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负责”还是“对书负责”?
阅读的方法,本来有两条路。
一条路,是对书负责,也就是教你如何高效率地把一本书吃干榨净。另一条路,是对自己负责。持续觉察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及阅读对自我心性的增进。
面对一本书的时候,我们经常本能地问:这本书是讲什么的?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很多优秀的书,我们是没有办法这么问的。它们的魅力在片段,在细节,在你用目光抚摸它们的过程。
很多人一听“读书”二字,就头疼。按照罗老师的说法,都是“对书负责”这种读书方法害得。我曾经认识一位12岁的小姑娘,我觉得通过阅读,她可以自我教育。
我常说如果你不喜欢阅读,是因为你没有读过一本你觉得有趣的书,因为当你遇到这样一本书的时候,不让你读完,你会很痛苦的。我常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你读到喜欢的书,让你废寝忘食,不眠不休也要读完的状态叫“拔不下眼来”。另一位称得上是书虫级的书友说,读书是不过是一种娱乐方式而已,也是在强调读书的趣味性。但我觉得阅读跟其他的娱乐方式相比,功效可能更好一些。
阅读的功效
在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的《艺术的慰藉》里,他称自己要解决一个大问题:艺术有什么用?
德波顿的论证是:作为人类,我们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由于我们身体构造上的不足,必须借助工具。艺术不仅有用,还要把艺术视为工具。
文明对我们有一个承诺:一个更好的、心智更健全的、认知更完善的未来之“我”正在前方等待着。那是“我”应得的、本该如此的、命中注定的。通过各种路径,“我”一定有办法抵达它。阅读只不过是其中最便宜、最易得、最丰富的一条路。读书是为了对外获取资源,把现在这个“我”养得更强大。
柏拉图的在《理想国》里的“洞穴比喻”
假定一些从小被绑着不能转身的囚犯面朝洞壁坐在一个山洞里。洞口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往来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影子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某个囚徒解脱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以前看到的只是影子。
当他走出洞口,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事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摹本。最后他看到了太阳,明白一切都是借着太阳的光才能看见的。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我们一直要做洞穴里的囚犯,还是要去认识真实世界?
没有任何道路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行动本身就是方法。
“爱上阅读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因为兴趣,所以行动。那就去翻开这本《阅读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