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初中学生有厌学情形,他们最期待下课或放学,可在学习外的时间里,也不见他们尽情地释放被束缚于教室的压抑心理,或许他们还比认真听课的学生更有一份洒脱。他们极少与人喧闹,就在廊沿上晒晒太阳,就在校园走走逛逛,或者双眼无神地望着一处思索着什么;他们人格健全,思维活跃,身体健康,只是不热爱学习。
但若翻阅他们的履历,厌学的态度并非一如既往的。低年级他们可能很爱语文或数学,又或本身就属于优秀学生。学生学习态度转变的原因必然复杂,可老师为使学生重新乐学尽一份力,是义不容辞的。
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是崇高的、神圣的,学生的内心深处是不抵制的,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年纪里,他们不会回顾沧桑或甜蜜的往事,他们总在学习,不是课本内容,就是课外内容。因此,老师的引导格外重要。
逼迫只会招致他们的恨意,给予他们爱才能温暖冰冷的厌学的心。法国作家莫里哀说:“爱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我想,课堂上给厌学学生真诚的表扬,课后给学生善意的眼神,关怀他的起居生活,情感困惑,面批他的作业,语重心长地指导,他们很难放弃学习的,一定会重新拾起旧日燃烧着的学习热情。
厌学学生总是渴望被关注,关注缺失本质上是爱的缺失,学生因爱而产生学习兴趣,也因爱而过渡到热爱课本知识的学习。真正的乐学由老师的爱开始。
可我们依然会发现有勤奋好学的学生学习效率极差。你偶尔看见他时,不是在埋头苦干,就是抱着书行色匆匆地走在埋头苦干的路上。风,吹醒了绿叶红花,吹动了白色浮云的变迁,又吹落了枝头最后几片深情留念的黄叶。可好学的学生只能是一次次内心凄凉地承担测试的压力,结果还总是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他们的境况似萧条的寒冬,冷着自己的心,也冷着老师的心。
其实,老师不必过分着急。坚强的学生自会成长,只是我们有必要传授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让其善于学习。
学生面对难题一筹莫展,有可能是面对临登的泰山被震慑住了,而不知沿着幽径或台阶向上。难题总能被一步步细分,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要教会学生由浅入深地提出可解决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便会有逐步接近目标的成就感。
思维的活跃往往是发散的结果,写作文时,老师引导学生由一个主题联想到多个方面内容,再进行细化,像树木主干长成枝叶,学生可摘取的枝叶。学生构思好了作文的内容和结构,努力后,解决困难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乐学,是一名学生表现出的极好状态。乐学的学生带着全新的面貌,有积极向上的感染力。学习没有任何捷径,乐学者怀有实现梦想的毅力和勇气,以此达到善学状态也只是时间的早晚,辅之方法指导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