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住着一群小鱼,大家都是红色的,只有一条是黑色的。有一天,一只凶猛的金枪鱼吃掉了所有的小红鱼,只有小黑鱼逃走了。他孤身一人在海里游荡,遇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生命,又高兴起来。小黑鱼又遇到一群躲在礁石后的小红鱼,为了生存,不再躲避,他想了个好办法,教他们游成大鱼的样子,而自己来当眼睛!就这样,他们在清凉的早晨游,在明媚的中午游,把大鱼都吓跑了。
【艺术鉴赏】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会让观赏者随着年岁与智慧的增长,不断从中获得新意;而好的文学作品,则会刺激小朋友和成人不断回头阅读,重新检视他们小时候无法理解的书中含意,李欧·李奥尼的代表作品《小黑鱼》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读《小黑鱼》时,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美仑美奂的海底风情,隐含其间的人生哲理无不使人感动,每一遍的阅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书中最吸引人的还有海底世界的基调,加上拓印、墨迹,创造出一个丰富、神祕、处处充满惊喜、细腻而又宏大的水底世界。作者使用了水彩拓画的技法,先将水彩颜料用大量的水稀释,然后再涂出或用实物拓印出鱼、水母、海草的形体与背景,画面充满了一种如在水中的透明感。彩虹果冻似的水母,五彩的水草,如同在风中摇曳的粉红色棕榈树一般的海葵………翻看绘本,就像在欣赏一场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
本书的主题看似浅显,是一个“团结就是力量”、齐心协力的故事。但实际上,作者想传递给我们另外一层意思。画面中,所有的红鱼都是用两种橡皮印章拓印的,只有主人公小黑鱼是手绘的。从视觉意图上来看,作者希望赋予主人公强烈的存在感,对小黑鱼的眼睛也进行了精心的刻画。接着,作者用多幅画面来构成这本书。一般来说,画家最想强调的部分,往往会用较多的篇幅。在《小黑鱼》里,占用最多画面的是小黑鱼失去伙伴们后,孤独一人徘徊在海里的场景,在整本书十四幅场景中占了七幅。而且每幅画都用了不同的绘画技法,进行了有力的造型表现,深海、水母、大龙虾、怪鱼、海草、海鳗以及海葵,一个个被画得美妙绝伦。这一部分才是全书的高潮。正是这段经历,小黑鱼认识了自己生活的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己又是怎样一种存在。一句话,小黑鱼学会思考了,也成长了。
【活动指导要点】
1、先给孩子完整阅读故事,让孩子对故事情节有大致了解,然后开展自主阅读。
2、引导孩子仔细读图,发现图画上有趣的细节,互相分享和交流他们的发现或者疑惑。比如第一幅图中,所有的红鱼都是用橡皮印章拓印的,只有主人公小黑鱼是手绘的。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画呢?
3、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文中写道:小黑鱼从大海的一个角落里逃出来,怀着恐惧和不安……但是,当他看到大海里各种各样的生命,看到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时候,他变了,作者用了一个很简单的词——高兴——是的,小黑鱼高兴起来了。他到底看到了什么?他看到的这些事物对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小黑鱼再次遇到一群小红鱼时,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等到他们可以游得像一条大鱼了,小黑鱼说:“我来当眼睛。” 为什么只有小黑鱼能当大鱼的眼睛呢?
4、创设游戏情境,让孩子直接参与到故事情节的互动中,用直接感知的方式靠近小黑鱼的内心世界。神秘的7个场景是作品高潮部分,里面也隐藏着作者想说的话。比如,小黑鱼独自在海底游,寓意走向独立的开始;水母像彩虹果冻,寓意雨后的彩虹;海葵在风中起舞,意味着绽放。但对幼儿来讲,这样的解读较难理解。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会触动他们的情感,加深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理解。
5、这本书还可以沿着某个故事线索进行深度阅读和讨论,比如从小黑鱼的情绪变化入手,让孩子通过体验小黑鱼的心情,引导他说出害怕、孤独、恐慌、伤心的感觉,并让孩子发挥想象,联系自己的亲身体会,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是怎么做的,引导孩子用积极的办法来缓解情绪。
6、从故事内容向孩子的生活延伸,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自我认知的话题。比如我是谁,我生活在哪里,家里的情况,我的学校….. 初步引导孩子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
7、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可以把这本书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让孩子可以随时翻阅。当孩子有了更多发现或疑问时,再拿出来阅读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