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概念
鸡蛋理论:在某件事,某个物品上,人们投入了越多的劳动或情感,就越容易对其产生依恋和自豪感,也就越容易高估它的价值。
这种行为特征,在宜家(IKEA)的消费者身上尤为明显。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宜家做的实验表明,在自行组装和购买成品两个选项中,一半以上的参与者选择自行组装。
显然,消费者非专业人士,组装时,费时费力不说,组装好的家具还很可能不如直接购买的成品美观结实。但组装时耗费的体力和感情,让人产生认知偏差,心里满是喜悦和成就感,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极了。
因此,鸡蛋理论,也叫作「宜家效应」。
那不如直接叫宜家效应好了,干嘛还出来个鸡蛋理论呢?
因为呢,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最早提出的理论。
上世纪50年代,有家食品公司发现,无论他们怎么改进配方,蛋糕粉的销量就是上不去。欧内斯特找到了原因:这种预制蛋糕粉的配方过于齐全,家庭主妇们失去了「亲手做」的感觉。于是他建议,把配方中的蛋黄去掉,为烘焙增加一点难度。很快,蛋糕粉的销量获得快速增长。
后来呢,一位叫桑德拉的美国大娘,在鸡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70/30法则」。就是说,如果成品中,标准化占70%,DIY(Do It Yourself)占30%,对顾客而言,在难度和愉悦感之间达到最优解。
一些场景
产品销售:让用户充满参与感,甚至付出一些劳动,体验到产品生产的过程,这种体验让人产生一些特殊的情感,对产品的估价也会高一些。同时,省去了用户研究和市场调查的成本。
比如让用户参与手机的功能设计,培养死忠粉。比如,可以DIY的烘焙店,陶瓷店,披萨店,顾客自己动手制作,再愉悦地花钱买走自己的作品。比如,农家乐,顾客自己钓鱼,自己择菜,格外享受。
团队管理:在推行一些新的规章制度时,事先调研座谈,征求团队成员的意见,在确实施行时就会比较顺利。在做一些决策时,群策群力,让大家广泛参与进来,积极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成员感觉受到重视,产生归属感,干起活来比用钱激励更有效。
亲子教育:给小朋友买玩具时,买需要拼装的半成品,带着孩子一起完成组装,既在陪伴中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又开拓了创意和思维。在孩子眼里,这个玩具更珍贵更爱惜。日后回想起来,更是一段难以忘记的童年欢乐时光。
类似的,如果小朋友吃饭挑食,可以在做饭时,带他参与进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择菜,拿碗筷等,小孩参与其中,吃饭的积极性会明显提高。
自我认知:一般来说,人人都自恋。投入越多,爱恋越深。自己熬夜加班辛辛苦苦做的PPT,怎么看都比别人的好。自己搜肠刮肚写的文章,来来回回读好几遍,觉得好有文采。自己在厨房手忙脚乱好不容易做得的菜,还没动筷子,光是闭上眼闻一下,瞬间厨神附体。自己生的孩子,在他人眼里并不出众,自己怎么看怎么喜欢,天天在朋友圈晒。
然而,实际上,人们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作品,还经常误以为别人和自己的看法相同。
人际改善:如何让一个原本对你无感的人喜欢你呢?试着利用任何理由,让对方帮你一个毫无难度的小忙。几次之后,Ta的认知与行为产生偏差,又很难找到确切的理由解释为啥不喜欢你还老帮你。在潜意识里,Ta会逐渐改善对你的印象,慢慢地对你产生好感。
所以呀,单身的朋友呐,这是一道送分题。
一点思考
鸡蛋理论和沉没成本有相似,也有区别。
沉没成本是想放弃,但因为前期投入,舍不得。鸡蛋理论,是有投入,价值感爆棚,越看越喜欢。
生活中,我们总是过高估计自己,也过高估计自己的劳动价值。除了付出带来成就感,建立自信心,更是满足了自己欲望的体验和实现。
这种欲望叫做占有。
你投入了劳动,或者精力,或者想法,这件事物就有了你的痕迹,打上了你的标记,和其他众多的,类似事物相比,变得独一无二,从属于你。
就像小王子和狐狸。原本,他们彼此陌生,互不需要。在被豢养后,狐狸眼中的小王子开始与众不同,听见他的脚步,就像听到动听的音乐。看见金色的麦浪,就会想起他在微风中飘荡的金色头发。
尽管,小王子只是千万个普通孩子中的一个。
是时候了,我们来重新思考一下工作的意义。
有两种极端情况。
一种是自由控。厌恶工作,认为工作意味着不自由,意味着痛苦,希望不劳而获。这种痴人说梦的想法,本文不讨论。送上两个字:呵呵。
另一种,叫工作狂。视工作为恋人,眼里只有工作,恨不能为它粉身碎骨。
这是病,得治。
没错,除了物质回报,工作赋予人额外的意义,自我认可,满足,欣赏,尊重,由此激发的荣誉,成就感,责任心。
因此,工作狂很容易认为自己的工作无比重要,责任无比重大,意义无比深远,继而投入自己所有的心血和精力,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忽略了其他。
别忘了,对于组织而言,你只是无数可替换的螺丝中的一枚。而对于家庭和孩子,你却是唯一的全部。
你在工作中投射出的占有欲,何尝不是一种精力和责任分配失衡后的无能,自私,和逃避呢?
图片作者:Ryan McGuire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