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六年(747),出任尚书省库部员外郎的王维,心情不错:大半年来,“亦官亦隐”,诸事也算顺风顺水。
作为曾经的大唐科举状元,王维见证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葩”事件:当年科举,无一人“登榜”!
更奇葩的是,当朝首席宰相李林甫给出的解释是:“野无遗贤”!
唐玄宗居然信了!
王维当然不信,但是,却不敢点破:只得“打哈哈”。
这一日,小迷弟裴迪从外面喝酒回来,拉着王维闲聊,神秘兮兮地说:“王员外,刚才参加了一个酒局,遇到杜甫了。”
“谁?杜甫?”王维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
“就是那个写‘会当凌绝顶’的杜甫!”裴迪有些急了。
“哦,是他。怎么啦?”王维依旧不紧不慢地回应道。
“这次科举,他落榜了!”
“噢,他也参加了?”王维摇摇头,叹道:“运气可真背的!”
“倒霉的还有高适!”
“就是那个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王维似乎有些惊讶。
“可不是嘛!所以,这顿酒喝得憋屈!”裴迪愤愤不平道。
“千古奇冤!”王维喃喃道。
“心情不好,没有喝尽兴!”裴迪嚷嚷道:“把你收藏的三十年汾酒拿出来,再让后厨整几个下酒菜!”
王维苦笑地摇摇头,照办了。
酒菜齐备,裴迪的话匣子也打开了:“我跟你说啊,如果没有李林甫整这么一出戏,杜甫肯定能够金榜题名!”
“但愿如此吧,可叹世事无常!”王维叹息道:“我对杜甫不太了解,但是,对他爷爷却是十分钦佩!”
“杜审言?”裴迪瞪大了眼睛。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杜审言出身“京兆杜氏”。唐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
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杜审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景龙二年(708年)冬,病逝。追赠著作郎。
杜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年期间,频频与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被认为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学者研究认为:杜审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王维道:“我特别喜欢他的‘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经行岚州》)’之句!”
裴迪也停住酒杯,赞道:“确实不错!不过,杜甫的诗名,肯定会超过他爷爷!”
“是吗?”王维笑着问道。
“能够出身‘京兆杜氏’,杜甫的运气不错!”王维感叹道。
京兆杜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京兆郡为郡望的士族。汉朝时期,就有俗谚描述,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极言社会地位之高。
说句题外话,晚唐著名诗人杜牧(803-852),也是出身“京兆杜氏”一脉。
确实,出身名门的杜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对于自己的爷爷杜审言,杜甫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
据说,杜审言的性格粗旷豪放,为人高调,口无遮拦。
有一次,他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结束以后,杜审言说,“味道必死!”闻者大吃一惊。杜审言说,“彼见吾判,且羞死。”
原来,是杜审言认为苏味道写的判词太烂,如果看到自己写的,一定会羞愧而死。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想到此,王维暗暗摇头叹息。
有学者研究认为,杜审言堪称唐朝“独一无二”的狂人。
且说杜审言得了重病,临死之时,诗人宋之问等朋友前往探望。
病榻之上,杜审言依旧不改狂傲本色:“个人的生命,是老天爷给的,这有什么可说的?我的文采,长久压制着各位,如今将要死去,对于你们,实在是件快事。唯一遗憾的,是看不见接替我的那个人啊。”
正史行文至此,戛然而止。
我们很难想象,在场的宋之问等人,究竟是怎样一副表情。
历史告诉我们:接替甚至超过杜审言的,是他的孙子杜甫!
九泉之下,杜审言也应该瞑目了。
裴迪不止一次地对王维说:杜甫的历史地位,绝对不在你之下!
此次酒酣,裴迪又如是说。
王维默然。
可以这样说,裴迪的观点还是颇具前瞻性的。
我们来看啊,《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907)二百八十九年间,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流传下来的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位诗人的作品,共311首。
那么,排名前三的都是哪几位“大咖”呢?
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其次是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排名第三。
那么,杜审言呢?
《唐诗三百首》中,杜审言的诗,就只收录了一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这首诗确实不错,王维就特别喜欢。
不妨欣赏一下: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当代研究者有人戏言:杜甫是“史上最悲催的‘高考生’”。
史料表明,杜甫正儿八经地参加了两次“高考”。
到底是如何“悲催”,不妨来看看: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时年二十五岁的杜甫,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遇到了“史上最差考官”李昂。
据说,此人心眼小、脾气坏,“性刚急,不容物”。这一年考试,李昂由于处事不当,很多考生不服,联合抗议。
朝廷决定改革“科举制度”,收紧权限,“提档升级”......阴错阳差,一番折腾,杜甫就这样“悲催地”落榜了。
十二年后,即天宝六年(747),杜甫才再一次参加考试。
而这一次,杜甫遇到了“史上最奸宰相”李林甫,结局更加“悲催”。
主持科举的李林甫作了一番改革:把“权限”交给地方,严令层层进行“秒杀”......结果,全国没有录取一个考生。
对于位高权重的李林甫来说,一个都不录取,不是啥难事儿。问题在于,怎么向皇上解释?
李林甫经过一番考虑,向唐玄宗表示祝贺:皇上啊,考生如云,一个都没考上,这其实是件好事!您看啊,这不正说明,世间的可用之人才,都已经被朝廷搜罗殆尽,一个都没遗漏,!
“野无遗贤?”唐玄宗听着,也乐了。
就这样,悲催的杜甫,又落榜了,眼里流泪、心里在流血......
从此以后,杜甫再也没有参加正式的“高考”,遗憾终生。
其实,杜甫是不应该放弃“科举”正途的。
比如此次在“集体落榜”中,同样蒙冤的高适,三年后,再进考场“进士及第”,被授封丘尉,走上了仕途。最终官至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显赫一时。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接着说杜甫。
此次“集体落榜”发生时,杜甫已经人到中年。
其妻杨氏也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长安,但无官无职的杜甫,根本无力养活他们。最后,杜甫只好把妻儿送到了陕西蒲城,托在那里当县令的亲戚,代为照料。
没有了后顾之忧,杜甫则舍下脸面,继续到权贵圈子里“打拼”,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
出身“京兆杜氏”的光环、爷爷杜审言的人脉,或多或少地起了一些作用。
杜甫找到驸马张垍,并写下诗句“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赠翰林张四学士》)”,盛赞他是大唐冉冉升起的“文曲星”。
通过张垍的关系,杜甫将自己所写《朝献太清宫赋》等“三大礼赋”,献给了唐玄宗。
功夫不负有心人,幸运突然降临:玄宗阅后,龙颜大悦。
据《新唐书》记载:“帝奇之,时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也就是派人再考一考杜甫,准备量才使用。
遗憾的是,主考官是首席宰相李林甫。于是,悲催的结局再次上演:暂待录用。
以热闹开场,以暗淡落幕。
杜甫并不认识李林甫,但是,在李林甫眼里:一切有卓越才华的人,都是潜在的“敌人”!
才华横溢的杜甫,无意“躺枪”了!
由此似乎可以这样说:李林甫,是始终笼罩着杜甫科举之路的“乌云”!
只不过作为“局中人”,位卑言轻的杜甫,始终未能弄明“真相”而已。
王维知道真相: 唉,考上,又能怎么样呢?
一想到李林甫,王维后脊背一阵发凉。
夜色已深,他推了推已经高醺的裴迪:哎哎,别再喝了,早点睡!明天我们回辋川......
“好——”裴迪嘟噜了一声,顺势躺倒在炕上,打起鼾来......
(未完待续)
(文中配图,除署名外,来自网络。若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