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源于真实的故事,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曾经的全国冠军,想实现世界冠军的梦,他把这个梦寄托在未来的儿子身上。谁知结连生了4个丫头,无奈中只好接受这个现实。偶然发现了女儿有摔跤天赋,进而转变实现梦想的方向,与全村人、全邦人为敌,让自己的女儿学摔跤,他要培养女儿,女儿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是路更加艰难而已。
电影的口碑很好,确实比较感人,大多数人都被电影的情节紧紧抓住内心,情绪随它起伏,眼泪不自觉涌出来。有两个哭的稀里哗啦的人,恰好被我通过不同途径看到。
一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看电影时哭的一塌糊涂,自己孩子都顾不了了,哭的泣不成声了,不停的催促旁边的朋友:“赶紧,给我纸,纸,快”吭嗯嗯啊,哽咽不已。5、6岁的孩子在一边自顾自了,莫名其妙看着妈妈。
电影结束时散场,一位父亲领着孩子往出走,一手拉着孩子,一手不停擦着眼泪。也不顾自己帅男形象了。谁让电影太感人,他压抑不住自己的眼泪。
电影并没有多么曲折的故事,但催泪效果如此强大,可见这部电影感染力之强。这部电影可以有很多话题,例如可以从三个好的角度切入:好父亲、好女儿、好妻子。
这部电影营造了一个光辉的父亲形象,每个看这部电影的男性,都会不自觉联想到自己,尤其严厉的对待孩子时,都想到自己也是这么要求的,有训斥、有怒骂、有无情,然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你呀。看这部电影,每个人心中都会涌现出理想的父亲形象。
这部电影也营造了一位好妻子的形象,她善良温柔,对丈夫彬彬有礼,服从丈夫的意志,默默支持着丈夫,维护着丈夫在家崇高的地位。同时,温和的对待孩子,和孩子的关系很融洽,从来没有冲突和矛盾。
这部电影更重要的是,营造了好女儿的形象。尽管开始不懂的父亲的心愿,有反坑、有嘲笑、有不解,但最终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动自觉,奋发向上,最终达到人生辉煌的定点。一个丑小鸭成功逆袭,成为万众瞩目。每个人也希望自己能有这么懂事乖巧的孩子,这么有天分的孩子,这么勤奋的孩子。
这只是这部电影给我们启示的一个方面,正在看电影时,有几个字突然涌现出来——所有的梦想其实很残酷。摔跤吧!爸爸,也是这样。这个摔向世界冠军的过程也很残酷。
残酷的现实。父亲马哈维亚一直想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却因生活所迫放弃梦想,转而希望自己未来的儿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他一次又一次失败了,他已经绝望了,老天爷也不帮他,他已经生了四个女儿了。怎么办?这残酷的现实,给指条路呀!在无奈中,把目光投向了女儿。现实并不配合你的梦想,往往很残酷。
残酷的童年。因为要实现遥远的梦想,只能剥夺现有的一切,现在的你不能和别人一样。于是两个女儿的长裙没有了,只有便于运动的短裤、短袖。摔跤只能在泥土里进行,于是剪掉了美丽的长发。童年的美食也与自己拜拜了,只能按照父亲的要求,父亲让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什么美好的童年时光,有的就是摔跤场上的汗水,泥土里的滚爬。这样的童年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很残酷。如此看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个没有意义的伪命题了?电影其实已经很美化了。现实中的原型是这样的:大女儿回忆道,当初如果她跟妹妹比赛时输了,或者日常练习的时候跟对手示弱了,爸爸就会毫不留情打她们。
残酷的世界。通往梦想的路上充满了别人的嘲笑,那些嘲讽的眼光能杀死脆弱的心里。女孩练摔跤,全村人都嘲笑。女孩穿短裤,全村人都看热闹。女孩被剪了短发,人们更是指指点点,指手画脚。
在别人如刺的目光里,在别人非议的语言中,你只有依靠强大的内心,苦苦支撑。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来自外面,家庭内部的冲突才更伤人。
亲人之间也因为种种原因,变得陌生,变得更加伤痛。这种陌生和伤痛,乃至反目,也许会陪伴一生。当然电影的结局是很美好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有多少人因为追梦,而导致亲人之间隔阂、误解、反目成仇。电影的一句歌词这样写到:爸爸是独裁者,爸爸在虐待我们,必须像奴隶一样拼命。
《摔跤吧!爸爸》为了故事情节,只有很少的片段。吉塔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后,与父亲渐行渐远,观点不一,最终爆发冲突,父女俩在土坑里以一场摔跤比赛而决裂。姐妹之间也开始陌生,妹妹巴比塔是父亲的忠实拥护者,而姐姐则认为父亲过去一切都是错误的。
这里顺便提及一下郎朗,也是在父亲的棍棒教育下,苦练钢琴,终成大腕。郎朗和父亲的关系很好。
这些都是站在成功领奖台的光鲜者,如若没有成功呢,怎么给自己、给孩子一个交代呢?如何对得起那些永远不会重来残酷的奋斗岁月。
电影的结局是美好的,吉塔的教练很好,很可爱,有了他,这部电影更好看了。
其实在成功的路上教练式的人物永远存在,看似帮你,实际在悄悄毁掉你,在消磨你的意志,把你引向歧途,而你悄然不知。
电影想告诉我们,不管你走多远,不要忘记当初的自己。不要忘记当初的土坑,当初那个令你上路的人。不要忘记过去那些笨拙,但使你与他人拉开的差距的小方法、小习惯。不要否定过去,不能忘记过去曾经的坚持。
最后再说个题外话。这部电影也让我们看到了印度这个民族的力量,那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那种纯真和活力,印度真的了不起,不可小觑。反观我们的电影,靠大场面,靠脑残、故弄玄虚来作为卖点。
《摔跤吧!爸爸》描述的故事,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中,这样的故事有千千万万,缺乏辛勤采花的蜜蜂,没有多少人愿意沉淀到最底层去,在老百姓中去挖掘故事。只是眼睛向外,依靠高科技、玄幻等等博人眼球。
当然这不能怪导演们,好电影不卖座,没有票房,导演也是左右为难呀!