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即是年俗的味道,约定俗成。过年是传统,年味也该从传统中寻找,找回浓浓的年味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春节,狭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广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过年在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掼春、年例、押舟、祈福、逛庙会、游锣鼓、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味也越来越淡,甚至变成了普通一天而已。办年货,我从来没有操心过更没有参与过,所以具体买什么东西我是根本不知道的。公公在世的时候由他操心,如今全部都是老公负责置办。给孩子们买衣服,我更是没有参与,二宝的衣服由婆婆和老公一起去买的,大宝的衣服老公一个人带着去买。兄弟俩的装扮简直就是同款,超级喜庆。
扫尘、帖年红,真的都没有参与,团年饭也是婆婆和老公一起做的,守岁是我和二宝一起的,虽然他早已睡着,虽然孤单却不寂寞。压岁钱,从早上睁眼开始,约定俗成的我和老公、婆婆、孩子的奶奶、爸爸、妈妈、伯伯、舅舅、外婆都会给孩子们压岁钱,然后我也会给他们的孩子,相互祝福。
还有一点一成不变的年味是同家的晚辈给长辈端饺子,然后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小时候自己也经常喜欢端饺子,因为可以挣压岁钱,哈哈。长大了才懂得不只是挣钱那么简单,这是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是特别需要的传承。
因为鞭炮禁止,其他的年味真的找不到了,确切应该说很多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听说逛庙会也被禁止了,上午在家里呆了一上午,下午商量好一起到娘娘山脚下玩。真让我大开眼界了,一路上全是车全是人,堵车不是一般的。没办法,把车停放到了距离山较远的地方步行到达目的地。
在这里我变成了二宝的守护神者和游戏伙伴。先是玩洒水车,被其他小朋友不小心射了一身水,这就是陪伴的代价啊!接着又到充气大型游乐场疯狂,在我的鼓励下仅仅玩了一次滑滑梯就不玩了,说是太大了。二宝开始使劲地往上跳,还只在我旁边跳,意在让我求饶。
接着我们又开车回去了,实在是太堵了,我们改变路线,二宝竟然说“我们找不到家了,怎么办?”我说:“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一条不堵的路,为了让今天不留太多遗憾,老公又陪我们到邻村的铁路桥和水渠寻找年味。二宝看到火车时候那激动的样子真的让人跟着激动。
最后给两个孩子合影留念,然后带着回家玩乐。大年初一就这样结束了,年味的确太少了。假期最大的收获就是陪伴家人们,特别是二宝,不断地给家人带来欢笑。自从入幼儿园便开始说普通话,孩子奶奶用家乡话,他们的对话是最经典的。
奶奶说:“该吃扁食了!”二宝说:“是饺子!”奶奶称饼干为饼ge ,孩子就变成了:“我要吃饼ge !”这种半土半洋的话总能让人忍俊不禁。近段时间又开始学会了“哇塞”、“好可爱啊”、“噢耶”、“……可以吗”。当然他如今最大的爱好就是粘着我,可以说是如影随形了,还学聪明了,谁也骗不走,即使年俗之类的也不行!
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但愿我们的年味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