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杨志刚之后,娄艺潇成为第二个市场定级为S却被淘汰的演员。
娄艺潇在《门徒》中的表现似乎得到了导演的一致认可,连李诚儒也没有批评她,赵薇还夸赞她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演员,陈凯歌还向尔冬升推荐,可为什么她最后还是被淘汰了呢?
我觉得她的问题主要在这三点上。
1、表演太随性了
郭敬明在评价娄艺潇的《门徒》时说:你设计感太重了。
而陈凯歌则说:不,她并不是设计,排练了七次,她没有一次台词是一样的。她是个非设计型的感性演员。
我们都以为这是一句夸赞,实则不然。
导演喜欢什么样的演员?
看看王智就知道。赵薇觉得李智楠与王智不适合彼此选择的角色,提议让他们换角色,王智虽然是主角换配角,但是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表演后,赵薇给了王智高度的评价。
配合导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
因为导演毕竟把控全局,他能够看到跟演员不一样的东西。更何况是陈凯歌这样资深的导演呢!
他喜欢演员有创造力,但绝对不会喜欢演员随意发挥。
如果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独到的临场发挥,或者是情绪逼到了那里创造性地添了点什么动作,这些导演都可以接受。
但是导演绝对无法接受每一次排练跟每一次排练都有较大的不同。因为这会干扰导演的创作。
娄艺潇排练了七遍台词都不一样,很可能是她连台词都没有记住。这样的表现,陈凯歌可能会选她入组吗?
创造力是好东西,但是导演还是喜欢比较“听话”的演员。
2、表演不够走心
娄艺潇最大的问题,还是不入戏。
她挑战《三十而已》的王漫妮时,导演组为了让她有个更好地呈现,特意请来了原剧的梁正贤与她搭戏,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两个人之间并不合拍。
她在该哭的时候哭了,该脱的时候脱了,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她真正想要表达什么?
她真的有相信自己是王漫妮吗?
她真的有感受过王漫妮脱衣服时候的真实感受吗?
她只是凭借技巧去完成了这个剧目,她并没有融入到角色中去。如果不是因为《三十而已》其他两组演员表现更差,她不可能拿到A卡。
在《门徒》中亦是如此。
她虽然饰演一个孕妇,动作上已经尽量去模拟孕妇的神态了,可是在她的对话与神态里,真的感觉不到她已经融入到角色中去了。
她的表演痕迹太重。不能说不好,只能说她没有将自己的感情与表演设计融合起来。
就像郭敬明说的,胡杏儿也有设计,但是她能够将自己的设计与感情很好地融合起来,让你感受不到她的设计,只看到她的真情流露。
任敏也是在这点上把握得很好。看她的戏,总能轻松地被带入。而看娄艺潇,却无法被带入她的角色,无法探知她的情绪变化。
四位导演都是资深导演,李诚儒也是资深演员,他们更看重的是你与角色之间的共鸣,而不是你通过教科书般的技巧去完成这个角色。
如果娄艺潇不能改正自己这一点,不能让自己真正地沉入到角色中,体味角色的喜怒哀乐,就不可能真的成长,完成蜕变,撕掉“胡一菲”的标签。
3、可塑性差
郭敬明、尔冬升、赵薇和陈凯歌选演员,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演员的可塑性如何。
杨志刚作为老戏骨,其实导演们还是挺认可他的演技的,但是他的表现却让人失望,因为他走不出自己固有的圈子,无法突破,可塑性就差了很多,所以导演在选择这样的演员时,就会慎重。
娄艺潇亦是如此。
她有演技,有技巧,也拍过不少戏,但是她也无法打破自己固有的模式。可能是因为一毕业就接拍了《爱情公寓》,这种电视剧的拍摄模式影响到了她,让她总觉得技巧够了就行,不用感情。
毕竟《爱情公寓》中需要感情流露的地方极少,更多的就是一个喜剧化的效果。
这么多年了,她一直就是靠着这个方法演戏,要想调整,实在是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演员无法走出自己经典角色的原因吧。
导演们与其费力气去调教这样的演员还不见得有什么效果,还不如去选那些年轻又能潜力的演员。
就像大家都看好的王锵,确实生涩,但是他能够听得懂导演说什么,也能够足够听话。
尔冬升选择孙千的时候是不是说:以后都要听他的,连买衣服都要听他的。
导演们选择年轻有流量的演员,淘汰那些看似有演技的演员,不是屈服于流量,而是因为他们更喜欢那些年轻演员的潜力和可塑性。
年轻的演员就像一张白纸,调教好了,什么画都能画出来,可是那些有演技的演员是一副成画,虽然画的不好,但是改起来却很困难。
所以,为啥放着好走的路不走,非得去走那些不好走的路呢?
希望娄艺潇不要再自我感觉良好了,沉下来认真思考反思,才能进一步成长。
她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期待她能够有更多精彩的角色。
不要辜负我们都那么深地爱过你的胡一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