨论作者的内心世界,也会偶尔在周记里给我们布置“秋之韵”“冬之恋”这类散发人文气息的作文题目。然而却经常告诉我们“优美华丽的语言会带来精神的享受,但永远只有最朴实的句子才能带来感动和震撼”,很遗憾十二三岁的我并没有她的经历和眼光,只记住了前半句。于是在读书笔记里永远只会出现那些用词考究,端庄大气的句子。直到我大学读完《平凡的世界》,开始慢慢读路遥、莫言、迟子建、刘震云、余华这些老一辈作家的作品,他们的笔下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和举世瞩目大事,最多的,是那些陪伴他们走过青春岁月的土地和那些平凡普通的乡亲朋友,这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竟然带给我强烈的震撼。因为我从里面看到了我自己和亲人朋友的影子。也终于明白出现在读书笔记里的应该是那些普通却能带来共鸣的句子,这才是一部作品的精髓所在,只有通过这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到那种境界。
以前,喜欢谈人生,谈梦想,觉得世界很小,而现在只想小心翼翼地做好身边的事。
大学时期的初出茅庐,书生意气令人欢喜,可以通过小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收获和满足,可以尝试以前或者以后都不会有勇气做的事情,就像老男孩的那一句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非的雁。工作半年,自以为已经见识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无奈,梦想很大,世界更大。唱一句平凡之路或许更加应景。
不过,不用着急,我们最终都会变成小心翼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