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当呼吸化为空气》,我没有为作者的不幸遭遇潸然泪下,也没有痛恨病魔的无情,命运的无常,以及我们面对这些时的痛苦和无奈。然而,令我最欣慰的,最感动的是作者尽其短短一生,都在围绕自己对生命的困惑来探寻,来形成自己的理解。光是能做到这一点,其生命质量就比像是在流水线上生产的芸芸大众,高出很多。
他身在医学世家,并没有当初就立志学医,也没有像别人期望的那样要创事业,而是很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于是大学期间学了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后又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当他进一步想真正理解“生理与精神并存”的含义时,他又弃文从医,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当上了神经外科医生。
他专业的频繁更换,是常人思维不能理解的,会讶异他一定是一个学习天才,总能成功跨界并学起来轻而易举,而这背后为我们所不知的是作者其实是根据在不同时期对生命的思考来做的决定。
这种从自我探索出发,所带来的指引,总会不那么循规蹈矩,因为被安排好的好专业,好工作,只能是大多数人趋之若鹜地选择;这种遵从自己内心的指引,总会有巨大的潜力,才会让一个普通的肉体,迸发出生命的光辉和能量,会不计任何利弊权衡和世俗判断,只为完成自己最看重的事。
反思我的学业,高中时选择理科是因为考大学录取率高,就忽略了我比较喜欢文史整治和地理,为了拿到好成绩,硬逼着自己钻进一堆堆的理科公式中;大学时学化学专业,是因为它是我能报考学校中最好的专业,考研率高,既能好就业又可以此为跳台去更好的学校读研。
但回顾我毕业后的路,我既没有当化学老师,也没有去考研,因此多年的理科学习,除了让我获得一个毕业证外,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并且在这期间,我内心的众多对生活、生命的困惑,不仅没有被指引和释然,还被我自己压抑了。这是我最大的损失。因此,青春时光,回想起来,毫无光彩,尽是灰暗。
我羡慕那些自由的生命,有环境,有能力,按照自己的内心努力奋斗,那种踏实笃定,不用过多徘徊,自我矛盾,和自己做斗争。没有比把生命承载在自我探索之路上,更令我幸福和愉悦啦。
前段时间接触到的郝景芳,也有丰富的学业经历。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6-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后又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就读博士。并且期间,一直写作科幻小说和散文等。她在文章说,她并不是外界所说的学霸,跨界天才,只是追随自己对生命、人类、世界的思考,做出的选择。
他们一直都在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知道自己想弄懂什么,满足的是自己的求知欲。在人生的一些关键选择中,只有把这个认识看到,把这个看清,才是我们最有力量的指引。而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各种权衡利弊,那些似乎很实在,但脱离自己核心的抉择,也只是浮在表面,不会触动你对自我生命更深的理解。
在《当呼吸化为空气》中,作者确诊肺癌后,主治医生艾玛一直向他强调:要看你最看重什么。对,就连生命的最后,想清这个问题都是最根本的。
或许我们在各种意见、条件中迷失时,只是因为我们没去问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而不是外界环境多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