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会想起高二的一个下午,那天我上完兴趣课,早早地来到校门口等我表弟——我们约好一起吃晚饭,但他迟迟没有出现。时间匆匆流逝,我看着手表越发焦躁,在心里抱怨他不守时,浪费了我多少时间,耽误我多少事情……
这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当时的心情与想法其实是我那时思想状态的一个缩影——对自身的现状不满意,急于改变现状,总是感觉压力很大,很焦虑,总是感觉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完全是短期主义者,想啥做啥本质上都是基于短期的,并且因此焦虑着,挣扎着,沮丧着……
更为关键且令人冷汗直冒的是,那时,我已经看过《把时间当做朋友》,看过《财富自由之路》,对其中有关“长期观念“,”活在未来”,“一切靠积累”的内容十分认同,甚至在刚看到时感觉醍醐灌顶,如获新生……
可是,明明不止一遍地看过,明明一字不落地读过,怎么到了行动上,践行上,又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副样子……
知易行难啊!!
时至今日,回首过往,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虽然我尝试着定投,但期间我眼前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去做,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当时看来不得不做(有的确实如此,有的回头发现只是幻觉),因而定投总是时断时续。回头一看,虽然不是没有收获,但总体效果绝对没有我老实地长期持续地定投来得好。
反思时会想:
如果3年前就长期持续地定投健身,今天的身材已经很好了;
如果3年前就长期持续地用英语,今天就不会有那么多尴尬;
如果3年前就长期持续地保持阅读,今天已经读过很多好书,做过很多思考,很多践行已经正在路上……
另一方面:
还好当初看完《人人都能用英语》后,持续朗读了3个月的英语,每天1h,后来英语单科考进了年段前10……
还好当初暑假闲着没事,常常跑公路,后来运动会拿下了男子800米冠军,在很多女生面前出了次风头……
还好当初看完《把时间当做朋友》后,尝试着开始记录,虽断断续续,但几年过去,记录下的文字已经上万……
回头一看,没做好定投,错过了很多很多;恰巧用上了定投策略,经过积累,也有所收获……
思来想去,每次复盘时都会发现,定投策略就是非常优秀的策略(起码比我之前各种决策“随机漫步”的总和要好)。只要选择好优秀的标的(生活上的,学习上的等等),并且给足预算(6个月,1年,3年,7年……),定投策略就是会让一个人从一开始就奠定胜局,起码立于不败之地,在定投的方向上有个足够好的收场。
之前健身的定投做得不够好,现在就要做得更好;
之前用英语的定投做得不够好,现在就要做得更好;
之前阅读的定投做得不够好,现在就要做得更好!
还有投资,陪家人,帮朋友,打磨场外赚钱能力……很多定投正在路上。
长期视角,以终为始,宏观思考。
践行,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