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旧作,纪念一年前去世的于永正老师】
百变于永正
——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于永正老师是全国知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先前听过他的介绍,读过他不少的文章或课例。但是,真正认识本尊,坐在台下,现场聆听他的授课却是第一次(也是此生惟一一次)。
上课的地点是深圳安乐小学,时间是周五的下午。中午送完校车后,年级组的全体语文老师,立刻赶过去听这堂公开课。
其实,上周一在食堂吃饭时,就听同事们说公立学校真是舍得花大价钱,能请来于老师,能请到学校作整整一周的全方位指导,“安乐讲堂”真是大手笔!
刚到安乐小学,就碰到了王培真老师。他是安小的正式教师,今年刚刚调过来的。先前,与我们在清华共事三年。他说,于老师非常严谨。这一周学校所有的新课全部停上。于老师坐镇教务处,从备课、听课、评课等几个重要环节入手,手把手地教语文教师们教学常规。经过这一周的锤炼,小王自感体验颇深,获益非浅。 聊着聊着,于老师已经登台亮相。
于老师当天执教的是三年级作文课。三年级作文正处小学起步阶段,而抓人物特点,写人物外貌,则是这个学段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于老师的公开课要体现的正是这个训练专题。他的课堂教学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于老师
师生互动,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如何用语言表达。
“同学们,你们应该怎样欢迎我?”
“用英语又该怎样跟我打招呼呢?”
然后,是一招激将法:
——“有谁敢直呼‘于永正’这三个字,与老师打招呼的?”
这样的互动之后,师生的陌生感没了,课堂上渐渐地热络起来。紧接着,引出“朋友”这个核心词来。这一步开场白可谓一石二鸟,既消除了人际隔阂,增强师生亲近感;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二步:认识新朋友
“这两位新朋友,耳闻以久,一个是能歌善舞的刘佳贝;另一个是作文高手,朗诵大王曾宪焜。老师只闻其名,不识其人。请同学们说出这两位同学最鲜明的地方,如外貌、衣着、长相、性格特点,等等。让于老师猜一猜。”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训练,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的观察,激发了同学们的表现欲,让学生口头语言表达活灵活现。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说起熟悉的这两位同学。有说男孩是小脑袋,脖子与腮边有痣,好吹牛的;有说女孩刘佳贝是苹果脸,着绿凉鞋的。
你再看于老师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那是非常的生动、丰富。 他在人群中不断寻找,反复辨认两个新朋友的时候,模仿起孙悟空云中窥凡界的招牌式动作,逗得孩子们前俯后仰,开心不已。
当刘佳贝被猜出来,登台唱歌时,于老师有节奏地打着拍子,带动起全班,让大家跟着嗨起来;当曾宪焜朗诵《游子吟》时,于老师在旁配合做手势与表情,进一步深化了孩子们对诗意的理解。
新朋友终于辩认出来了,尽管于老师的惊喜之情略带几分夸张,但他那份由内到外,洋溢出的激动之情,却深深地感染着课堂上的孩子们。他拉着新朋友从讲台一侧走到讲台中央,与新朋友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又是找记者帮忙合影——他创设出一个师生其乐融融的朋友相识情境。这一系列场景,极具生活化、儿童化、情趣化。用短短时间,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不做作、不生涩。无论是上课的同学,还是观课的老师,只体会到他的幽默与风趣。于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与动作,都是那样的富有感染力。
在我看来,他课堂的妙处在于举一反三,不留痕迹;在于循环往复,前后照应。引领孩子们,在汉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走了一个来回。如新朋友认识之后,他提问要孩子们思考: “为什么我猜得这样准?你们说说看,我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呢?”
通过“认识新朋友”这个情境的创设,通过先表演再有顺序地说,有效地训练了孩子们的参与、观察、表达能力,提升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第三步:人物肖像描写
通过之前师生间交朋友的情境创设,情节铺垫,黑板上已留下了三个人的名字:于永正、刘佳贝、曾宪焜。 这时,于老师又在黑板正中央,添加了一个新名字: 猪九戒——猪八戒的弟弟 要求:前三个人物要求写出人物特点,即外貌、衣着、性格特征等等,抓得越全面越好。最后一个人物谁都没见过,想怎么就怎么写。 “在你的心目中,猪九戒是个什么样子?”
看来,第四个人物描写属于想象作文了。全班同学共有四个题目可选择,下笔前的总要求是先画后写,要做到图文并茂。 三下五除二,于老师将要求讲定,同学们开始埋头画画写写起来。于老师开始在课堂上巡查、指导。
这个环节我看得比较仔细,看着看着我就有了一些新发现。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我也有过类似的布置。提相关要求,然后让孩子们自主探究。但是,我的预设的自主探究流程,一般只是象征性的走一走过场罢了。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按老师的要求在做,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其实,自己心里没有一点底。 而细看于老师的课堂调控,及时反馈就做得非常好。尽管台下听课老师在交头结耳,甚至议论纷纷,说话声越来越大。但是,台下的状况,丝毫没有影响到课堂上师生们的学习情绪。只见学生在潜心画、专心写。而于老师充分地给了孩子们画与写的时间,他只是在教室里缓缓地走动着。像一艘潜入海底,性能良好的潜艇。他不时俯下身来,轻声说: “你还可以画得再大一点。” 对于个别画得比较糟糕的地方,他指出来,并与学生小声讨论,商议可以怎么改。只要他有所发现,必然停下步子。他总要俯身与之交流两、三分钟,或修改、或点评,然后,再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对象。
这样细致的观察着,我就对比出同于老师的差别来 ——每每进入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阶段,我的课堂就是放任自流,或者走走形式,做做样子。其实,学生根本没有真正自主起来。而于老师设计的自主学习,却是全班观照,有针对性的辅导,扎扎实实的读写绘训练,也是实实在在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我看了一下时间,在这个环节的指导上,即学生画画、作文,大概花了长长的25分钟。在这个步骤中,每个学生都埋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同学们画得专注,练得充分,老师的针对性指导细致而耐心。
这个环节的训练,当然也为其后的作文讲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步:作文讲评,激励为先
“自己读自已的作文,老师看看,谁最有精神,就选谁出来最先读。”
被选出的同学自然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首先,实物投影投出了学生的画作。尽管看上去线条有些粗糙,构图不失稚嫩,但整篇画作充满了儿童情趣。 第一篇讲评的例文是写刘佳贝的。小作者基本抓住了人物特点。虽然写得还不够具体,但是文通字顺。于是,于老师高兴地给小作者打了满分。于老师重点表扬了小作者会分自然段,太了不起了,所以又多加了10分——即第一篇习作打了110分。
第二篇习作也不错,于老师重点表扬了小作者蕴含在作文中的善良,所以也打了110分。
第三篇习作很有特点。画的是猪九戒手拿双枪巡逻值岗,画面生动,想象极富创意。于老师说达到了“图文并茂”这个要求,所以特别加分,一下笔评了130分。然后,他问小作者有什么感受,又该怎样感谢老师评的高分。 这位同学是这样夸老师的: “于老师,您真是个老好人啊!” 听此一夸,于老师还不过瘾,又紧接着问:
“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最大的愿意是:将来也像班上的两位幸运儿一样,成为于老师的朋友。”
“那我现在就满足你的愿望。我现在正式宣布###是于永正的朋友。现场有记者吗?麻烦您照个像”
——工作人员迅速走上前台,“咔嚓”“咔嚓”几下照了师生合影。这孩子带着自己的高分作文,开心又满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轮到曾宪焜第四个上台,展示他的图画与习作。他画的是眼戴墨镜,身穿黑T恤的于永正老师。乍一看,颇像一个黑社会老大。旁边还配有一句经典解说词:
“谁敢叫我于永正?”
这幅画一投影出来,把全场人给乐翻了。这孩子大声读自己的习作,于老师现场点评。真真把老师的神情、语感、心理给抓准了。现实场景,现场描绘。对于这一篇,于老师重点表扬曾宪焜八个字:“图文并茂,惟妙惟肖。”所以,评了最高的150分。 所有的画作让作者签名后,于老师小心地收藏起来,作为新朋友认识后,老师接受的见面礼。
第五步:老师还礼,演绎国粹
课上到这儿,应该打句号了。但是精彩远远没有结束,于老师说,我接受了同学们的见面礼,就要还礼。在课前我就承诺过,我也有见面礼献给大家哟! 于是,音乐起,大家观赏于老师的见面礼。 他唱的是京剧《春秋配》里的选段。曲词打在幻灯屏幕上,他挺直身子,咿咿呀呀地唱——谁也没有想到,他扮唱的居然是小旦。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将小旦唱得那么好:腔调圆润,一板一眼。伤心处,催人泪下,哀婉动人!
一位年近七旬,白发苍苍的老者,将一个京剧小旦演绎得如此生动。如果不是老票友,怎么能达到这样的专业水准?如果不是深深入戏,他又怎么能将在场的所有人,带入剧情之中?
儿童化的教学,时时注重激情、激趣,课堂就变得生动无比。将观察与思考融为一体,将说写绘融为一体,将课堂扎实训练与生活艺术融为一体。
百变之中,辗转腾挪,一变变成了个老小孩。古稀之年,赤子之心……将语文老师视为畏途的作文教学,演绎得如此的生动简便,游刃有余。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功底,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高超的课堂技艺,又怎么能达到这样大道至简境界!
观众席中,望着于老师的满头银发,望着屏幕中打出的《春秋配》三个字,我因折服而感慨。内心深处,很自然地流淌出一句话:于老师——不老的传奇,永恒的楷模……
200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