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份,总有很多热点信息是与高考有关的。昨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组“高考感人相片”,其中有一张是站在考场外的家长焦灼的面部特写。虽然在考场上奋勇拼搏的主角是孩子,但最煎熬紧张的铁定无疑是场外守候的家长们。
在中国,高考的重要性以及高考带给千万家庭的压力无需再着重描述,为了孩子能顺利通过高考,父母在背后所付出的一切,对几乎每个家庭而言都是一部笔墨难抒的辛酸史吧。
今天在网上还看到这样的信息:每年高考过后,民政局都会掀起一阵“离婚小高峰”。原来,有部分感情破裂、婚姻早已名存实亡的夫妻,为了不让孩子分心,一直拖延着不办理离婚,继续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给孩子营造一个“家庭稳定”的假象。当高考一结束或者高考分数公布后,他们便奔向民政局,结束多年的痛苦和隐忍。
看来,在“高考生的另类父母”阵营里,既有为了让孩子安心睡觉而毒死整池青蛙的“残忍派”,也有为了孩子安心读书而隐瞒真情的“演技派”。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这些父母或许能被称为“伟大”。但是,他们的做法真的能够让孩子更好吗?
高考确实重要,但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高考不是绝对、唯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今天为了孩子毒死了青蛙,那么明天可能会收获一个自私、冷漠的孩子;如果我们为了孩子长期忍受着自己早已无法挽回的婚姻,那么有可能今后孩子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同样缺乏果敢、睿智的态度。
中国有两句最深入人心的教育口号:“一切为了孩子”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两句口号的影响下,家长们愿意倾其所有、牺牲一切,包括金钱、精力、时间、工作,甚至自己的感情生活。
我们总爱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家庭不破裂,只要我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那么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但有多少人认真想过,我们这样做,是否只是源自于传统“道德观”的绑架?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性格教育是否弊大于利?
试想,如果一对夫妻早已貌合神离感情怠失,即使天天相处一室表面和睦,务必缺乏真实的情感流动。在这样一种虚假和平的氛围中,敏感的孩子难道真的体会不到吗?不!绝大部分的孩子肯定早已洞悉一切,但为了配合家长,他们只能一边埋头苦读,一边满怀负疚沉重地长大。
爱孩子,并不是我们一定要牺牲掉自己的幸福而付出所有;爱孩子,是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们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孩子乐观、坚强、幸福,那我们就要先把自己活成这个样子。
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茱莉与皮特之间不同寻常的婚恋惊叹了无数世人。茱莉是作为“第三者”与皮特走到一起的,他们的感情一开始并不被人看好。但倔强美丽的茱莉和帅气逼人的皮特却一起携手走过了12年的岁月,期间养育了六个儿女(其中包括3名养子女)。
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对金童玉女会在一群可爱孩子的陪伴下恩爱到老时,两人却于去年忽然宣布离婚。而对外公布的离婚原因竟然是:朱莉认为二人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看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完全无法理解皮特和孩子互动的方式。
当很多夫妻为了孩子忍受着不幸婚姻的时候,朱莉却因为孩子而离了婚!这并不是只有国际明星才能具备的范儿,我相信生活中同样也有这样坚强、通透的母亲。
一个内心真正强大、快乐的单亲妈妈,和一个为了孩子绝不离婚却整日郁郁寡欢的母亲;一个父母整天吵架或者漠然相对的“完整家庭”,与父母和平分手却能互相尊重继续关爱孩子的“单亲家庭”,到底哪一种能带给孩子更大的安全感和幸福值,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当然不是怂恿感情出现问题的夫妻都以离婚收场,草率的分手不管对夫妻双方还是对孩子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当夫妻关系出现裂痕,首先要做的事情肯定是积极沟通和弥补,力争共同度过难关。
但如果竭尽全力也难以维系夫妻之缘,如果两个人都认同了“分开才能更幸福”的事实,那就不如坦诚勇敢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准备离婚了,但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与你无关。爸爸妈妈虽然分开了,但我们对你的爱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离婚了。”作为一个妈妈,我真心希望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少。
王菲在多年前有一首唱给女儿窦靖童的歌《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
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
啊 天晓得 既然说
你快乐 于是我快乐
歌曲很美很动人,而离了婚的王菲和乐观自信的女儿之间的关系,很象这首歌的升级版本,那就是:母亲和孩子都应该是对方的快乐因子。
在育儿的道路上,一个非常重要但却经常被我们忽略的事实是:一个幸福的妈妈(爸爸)才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