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课痴狂》读后感
文/半夏
2018年,读书继续,写作继续。
新的一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杨卫平老师的《为课痴狂》。这本书是2017年3月底在长垣一中参加“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活动时好友汪重阳赠送给我的一本书。
第一次读老杨的书,是在2014年9月到12月在河南教育学院参加国培时,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了她的《被学生感动的56个故事》,一下子就被她温暖的文字所吸引,也被她的一个一个故事所感动。读完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口气写下了《我也愿与学生彼此相爱》1000多字的读后感,试着投稿,居然被《四川教育导报》发表,还得了110元的稿费。
《为课痴狂》这本书,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写作和课后作业四个方面,将作者独创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理念及在课堂中的实践一一记录下来。真实的课例,本原的记录,图文并茂的创作与点评,再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读起来特别舒服,而且很受益。
打开这本书的自序,读第一句话就有点心疼老杨。她说,她是个弃儿,被一对质朴善良的中年夫妇收养。她没有因此自卑,也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努力修炼自己强大自己,一路挥洒汗水,一路播撒阳光。老杨如今已经是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名班主任,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里,她对语文倾情付出,她对学生倾心相爱,所以,所有的荣誉,都是实至名归。
品读老杨的《为课痴狂》,我清晰地感受到老杨对语文课程深深的迷恋,真切地感受到老杨对学生深深的爱恋,更强烈地感受到老杨对教育深深的依恋。
为课痴狂,皆因心中有爱。
(一)爱语文
有的人,真的是为语文而生的,比如老杨。
记得有人这样调侃语文老师:什么都不会做,就去教书;什么都不会教,就去教语文。这句话反映出社会上许多人的看法,语文是最好教的,语文课是最好上的。
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当语文老师,需要一定的天赋,还需要有一定的阅读积淀,最好还能动笔写文。老杨就是坚持读写走出来的名师,当然,还有她对语文的痴迷。
在这本书里,有她对语文课程的思考和实践,有她对语文课堂的独到见解和创意,有她对语文教法和学法的探索。如果不是因为爱语文,她完全可以像有的人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不是因为爱语文,她完全可以像有的人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不是因为爱语文,她完全可以像有的人一样,职业倦怠,更年期……
老杨对语文的爱,体现在她对语文预习的重视,体现在她对导入的个性化设计,体现在她对人文元素的开发和践行,体现在她注重心灵交流,注重多元评价……老杨,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她本身就是一部书,她的言行,她的思维、心态、胸怀,都是教材。
(二)爱学生
老杨爱学生,有目共睹;学生爱老杨,也是尽人皆知。
在读她的《被学生感动的56个故事》时,我就深深感受到老杨对学生的爱,而这本书里,更可以感受到老杨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备课时把学生放在心坎儿上,体现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尊重,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包括作业,她始终考虑的是学生,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为课痴狂》这本书里,有几封老杨写给学生的信,这几封信,笔墨饱蘸深情,文字贮满真爱,读来很是感动。老杨善于用这种形式和学生交流,更善于用真诚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没有人拒绝爱,而老杨给学生的,除了知识,就是素养,就是爱。
(三)爱教育
老杨爱语文,爱学生,源于她对教育的挚爱。
所有在某个行业里做得出类拔萃的人,一定是热爱这个职业,进而把它当做事业,当做命业。
近几年,我遇到过很多位名师,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殚精竭虑,而不知疲倦,还以此为乐,都是因为他们对教育这份职业的热爱。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我们应该尊重那些把教育当饭碗的老师。但我认为,那些把教育当事业的人,更值得尊重,更值得敬仰。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有的人总是抱怨当老师付出太多回报太少,有的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羡慕别人活轻钱多离家近。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没有任何一个岗位可以少做事多拿钱。
老杨灿烂的笑容背后,老杨显著的成功背后,是无尽的付出。但因为喜欢,因为热爱,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都是一个又一个垫脚石,最终登上成功之巅。
(四)爱生活
第一次见到老杨,觉得她从内到外都很阳光。后来,每次见到老杨,她都是一脸的笑意,有时,还带着一股孩子气。
想起老杨的故事里提到,她的学生会在六一儿童节那天给她打电话,祝她节日快乐;还记得,有学生和她一块笑闹,还称她老顽童。
这是孩子们给即将天命之年的老师最好的奖赏,最高的荣誉。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活成孩子的模样。
老杨在自序开头提到自己是弃儿,绝对不是为了博得同情,而是她已经强大到有勇气有能力面对这个事实,而且还能做到云淡风轻。
她没有抱怨,只有感恩。
爱生活,就要爱生活中所有的幸与不幸。
无疑,老杨做到了!
每次读老杨的文字,心里都会暖暖的。她的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情,满满的都是爱。
喜欢老杨,喜欢老杨的文字,喜欢老杨的故事。
2018年,向老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