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都如何一个人,价值观,使命,愿景就如同神经中枢,四肢再强壮,头脑再发达,如果抛弃了内心,脱离了那根神经,便无法协调,无法前进,最后只能被自己害死——墨白
绝大多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都很类似,如果“翻译”不好,它们就会失去价值——张邦鑫
价值观这件事重不重要,或者有多重要。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其实是一个加速器。
当公司只有100人的时候,抓一抓纪律,就把业务做起来了。但是从100人发展成2000人,3000人,开始舍命狂奔的时候,价值观不清晰,队伍随时有可能会散。
相反,如果价值观做得好,会让你如虎添翼:从茫茫人海中选出最优秀,最匹配的人形成合力,排异那些跟你气场不合,不匹配的人,价值观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一家企业,做强靠产品;做大靠运营,本质上是靠组织;做久要靠文化,不变的是文化,只有你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才能支撑一个企业做强做久,它是业务持续成功的隐藏已知条件。
但是绝大多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都很类似,如果翻译不好,它们就会失去价值。当一个新人进入到你的公司,你要怎么跟他表达和翻译自己公司的价值观?这个问题,我想可以分解成三个步骤来解答:
第一,我们的价值观是怎么出来的,你怎么用员工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二,价值观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第三,这些价值观如何考核
一、价值观就是你的商业模式
好未来的价值观是怎么来的?它是从商业模式当中提取出来的,这种价值观容易落地。价值观从本质上来说可能根本不是文化,而你的商业模式。好的价值观你不用跟员工培训,员工都知道。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你的业务就是这么做的。
把价值观从你的业务中提炼出来还不够,你的表达还得朗朗上口,让员工说得很带劲,很自豪,这方面总结出来就是:
1、成就客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好未来自成立以来就有一种商业模式,叫做“免费试听,小班教学,随时退费”。家长可以听课,不满意随时可以退费,客户是没有任何成本的,所以如果是教学有问题,不努力,家长就把学费退走了,公司承受损失。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倒逼公司把教学质量做到极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炼了一句话作为我们价值观的第一个词“成就客户”。
所有的员工入职第一天张邦鑫都会老师们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叫做“教不好学生等于偷钱和抢钱”
第二句话叫做“不是靠口碑找来的学生我们不受尊敬”
第三句话“和客户不亲的学校没有未来”
很多员工第一次听到这些话都是有压力的,但是他们真的把这个事上纲上线,把客户的反馈,和客户是否亲密,和客户接触的频次,时长,深度这些标准来衡量教学品质。
2、务实:抓住事物本质
什么是务实?
“做强比做大更重要,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要不就别做,要做就做到第一名”,不急于扩张,不急于变现,这个价值观也是完全从我们业务中出来的。
他们做好未来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谨慎扩科,大家知道,扩一个科就意味着我们的收入会涨百分之几十,但是这样美好的事不要轻易让它发生,一定要延迟满足,先把你的产品打造到极致。
当时就是这么一股倔强的劲,他们在北京做到五万学员的时候,还只有数学一个学科,他们把数学做到第一名才开始做理科,把理科做到第一名的时候才开始做英语,把英语做到数一数二才开始做语文。
他们今天在全国40多个城市,很多到今天还没有语文这个学科。
3、创新:能活下去的原因
这也是源自他们自己实践。
为什么好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不做英语?因为新东方比好未来早10年,它的英语已经做得这么好,张邦鑫觉得他们就别做了。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培训机构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不应该简单地照抄照搬,所以当时张邦鑫跟他的伙伴说:中国不需要第二个新东方,我们就干跟他们相反的事。
他们说怎么相反?张邦鑫:说新东方教大学生,我们就教中学生;新东方教大班,我们就做小班;新东方通过线下讲座招生,我们就通过互联网招生;新东方推崇名师,我们就做教研;新东方教英语,我们就做数学,他做什么我们就反过来做。
虽然看起来是很偏执的一个思路,但是后来证明,这个思路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第三个从业务里面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叫做“创新”。
创新是活下去的原因,张邦鑫总结一句话给员工:“不怕做不到,就怕看不到,不怕看不到,只怕看不懂”。视野不够和不够虚心,这两点是企业不够创新的原因。而如果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够虚心。
4、合作:人类社会存在的理由
再往后好未来学科发展的多了,分校和事业部就多了,有的时候相互之间打架,包括行业内的一些其他的机构,提到好未来也觉得很有威胁,就开始思考“合作”的重要性。
怎么解释合作?就讲一句话,“跳出两级来看,矛盾自然消失”。
什么意思?当事业部之间的事情发生冲突,张邦鑫就和事业部的人说,你要跳出自己的位置,站在集团的角度看,去思考这个事情对公司有什么贡献,对行业有什么贡献。当你们两个都站在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时候,很多矛盾与冲突就自动消失了。
好未来经常会出现新业务,经常会需要从事业部A调一批人到事业部B。在很多公司人才是。在很多公司人才是调不动的,但是好未来从一开始每招进来一个人都要跟他讲这个事,每次开会都要强调这句话,人才是集团的,你也是集团的,如果你拒绝集团调人,就等于主动提出离职。
还有一句话叫做“手伸出100%,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什么意思?理想状态下,大家心里期待的合作都是“一人一半”,每个人付出50%,合作就达成了。
但实际上,有的人会把手伸的长一点,做多一点,做到70%,有的会做少一点,只做30%。
但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当别人手伸出50%的时候,我伸出50%;别人的手伸出70%的时候,我就伸到30%;别人往回缩30%,我就伸130%。
不管怎样都确保合作能达成,这样的人叫最完美的实践“合作”价值观。
二、具象到哲学:提炼价值观的底层逻辑和精神内核
大概在三四年前,张邦鑫开始思考,为什么好未来会形成现在这几个价值观出来?后来逐渐总结出来了好未来价值观的三大底层密码:因果,长期,平衡。
1、因果
佛教里面有一个说法叫“众生畏果,菩萨畏因”,意思是芸芸众生里,大部分人都是畏惧出现坏的结果,但菩萨会害怕出现不好的原因。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张邦鑫感到非常震撼。以至于后来在整个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一直在沿用这句话的思维方式:与其担心不好的结果,不如担心不好的原因。
“成就客户”是因,当好未来选择权放在客户手里,倒逼自己做的更好,客户就会公司一个好的结果,给好未来介绍更多的客户来。
“务实”是因,当好未来认为做强重要的时候,做大就出来了;当我们认为质量重要的时候,数量就出来了;当我们认为内在更重要的时候,外在也不会太差。
“创新”是因,当我们重视创新的时候,企业好的产品会层出不穷,好的产品会带出来好的业绩和对手难以企及的竞争力。
“合作”是因,当我们给他人贡献的时候,他人会自动地和我们很好的连接,会回报给我们更好的资源。
为什么我们要去关注因?因为当我们在追求结果的时候,其实这个结果是掌控不了的。我们能够掌控的只有每一个当下。就像我们追求能够在60岁的时候功成名就,其实那个结果不重要,每一天过得是否充实快乐,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这是最重要的。
2、长期
所有的 成功都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因此,我们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基于长期能赢的解决方案,都不是短期能赢的。
“成就客户”是让客户先赢;“务实”是做质量,做强,做内在;“创新”、“合作”都是站在长期的角度,短期全是投入,全是付出。
所以,一个没有长期眼光的人很难接受好未来的价值观。好未来也很少做舍命狂奔的业务,这不是我们擅长的,它和我们的价值观不太一样,我们也做不出来,这样的业务我们就得放弃,这是价值观的代价。
3、平衡
基于长期和因果来说,没有白占的便宜,也没有白吃的亏,这个叫做平衡。
当我们想做强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做大,当我们想做质量的时候,数量也会起来,但是,一个越来越大的组织如果没有精心的管理,效率一定会越变越低,我们应该怎么打理呢?
一个方法是去平衡化,降低熵值。比如当学而思培优做的很好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内部扶持它的对手,做一个线上课程叫“学而思网校”,学而思网校一年只收一千块钱,盈利吗?不盈利,还要倒亏500元。
张邦鑫的合作伙伴都觉得他是不是疯了,但是这个事情就是为了降低熵值,不能让自己活得太舒服。当一个公司开始舒服的挣钱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熵增就很严重了。
另外一点是积极地定义负面问题。很多坏事的出现,都是因为组织内部有我们未曾发现的问题,积极的定义它,很多坏事都是在降熵。
三、价值观必须要考核:不考核的价值观等于没有价值观
怎么考核价值观呢?好未来把价值观打分
有一套人才评价机制:
能力和价值观都很强的,是千里马
能力很强,价值观不好的叫“野狗”,必须敲锣打鼓的枪毙。
价值观很好,从来不出活,这样的人叫“花猫”,也不能要。
最后一种是耗子,没能力,价值观也不正,在哪个公司都生存不了。
最后,各个公司的业务不一样,你的公司也可以自己做一个体系,但这个体系要让全体的人都明白,我们不仅仅看业绩,还要看价值观是不是一致。
总结:
第一,价值观就是业务的运营模式,价值观就是业务,业务就是价值观。
第二,要提炼价值观的底层逻辑和精神内核,这是形成稳定价值观的基础。
第三,价值观是一定要考核的,不考核等于没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