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得到”购买了吴军老师(《硅谷来信》专栏的主理人)的新书《见识》。
书中一章专讲“伪工作者”,对我而言真是醍醐灌顶。忍不住做学习笔记分享。
什么是伪工作?很多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没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提高效率就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很多人试图在短时间里完成很多工作,但其实这是办不到的,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伪工作者就是这样的人:总是在忙,但做的却是既简单又没什么太大用处的事情。
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而这恰恰是所有新员工所欠缺的技能。什么是最重要?就是在动手做之前要有思考,要从“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高度去工作。
从这个角度讲,很多国有企业中有大量的伪工作者——消极对待工作,不动脑筋的工作者,典型表现就是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做事过程只通过简单的试错方法盲目寻找答案。
不过在我看来,真要拒绝伪工作恐怕很难,因为我认为是伪工作,领导眼里不见得这么看,所以还是得干。
所以自己心里要有一杆秤:找到重要的事情,优先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完成后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去做其他事情,如果来不及,上面也不追究,那就不了了之吧。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做法总是相反。因为精力和时间有限,但事情总是源源不断的派送过来,我们就习惯于先做紧急而又容易的事情,可以有即时反馈,容易得到满足感,而真正重要的事情往往会比较难,没有头绪,我们会习惯性往后推,直到最后的时间节点,实在躲不过去了不得不做,结果效果多数不会好,这就是拖延症的原因吧。
由此,我想起曾经看到的关于“加班'的分析。之所以会加班,是因为在我们的工作计划中,时间是分成一块一块的,而要做的事情也是分成一块一块的。但实际上,我们的时间是碎片化的,因为总是被打扰,结果需要大段时间去做的事情被我们放在了最后,直到下班了没人打扰,才开始着手去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将事情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利用好时间间隙,分步去做,而不是总期待一个没人打扰的上班时间。
言归正传!
书中提到很火的一个概念“10000小时定律',大致意思是,只要在一个领域付出一万小时的努力,就能精进成为一个高手。于是许多人套用到工作中,认为坚持下去,经过几年的努力(1万小时)就可以获得成功,但其实是存在四个误区的。这四个误区就是:简单重复、习惯性失败、林黛玉式的困境、狗熊掰棒子。下面逐一说明:
1、简单重复是指总是低层次的重复,大量的伪工作者都是这种人。
2、习惯性失败是指好高骛远,不重视学习,懒得总结教训,也不好意思去请教。只是简单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结果总是不停的遭遇失败,陷入低效工作的泥潭。
3、林黛玉式困境指的是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排斥,缺乏沟通和协作能力,适应性很差。
4、狗熊掰棒子指的是没有积累效应。没有最大限度的复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总是在重复进行低水平努力,比如在学习当中,做了一大堆的题,但是相互关系没有搞清楚,都是零散的知识点,结果是时间花了不少,成绩却上不去。
突破以上四个困境,吴军老师给我们三板斧。
第一板斧: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愿景是指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知道未来要做到什么。
有了愿景就有阶段性的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战略,战略的核心就是设置阶段性的目标,以便实现愿景。
为了实现目标就要有通向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可以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
第二板斧: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找其中合理之处。
这里面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指换位思考。
第二层意思是指凡事要习惯回过头来想三遍。一开始会觉得对方在胡说八道,第二遍就要思考是否错了,他对了。如果还是觉得自己对,对方错。那就继续想第三遍:是否是我的境界不够,所以不能理解他,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想要精进的人,都要和比自己强得多的人来往。如果是和自己比自己强的人来往,那么,这第三种情况就很可能发生,不妨进一步交流,深入了解对方那么说的原因,经常这么做,就能避免习惯性失败。
第三层意思,即便对方真的是胡说八道,也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到其中的合理性。如果我们总能从不中听的话当中找到合理性。
通过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气度都会比常人高很多,才不会陷入林黛玉的困境。
第三板斧,凡是做记录,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大部分人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所以不去做记录,结果导致遇到同一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或者又花很多时间去解决。而做记录的第二个好处是:在记录的过程中。又思考了一遍,进步会更快。
三板斧非常有效,这是因为太多太复杂的方法难以实施,效果反而不如那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工作中有效的方法也常常是简单的。
这三板斧,其实就是职场人的方法论——如何在工作中精进,实现个人成长,突破职业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